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6-06-12 12:12刘献国刘军萍丁永军
当代医学 2016年20期
关键词:爆裂性非手术迟发性

刘献国 刘军萍 丁永军

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刘献国 刘军萍 丁永军

目的 探讨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85例作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抽签原则分成手术组(43例)和非手术组(42例),其中手术组采取后路单纯内固定手术治疗,非手术组则应用保守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椎体影像学指标、胸腰背痛程度变化和迟发性神经症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胸腰背痛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椎体影像学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迟发性神经症状发生率为0%,远低于对照组的11.9%(P<0.05)。结论 与非手术疗法相比,手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更佳,可明显改善患者椎体影像学指标,缓解其胸腰背痛,并降低其迟发性神经症状发生率,值得借鉴。

非手术疗法;手术;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一种严重脊柱骨折,通常是因复合暴力所致,对于脊柱造成的损伤比较严重,且临床表现也比较复杂。伴随现代影像学技术的持续进展,骨科医学研究人员对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认知随之深入,治疗方法也处于不断更新中。目前,有学者主张采取手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也有学者认为应采取保守疗法,其认为手术疗法仅能缓解早期疼痛,予以部分后凸畸形矫正处理,但长期疗效与保守疗法无显著差异。本研究为确定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将85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取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现报道2组治疗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85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均为丰城市中医院2013年1月~2015年

4月收治,随机分成非手术组和手术组,2组分别为43例和42例。其中,手术组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23~54岁,平均年龄(39.4±4.3)岁;Denis爆裂性骨折分型:A型8例、B型11例、C型10例、D型9例、E型5例;非手术组中男21例,女21例,年龄24~54岁,平均年龄(39.5±4.5)岁;Denis爆裂性骨折分型:A型9例、B型10例、C型12例、D型7例、E型4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Denis爆裂性骨折分型等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对比。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本组患者均符合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临床诊断标准[1],并经CT、X线片等检测明确诊断为无神经损伤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骨折属于新鲜骨折;(3)患者年龄在20~60岁范围内;(4)对本组研究已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属于骨质疏松性骨折、陈旧性骨折或者病理性骨折;(2)属于脊柱多节段骨折;(3)开放性骨折;(4)合并精神损伤症状或其他严重系统疾病。

1.3 治疗方法 非手术组应用非手术疗法,具体包括:叮嘱患者卧床静息,禁止其下床,对其伤椎予以早期复位治疗,并应用支具保护其腰背部位,后期予以腰背肌功能锻炼等;手术组则采取后路单纯内固定手术,其手术过程如下:患者全麻后保持俯卧位,垫起胸部、髋部,使其腹部悬空、脊柱过伸,完成体外复位后准确定位伤锥,消毒铺巾后在其伤锥中心取1个约10 cm长的切口,暴露伤锥、椎板和小关节,在与伤锥相邻椎体4个椎弓根处,分别植入长度、直径适宜的椎弓根钉,完成内固定治疗,恢复伤锥高度、脊柱生理弯曲和椎间隙距离,清洗其手术切口,并留置引流管,闭合切口。术后进行早期下肢活动训练,保证营养摄入充分。

1.4 观察指标 (1)参考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2]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年后胸腰背痛程度,评分范围是0~10分,其评分和疼痛程度呈正比;(2)统计2组患者迟发性神经症状发生率;(3)经影像学检测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年的椎体压缩度、伤椎Cobb角、椎体失状指数(椎管失状径/相应椎管失状径)、椎管占位度。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资料均应用SPSS 17.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表示,其组间率(%)对比则通过χ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应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胸腰背痛程度和椎体影像学指标变化 治疗前,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的胸腰背痛程度和椎体影像学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手术组胸腰背痛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椎体影像学指标水平优于非手术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椎体影像学指标变化对比(x±s)

2.2 对比2组患者术后迟发性神经症状发生率 手术组术后无迟发性神经症状者,其发生率为0%,非手术组术后并发迟发性神经症状者5例,其迟发性神经症状发生率为11.9%,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P<0.05)。

3 讨论

目前,对于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上尚无统一治疗标准,而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是大部分骨科医生最先考虑的治疗措施。当前阶段,脊柱稳定性是公认的决定本病治疗方法的首要因素,但医学研究者在如何评估脊柱稳定性上存在意见分歧。国内有文献报道称[3],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伤情普遍较轻,其脊柱稳定性相对较高,经严格非手术治疗即可获得理想疗效。同时,主张对本病进行非手术治疗的学者认为,患者脊柱椎体虽然是爆裂性骨折,然而可经手法复位、卧床静息、脊柱牵引等治疗恢复脊柱序列,并经支具保护、石膏固定和腰背肌功能锻炼等获得良好结局。然而,部分骨科研究人员认为,非手术疗法无法恢复患者脊柱正常高度,后期有腰背疼痛症状,无法纠正脊柱畸形等[4]。

伴随现代材料飞速发展和脊柱力学研究持续深入,越来越多专家、临床医师认为患者采取非手术疗法,不仅不能实现理想解剖复位,且疗程较长,并发症多[5]。而当前医学技术、内固定材料均达到了更高水平,相比非手术疗法,手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获得更加远期疗效。目前,本病手术方式包括前路内固定、后路内固定两种[6],而前路内固定手术较复杂,手术时间较长,且风险系数较高,因而适宜选择后路内固定手术。对于本病患者进行早期后路内固定治疗,可最大限度恢复患者脊柱高度、维持脊柱稳定、纠正脊柱畸形,并早日恢复患者神经功能、劳动能力,避免其并发迟发性神经症状。本研究结果亦证明,观察组治疗后影像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胸腰背痛NRS评分较低,且迟发性神经症状发生率为0%,远低于对照组(均P<0.05),充分证实了手术在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治疗中的显著疗效。

[1] 贾其余,杨宁,俞宇,等.球囊扩张硫酸钙骨水泥椎体增强与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5,17(12):1058-1063.

[2] 杨东军,欧云生,涂平华,等.单侧椎弓根入路减压椎间融合治疗Denis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5,33(2):218-222.

[3] 蔡建,陈陆平,吕宇思.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9):1272-1274.

[4] 刘俊,肖立军,李杰文.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5):782-783.

[5] 黄福立,周其璋,张明友,等.保留后柱稳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神经损伤[J].实用骨科杂志,2014,20(1):1-4.

[6] 彭自强,肖增明.手术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24):57-60.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0.007

项目资助:宜春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JXYC2015KSC013)

江西 331100 丰城市中医院 (刘献国 丁永军) 丰城市血防站(刘军萍)

猜你喜欢
爆裂性非手术迟发性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脊柱爆裂性骨折的X线诊断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应用X线和CT的临床诊断效果对比研究
生姜泻心汤治疗伊立替康导致的结直肠癌小鼠迟发性腹泻
老年骨折合并糖尿病治疗分析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新兵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致迟发性变态反应1例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早期前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