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录像在胆道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6-06-15 14:55冯飞灵程庆宝尹磊刘辰姜小清
当代医学 2016年21期
关键词:手术过程胆道外科

冯飞灵 程庆宝 尹磊 刘辰 姜小清

手术录像在胆道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冯飞灵 程庆宝 尹磊 刘辰 姜小清

目的 探讨手术录像在胆道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手术录像和胆道手术外科教学进行结合,选取60名胆道外科临床医生作为研究对象实行对比性实验教学,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名。对照组开展传统的手术录像教学,实验组接受改良后的手术录像临床教学;考核2组临床进修医生的教学效果,并调查2组临床进修医生的教学满意度。结果 通过腹腔镜联合摄像机录像视频教育,实验组临床进修医生对手术录像的理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临床进修医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手术录像应用于胆道外科临床教学中,通过两者的结合教学模式,可以使手术变得更加直观和易懂,极大的激发了临床进修医生的学习兴趣,为手术教学模式提供了更好的教学思路。

手术录像;胆道外科;临床教学;应用分析

胆道手术的操作部位较深,并且可视范围较小,相关医学教学人员采用创新性手段利用腹腔镜镜头对胆道手术的实况进行拍照录像,在对视频进行一定的编辑后应用于手术示范教学中[1-3]。该方式对传统手术录像方法中的画面模糊和晃动等缺点进行了克服。本次研究中对改良后的手术录像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其重要的临床教学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课题组于2015年1月~12月,在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一科选取60名进修医生作为研究对象,将以上进修人员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名。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手术录像结合临床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改良后的手术录像临床教学模式。本次研究中的对象均为首次接受胆道外科手术录像教学,2组临床进修医生的教学内容一致。

1.2 手术录像的改进 摄像头采用腹腔镜摄像联合常用的摄像机,腹腔镜可以多次消毒使用。腹腔腔镜镜头长度约为50cm,拍摄者在手术台区域内将其深入患者体内,实现对患者术野的近距离拍摄,采用腹腔自身所带的冷光源对光照不足的手术区域进行照明,进一步提升画面的清晰度,腹腔镜的摄像头在获得图像后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利用腹腔镜的S端子,向DVD录像机实现传输,通过录制和刻制为DVD光盘文件,最终将录制的内容实行保存。拍摄影像在同时情况传送到腹腔镜自带的监视器内,实现最终播放。该拍摄手段不但具上述的可以反复消毒的优点,在手术台上使用并且可以近距离拍摄等,而且利用腹腔镜拍摄手段的关键性优势为:腹腔镜的镜头较小,直径约为1cm,镜头是120侧视镜,因而在较深部位的手术操作中同样可以显示出较为流畅和连贯图像。利用腹腔镜镜头,可以在较近距离内对清晰的局部细微结构进行显示,其细微程度甚至可以超过手术者的肉眼观察能力。在实行手术录像和临床教学的结合中,通常会选择应用电脑或是会场的投影仪实现播放,播放的画面十分清晰。在录像系统的组建过程中,主要利用的是当前具备的腹腔镜器材,摄像机为普通的摄像设备,在腹腔镜对胆道内的手术过程进行可视操作中,摄像机可以在外部将所有的画面进行连贯性记录,保证了影像资料的质量和连贯性。

1.3 手术录像的剪辑工作 高质量的录像剪辑工作要求对手术过程的重新回放,实现对录像的再加工和整理,并不是简单性的回放所有录制的内容。剪辑的标准是要对手术的整个过程可以通过手术录像进行简单、完整的展示,同时还要对手术重点实现突出;在视频的剪辑过程中,要严格保证手术画面的连贯性,并且在动画、配音、字幕等多种多媒体手段下提升录像的可读性。一般的家用视频变价软件会声会影可以完全性满足手术录像的编辑需要。在录像的剪辑过程中要对手术的关键步骤和重点过程实现反映。对分离操作、打结动作等实行重复播放,将不重要的止血步骤进行简单的介绍或是减掉,保证录像过程的紧凑型。手术步骤中包含了多个重复性步骤的,可以将其中无特殊性的重复性动作进行剪切。录像在剪切后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跳跃感,因而在编辑中要注意前后步骤之间的平滑性衔接和过渡。手术录像的时间一般控制为40min~1h,保证观众观看不会出现疲劳感。通过视频交际,手术内容将会更加紧凑,场景的变化较快,因而可以在录像中添加一定的讲解或是说明性文字,提示录像中的重要手术步骤,或是借助手术过程中的音频,对手术过程进行降解,都可以有效增加手术录像的可观看性,方便观众对手术录像的理解和观看。编辑制作好的多媒体文件可以录制成为光盘或是转化网络视频资料,为临床进修医生的多次观看和学习提供便利。

1.4 临床进修医生观看方法 实验组30名临床进修医生采用腹腔镜手术录像学习方式,在清晰、流畅和简洁扼要的手术录像观看过程中结合自身的临床教学知识开展对胆道外科手术的学习;对照组临床进修医生不借助腹腔镜实行录像,采用传统手术录像教学方式。

1.5 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分为客观考试和主观评价两种;前者是通过出科考试的形式,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考核,内容主要是针对手术的操作,如:观看手术录像中如何判断术野方向;手术过程中是否清楚胆道中的各个部位病变特点;是否掌握手术止血技巧等。考试实行满分制,依据得分情况可以将考试结果分为3个等级,分别是优秀100~80分(完全理解了手术过程,对手术的要点实现了掌握);合格60~79分(对手术过程基本可以了解,但是部分内容存在疑问);不合格0~59分(不理解手术过程,疑问较多)。后者是通过调查问卷形式了解临床进修医生对手术录像的兴趣程度,调查临床进修医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每个部分设置10个问题,分值分别为0~10分,0分代表临床进修医生对手术毫无兴趣,且认为此次手术录像的教学效果和意义不大;10分则为临床进修医生对胆道手术充满了兴趣,认为在此次教学中收获很大。2组临床进修医生均接受出科考试和调查问卷方式的教学反馈。

1.6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中的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的出科成绩对比 经过考核,实验组的成绩是(79.8±8.5)分,对照组的成绩为(65.2±5.4)分,2组进修医生的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组临床进修医生的对比结果经过培训,实验组的不合格率仅为16.7%,对照组的不合格率是46.7%,说明将手术录像应用在胆道手术教学中可以提升进修医生的学习效果。见表2。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出科成绩比较(x±s)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出科成绩分布

2.2 2组问卷调查情况 调查问卷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进修医生分别接受了不同质量的手术录像临床教学后,依据自身的主观感受,参与了问卷调查;实验组临床进修医生对手术感兴趣和手术的理解程度,对教学的满意程度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见表3。

表3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问卷调查情况(x±s)

3 讨论

利用腹腔镜摄像联合常用的摄像机帮助手术录像在胆道外科临床实践中进行教学应用,

本次研究中的实验者拍摄的手术录像在教学演示中普遍获得了好评,教学效果十分理想,当前很多其他科室也借助该方法实现对多个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此后,还需要在该基础上实现进一步的改进,确保对手术录像的效果和质量进行提升[4]。如通过对摄录硬件系统的更新和升级,选择像素更高的腹腔镜摄像头,若腹腔镜具备相应的配置,则需要采用色差分量或是HDMI连接线的传输信号实行高清摄像,采用硬盘录像机获得更多的数字视频信号,并将其转化为高清格式的视频文件[5]。对多媒体手段实现丰富,将手术的重点内容通过动画形式进行演示,或是加入多媒体课件对路想内容实行进一步的补充[6-7];此外采用现代化摄像机电子设备,可以将其固定在手术台上,提升拍摄画面的稳定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多个摄像头从多角度拍摄关键性手术内容。

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进修医生分别接受了不同质量的手术录像临床教学后,依据自身的主观感受,参与了问卷调查;实验组临床进修医生对手术感兴趣和手术的理解程度,对教学的满意程度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在对2组的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分析中,得知临床进修医生对两种手术录像的反馈结果是不同的,改良后的腹腔镜联合摄像机录像手术视频教学,可以让临床进修医生对胆道外科手术产生一定的兴趣,并且可以有效提升临床进修医生对手术录像的理解程度,为临床进修医生的手术录像教学效果做出保障。综上可知,将手术录像应用于胆道外科临床教学中,通过两者的结合教学模式,可以使手术变得更加直观和易懂,极大的激发了临床进修医生的学习兴趣,为手术教学模式提供了更好的教学思路。

[1] 玉琨,邝海.3D手术视频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15,17(12):130-131.

[2] 段键,夏仁品,林杰,等.单向倒刺线在腹腔镜肝叶切除联合术中胆道探查中的运用[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6,25(2):186-190.

[3] 梁敏,沈玉崇,郑晓景,等.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控制胆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8):2888-2890.

[4] 边占伟,田丽君,于合清.腹腔镜手术视频在普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1):9-10.

[5] 方针强,王祥卫,易善红,等.虚拟现实系统结合手术教学在泌尿外科腹腔镜培训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2,41(33):3568-3569.

[6] 秦明芳.外科手术录像与教学系统的研究进展[A]//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472-474.

[7] 梁敏,沈玉崇,郑晓景,等.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控制胆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8):2888-2890.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1.111

上海 200438 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一科(冯飞灵 程庆宝尹磊 刘辰 姜小清)

姜小清 E-mail:13524231748@163.com

猜你喜欢
手术过程胆道外科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保留远近双蒂皮瓣削薄术治疗手足部皮瓣移植术后臃肿畸形临床观察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保温护理对98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应用价值分析
麻醉复苏室与临床护理特征性分析与措施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