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脊通导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

2016-06-15 14:50
当代医学 2016年24期
关键词:整脊腰椎间盘手法

陶 平

整脊通导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

陶 平

目的 观察整脊通导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以整脊通导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与夹脊针刺疗法,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痊愈率为63%,对照组患者痊愈率为23%,且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73%,观察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脊通导推拿手法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具有较为突出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整脊通导推拿手法;临床效果

近年来,由于受到现代社会环境下人类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的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在进一步提升,且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1],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危害和不利影响。本研究选取景德镇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观察整脊通导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以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景德镇市中医医院自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36.6±8.7)岁,病症发生时间3周~5年,平均(11.4±6.7)个月;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5.7±9.1)岁,病症发生时间2周~6年,平均(12.3±6.1)个月。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症发生时间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诊断标准[2],临床表现为腰背痛与下肢放射痛,咳嗽、打喷嚏、排便时疼痛加剧,同时还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腰部劳损、外伤等病史,直腿抬高试验结果为阳性,且X线与CT、MRI检查显示有腰椎间盘突出[3]。排除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肿瘤、结核疾病患者;排除椎管明显狭窄以及强直性脊柱炎、骨折、腰椎滑脱等患者;排除病例资料不全患者。

1.3 方法 2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以电动牵引联合夹脊针刺治疗为主,对患者进行电动牵引治疗30 min,同时对华佗夹脊与下肢进行循经针刺留针20 min治疗。观察组患者以整脊通导推拿手法治疗为主。整脊手法:(1)冲击法:以双手有节律的冲击按压棘突及两旁夹脊,力度由轻到重,以患者能够承受为度。(2)牵抖法:是牵引法与短时的较大幅度抖法的结合应用。患者俯卧位,两手拉住床头或由助手固定两腋部。术者两手握住其两足踝部,向足端方向缓缓牵引,牵引的同时可小幅度摇动。待其腰部放松后,两手臂维持一定的牵引力,身体前倾,手臂部瞬间用力,做1~3次上下抖动,使抖动之力作用于腰部。(3)重压法:患者仰卧位,屈髋屈膝,术者双手按在膝部及小腿上部作冲击按压5次。(4)猛拉法:患者俯卧,两手拉住床头或由助手固定两腋部。术者两手握住其足踝部,将膝关节屈曲,突然顺身体轴向猛力牵拉伸直下肢5次,双侧顺序进行。通导推拿手法:(1)揉法:以大小鱼际或掌根部,拇指或中指面,着力在患处与穴位上,做轻柔的环转活动。(2)按法:用手指或手掌面着力于体表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垂直下压。(3)摩法:用手掌或指腹轻放于体表治疗部位,做环形的、有节律的摩动手法。(4)推法:用手掌根部顺紧贴体表,运用适当的力度沿背、腰、臀、大腿及小腿后侧轴向平推。治疗期间,每2天对2组患者的疼痛状况及患肢直腿抬高情况进行检测实验。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状况及病症改善效果。其中,疼痛状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进行评分对比[4],0分表示无痛;0~3分表示轻度疼痛;4~6分表示较痛苦;7~10分表示剧烈疼痛。采用腰椎JOA评分来计算改善率[5],治疗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满分29-治疗前评分)]×100%。将治疗结束后改善率为100%评定为治疗后痊愈;改善率在60%以上表示疗效显著;改善率在25%~60%表示治疗有效;改善率在25%以下表示无效[6]。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对本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为(3.6±1.3)分,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为(2.0±0.7)分,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t=3.225,P<0.05)。观察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 例数 痊愈 疗效显著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对照组 3 0 7 1 0 5 8 7 3观察组 3 0 1 9 5 4 2 9 3a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多是由于外伤或过度劳累、劳损、椎间盘退行性变化等原因引起,多采用CT扫描或X线、MRI检查等方式进行诊断,对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主要以牵引治疗、手法治疗、针灸治疗以及功能锻炼等保守治疗为主,有研究指出,手法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保守治疗中效果最为突出[7],且安全性较高,是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治疗方式。

在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以电动牵引与针刺治疗为主,观察组患者以整脊通导推拿手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这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对神经根的压迫与刺激作用出现炎性水肿,进而出现较为明显的疼痛反应,因此,在进行患者病症治疗中,需要通过减轻突出椎间盘组织对神经的压迫,来实现炎性水肿的缓解治疗,从而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从中医理论来讲,腰椎间盘突出症属“痹证”范畴[8],多因外伤或风寒受湿等,导致患者气血运行受阻或出现血瘀、痹阻经络,从而表现为腰腿麻、痛。在观察组患者治疗中,采用整脊推拿手法与通导推拿手法相结合,通过整脊手法治疗调整脊柱后关节紊乱,复位椎间小关节结构,恢复脊柱的力平衡系统,扩大神经根管和椎间孔,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松解神经根粘连。通过通导推拿手法治疗起到通导经络,运行气血,促使气血的运行加强,解除腰臀部肌肉痉挛的作用。

综上所述,整脊通导推拿手法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具有较为突出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 孙金山.局麻加骶管光注射下三维整脊结合推拿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6):435-436.

[2] 张淑华.浅谈用推拿整脊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4):30.

[3] 姚正凯.整脊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2011,24(6):32-33.

[4] 薛战礼,李芳玲.脊诊整脊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颈腰痛杂志,2011,32(2):157-158.

[5] 阎杰,黄业成,韦赤勇,等.整脊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11):1667-1668.

[6] 王振林,任明兴,马辉,等.整体观念下推拿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5(9):54-55.

[7] 范宏元,向开维,曹俊岩,等.头针及整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大小的改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26):4829-4833.

[8] 马庆芝,傅余坤.整脊大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问题与对策[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5(2):172-17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4.006

江西省景德镇市科技计划项目 (20151sfzc027)

江西 333000 景德镇市中医医院骨伤一科 (陶平)

猜你喜欢
整脊腰椎间盘手法
层递手法
“整脊”真能让人立刻长高吗
整脊真有这么神奇吗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七步洗手法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整脊结合局部推拿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临床观察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推拿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