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血止痒合剂对尿毒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6-06-15 14:50
当代医学 2016年24期
关键词:尿素氮合剂尿毒症

郑 军

养血止痒合剂对尿毒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郑 军

目的 探讨养血止痒合剂对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共42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养血止痒合剂药浴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肌酐、尿素氮、甲状旁腺激素等病情指标的变化情况,观察2组患者皮肤瘙痒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评分(13.2±1.6)明显低于对照组(24.5±1.8),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肌酐、尿素氮、甲状旁腺激素等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血止痒合剂治疗尿毒症患者有着良好的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降低患者体内肌酐、尿素氮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养血止痒合剂;尿毒症;皮肤瘙痒;肌酐

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自身所患各种肾脏疾病导致肾脏功能出现不可逆性减退,最终导致患者肾脏功能完全消失并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以及代谢疾病,尿毒症即为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终末期[1]。尿毒症并非一项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各种晚期肾脏疾病所组成的临床综合症。中医药浴也被称为水疗,有着悠久的治疗历史,本次研究将探讨养血止痒合剂对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共4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患者中有男11例,女10例,年龄24~75岁,平均(47.5±20.2)岁;患者中有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7例,高血压肾损害患者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5例,多囊肾患者2例,狼疮肾患者1例。对照组患者中有男12例,女9例,年龄25~75岁,平均(47.7±20.5)岁;患者中有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例,高血压肾损害患者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3例,多囊肾患者3例,狼疮肾患者1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资料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患者符合以下入选标准[2]:(1)本组患者均伴随有皮肤瘙痒并发症,同时排除其他皮肤疾病或者其他原因造成患者皮肤瘙痒;(2)本组患者中均无严重心脏系统疾病、肝脏系统疾病,无严重出血、恶性肿瘤患者;(3)本组患者中均无严重感染的尿毒症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低蛋白低磷饮食以及西医对症处理治疗,包括贫血治疗、补钙低磷、活性维生素D补充、降压降糖等,同时本组患者均给予低通量透析,透析器膜面积1.3 m2,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以及耐受度调整血流量,透析时间180~250 mL/min。患者每周透析2~3次,每次4 h。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养血止痒合剂药浴,药方包括生地、当归、川穹、赤芍、防风、麻黄、蝉衣、地肤子、苦参。上述中药研磨过筛后用沸水冲泡,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以及耐受度调整水温,患者外露浸泡30 min,1次/d,持续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观察2组患者皮肤瘙痒改善情况[3]:依据《使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中的评定标准,结合患者瘙痒的程度、分布以及频率和睡眠干扰情况为患者皮肤瘙痒进行症状评分,包括患者抓挠后瘙痒缓解程度(1~5分)、皮肤瘙痒分布范围(1~3分)、瘙痒发作频率(1~5分)、夜间睡眠感染情况(醒1次

2分,最高14分)4项内容,得分范围5~40分。(2)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肌酐、尿素氮、甲状旁腺激素等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评分对比 2组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 1 2 7 . 4 ± 6 . 6 2 4 . 5 ± 1 . 8观察组 2 1 2 7 . 5 ± 6 . 4 1 3 . 2 ± 1 . 6 t值 0 . 4 5 7 3 . 5 6 5 P值 0 . 6 6 3 0 . 0 1 2

2.2 2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肌酐、尿素氮、甲状旁腺激素等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x±s)

3 讨论

尿毒症患者临床症状涉及到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胃肠道器官、血液系统以及神经肌肉系统等多个系统和器官,患者水、电解质、酸碱代谢紊乱,蛋白质、糖类、脂肪以及维生素代谢均紊乱,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严重不良影响[4]。皮肤瘙痒是尿毒症患者常见并发症类型,患者全身各个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发作时间、发作频率因人而异[5]。尿毒症在中医方面并没有相应的中医病名,而中医辨病中其属于“关格”、“溺毒”、“水肿”的范畴,病机为正虚切实、贯穿全身,多责之以虚、以虚为本,肾气衰微是患者病发之本,而患者脾气亦虚,导致患者体虚受风、风入腠理,血气相持并来往于患者皮肤之间,导致患者皮肤瘙痒症状[6]。

养血止痒合剂中,生地、当归、川穹、赤芍具有养血活血的功效,可改善患者贫血症状,血气充足则患者肾气亦得到补充,缓解患者肾衰症状;防风、麻黄、蝉衣则能疏风发汗,排除风邪,增加尿素中钙、磷的排泄;地肤子、苦参则能杀虫止痒,改善患者体内钙磷沉积症状。诸药合用,同时采用药浴方式能够促进患者汗腺活动,提高患者汗液分泌量,冲洗沉积在患者皮肤上的尿毒素以及钙磷沉积物,有效缓解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观察组在皮肤瘙痒症状改善程度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在肌酐、尿素氮、甲状旁腺激素等临床指标改善程度上也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P<0.05),提示养血止痒合剂治疗尿毒症患者有着良好的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降低患者体内肌酐、尿素氮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1] 林喆,房莹莹,田伟.肾衰安神丸治疗尿毒症患者失眠82例分析[J].当代临床导刊,2015,28(2):1275-1276.

[2] 刘艳秋,普燕芳.1例尿毒症期患者消化道出血的用药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2):40-41.

[3] 雷凡,陈荩国,冯新国,等.左卡尼汀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2):33-34.

[4] 刘正清,郭立丽.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神经系统损害患者疗效[J].临床荟萃,2015,30(1):64-67.

[5] 张传莲,杨培凤,彭文洪,等.1例产后溶血尿毒症综合征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抢救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116-118.

[6] 袁波,杨建军,田媚,等.血液灌流对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5,44(14):1900-1901.

[7] 王春英.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4,20(16):46.

[8] 包佩红.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和预防尿毒症并发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应用[J].当代医学,2014,20(25):10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4.112

江西 344800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中医院 (郑军)

猜你喜欢
尿素氮合剂尿毒症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尿素氮变化、变化规律及变化的意义分析
石硫合剂熬制与保存
HPLC法同时测定退银合剂中6种成分
人物
HPLC法同时测定二陈合剂中8种成分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清蛋白电泳图谱分析
宣痹祛风合剂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100例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尿素氮在白浆土中转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