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技术与普通换药对手外伤开放性创面感染控制的比较分析

2016-06-15 03:50李丹高文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换药感染率负压

李丹,高文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感染科,辽宁 沈阳 110024)

为了预防手外伤开放性创面发生感染,传统的换药和抗生素治疗方法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且住院时间长,易发生交叉感染,医护工作量大[1]。而负压封闭引流则通过封闭的敷料持续负压吸引出坏死、脓液等组织,能在短时间内促进肉芽组织生长,降低感染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手外伤开放性创面>10 cm2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上述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换药处理,每日一次,渗出多者增加换药次数。实验组由医生按照操作规程进行VSD装置治疗,调节负压。

1.2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天数、发生创面感染和产生多重耐药的患者例数。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两组在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上的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换药次数等项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换药次数等项指标的比较(±s)

组别 换药次数(次) 抗生素使用时间(d) 住院天数(d)实验组(n=50) 2.8±1.5 5.2±1.2 20.1±2.5对照组(n=50)12.2±3.2 14.2±1.2 35.1±2.5t值 16.83 22.85 18.16P值 <0.05 <0.05 <0.05

对两组发生创面感染和产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例进行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发生创面感染及产生耐药菌的病例比较(例,%)

3 讨论

相关研究显示,创面引流不佳、创面感染、创面继发性老化、创面溃疡、患者具有全身性疾病等都是造成创面愈合不良或迟缓的危险因素,其中创口引流不佳的危险性居各因素之首[1]。VSD是引流技术的革新,能使负压均匀分布于整个创面,全方位彻底引流,不受体位影响[2]。VSD技术可促进毛细血管基底膜恢复完整,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组织水肿,刺激肉芽组织生长,缩小创面[3],减少频繁换药带来的疼痛和紧张情绪[4]。

本研究显示,采用VSD技术的实验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这与诸利梅等[5]的研究结果相同。换药次数的减少不仅减轻了患者痛苦,也减少了医护人员操作次数,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交叉感染的发生几率。王丽等[6]研究显示,VSD技术用于治疗急慢性创伤和创面,因其疗效显著,正逐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创面的治疗中。通过充分的引流,有效地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提高了治愈率,且能有效预防感染。VSD可有效封闭创面,防止细菌入侵,减少了再次感染的机会。本研究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创面的感染率分别是6%和30%,证实了上述结果。

由于感染率的下降,实验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为(5.2±1.2)d,也低于对照组的(14.2±1.2)d。这就避免了临床为控制感染而大量使用抗生素的现象,同时也减少了耐药菌感染的机会。本次实验组耐药菌感染率为2%,低于对照组20%的感染率,证实了这一观点。

综上所述,VSD技术与普通换药相比可减少医护人员操作次数,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创面感染和发生多重耐药的几率,为手外伤开放性创面感染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猜你喜欢
换药感染率负压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