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疯狂”背后冷思考:“择邻而居”岂能如此简单?

2016-06-15 17:45常育晶
现代家长 2016年6期
关键词:小冬疯狂学区

常育晶

【编者按】

前不久,网上出现一则新闻:北京市西城区文昌胡同深处,一间只有11.4平方米而且略显破败的学区房,卖出了530万元的天价,每平方米约合46万元。房价如此之高的唯一原因,是它毗邻北京最著名的小学之一实验二小。尽管后来记者调查发现这是个假新闻,但学区房价格畸高是不争的事实。中国人向来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为了孩子成才既不怕花钱又不怕麻烦,自古就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的典故。但细细对比,今日之“择邻”——重金购买学区房,似乎与“孟母择邻”貌合神离:孟母择邻,看重的是孩子的成长环境;买学区房择邻,重视的则是教育资源——说具体一点,就是师资水平。我们并不否认“名师出高徒”的说法,但并非名师门下个个是高徒,就拿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教育家孔子来说,其门下“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即“孔门七十二贤”。由此可见,名师门下的“成才率”也不过2%出点头。为了孩子,做父母的不惜重金把“择邻而居”简化为择校购买学区房,值得商榷。

高价购买学区房,

家长的期望与无奈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区房是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也是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奇特现象——家长想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花高价购置重点学校附近的学区房似乎是不二选择,以至于房价畸高到让人无法理解的程度,而购房人也是有苦难言。

在上海某电脑公司工作的李洁明,妻子阿荣一怀孕,就不得不按照妻子的要求为孩子购买学区房,这是夫妻俩当初结婚时就商定的——孩子出生之前一定要有一套好的学区房。说起这个决定,也是有原因的。几年前,李洁明跟阿荣还在谈恋爱的时候,阿荣的姐姐因为没能提前准备,孩子入幼儿园及上小学都遇到了大麻烦。为了阿荣的外甥女能入读一所优质幼儿园,当年李洁明和阿荣甚至提前两天轮流排队帮姐姐报名。后来孩子上小学,也是托关系找人花赞助费好一番折腾。因此那时候他们就商定,等他们将来结婚要孩子时,首先要买一套好的学区房。

自从阿荣确定怀孕的那个周末起,两人每逢休息日都会至少抽出一天时间跟着中介四处看房,希望尽早把住房换到好的学区。

功夫不负有心人,奔波了6个多月,李洁明夫妇终于在孩子出生前买到了理想的房子,周边不仅有公办幼儿园、优质小学,还有一所相当有名气的中学。当然,学区房价格高得离谱,两人卖了原来的住房又贷款近70万元才拿下,但夫妻俩还是很高兴,亲朋好友也对两人的换房之举既羡慕又赞赏,大家的观点非常一致:“为了孩子的将来,这钱花得值!”

南京的翁小姐,也曾不惜代价购买学区房。翁小姐收入一般,最初买房时她打算量入为出,尽量少贷款,以减轻还贷压力。她买的第一套房子,距中心城区较远,因为家里有车,上下班开车她也没觉得不方便,孩子上学的问题并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等到孩子要上幼儿园了,翁小姐着急起来:小区附近根本没有公办幼儿园!好不容易找到一家私立幼儿园,离家远不说,条件也不行。翁小姐这才意识到学区房的重要。一位同事也劝她:“教育可是大事。如今就这么一个孩子,上不了好的幼儿园、小学,注定输在起跑线上,谁能输得起啊?”然后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翁小姐“现身说法”:“我家孩子就是因为我家不在重点学区,上了普通学校,学习成绩一般,虽然花了不少钱请家教,但收效不佳,最终只勉强考了个二本,将来找工作都成问题;可我一个闺蜜的孩子,还没我家孩子聪明,却因为在重点学校上学,轻轻松松考了个重点大学,将来找工作肯定没问题。就因为上的学校不同,人生的差距就这么出来了。”

翁小姐因此打定主意,把房子换到重点学区去。经过一番波折,她卖掉了只住了5年的大三居新房,换成了小两居的老旧学区房。虽然房子的质量、周边环境都跟原来的房子没法比,但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都不用再操心找学校了,翁小姐还是觉得很划算。当然,翁小姐的经济压力也随之大增:她把父母、公婆的养老钱都借用了,还向银行贷款上百万元,每月要还贷数千元。

有人如愿买到学区房,也有人想买学区房而无能为力。北京小伙李铭,刚结婚时有机会购买学区房,但他当时没想那么长远,加之学区房小区老旧,他看不上,就买了一个新建小区的房子。如今孩子每天上学要坐一个多小时公交车,十分辛苦。李铭曾想过置换一套学区房,可如今房价高企,学区房更是天价,他有心无力。

一套房子,无论房龄多长,小区多老旧,物业管理多糟糕,只要它拥有优质教育资源,毗邻知名中小学,就能卖出豪宅价。为了获得一个上名校的名额,一些家长无奈跨片、跨区购买学区房。据《新京报》报道,好的学区房大都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的老房子,但每平方米均价均高于同区域房屋均价上万元甚至数万元。

尽管学区房价高得离谱,但人们仍趋之若鹜,说到底是望子成龙的心态使然,是对孩子的过高期望使然,当然也是家长的无奈之举:教育资源不均衡,名校与普通学校教育质量存在差异,家长们只好不惜重金抢购学区房。

进了好学校,

是不是就进了保险箱?

那些花高价买了学区房的家长,是不是把孩子送进了好学校,孩子的人生就一路绿灯,前途无量呢?似乎也不尽然。

孟女士的儿子小冬今年上初中二年级,就读的是全市最好的实验中学。小学阶段,小冬就读的是一所普通学校,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小冬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孟女士对划片的初中不满意,费了很大的周折才买了一套实验中学的学区房。当小冬进入实验中学就读后,孟女士百感交集——学区房虽然老旧,房间内终年不见阳光,进屋就得开灯,但能为儿子铺就一条通向成功人生的“康庄大道”,孟女士感到十分欣慰。

可让孟女士没有想到的是,进入新学校不久,小冬就表现出了不适应。实验中学的大部分孩子都是从实验小学直接升上来的,大家彼此熟悉,朋友圈较为固定,小冬想要融入很困难。而且,实验中学原是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很多孩子不是教育局的干部子弟,就是学校教职员工的孩子,家庭条件都相对优越,而孟女士和丈夫都是普通工人,家庭条件一般,这也让小冬与同学相处时有自卑感。而这些还都不是最重要的。自从小冬进入实验中学后,他在小学期间“学习成绩突出”的光环就没有了,新学校尖子生众多,小冬毫无优势可言,加之实验中学授课方式新颖,小冬很不适应,而他那些从实验小学直接升上来的同学却如鱼得水,小冬无比郁闷。

课余生活上,小冬也表现出不适应。实验中学的学生课余生活档次高,很多孩子假期会去国内外旅游,开学后免不了相互交流见闻,老师也会要求学生就假期见闻写作文。而孟女士家的经济条件一般,到了假期,夫妻俩忙于工作,只能送小冬回老家让爷爷奶奶照顾,而两家的老人都住在小城镇,小冬的见闻自然比不上同学们。各种因素叠加,导致小冬与同学之间缺少共同话题,显得很另类。久而久之,小冬变得沉默寡言,跟老师、同学甚至家长都很少交流,学习成绩也很不理想。儿子的状态让孟女士既担心又后悔,当初费那么大力气买学区房,就是为了给儿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如今却适得其反,让儿子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再有一年小冬就要中考了,孟女士最大的心愿是儿子能够顺利考上高中,至于是不是重点高中,她已经不再计较。曾经的择校经历让孟女士得出一个结论:学校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孩子喜欢、适应。孩子只有在他比较适应的环境中学习,效果才会好,才会健康成长。

上海的温先生对此也有同感。温先生也是购买学区房后把上初中一年级的女儿小倩送进“名校”的。这所学校不仅每年中考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而且还特别重视学生特长的培养,尤其在音乐师资方面实力雄厚。学校的大多数学生能歌善舞,有的还会好几种乐器,课余时间经常举行音乐会或汇报演出之类的活动。而小倩没有受过音乐方面的训练,入学后因为没有任何基础,在参加集体活动时总拖班级后腿,有几次还因为搞砸了班级在学校的汇报演出而备受其他同学责备。小倩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虽然学习成绩还不错,但在学校显得很“另类”,一直跟温先生说她在学校找不到归属感,觉得跟同学之间隔着一堵看不见的墙。温先生很苦恼,觉得送女儿进这所学校并非明智之举。

不可否认,名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优异,学生成才率更高,但相应的,名校的学习氛围更紧张,同学之间的竞争更激烈,甚至老师的教学方式也对学生的接受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名校”对有些孩子来说非但不是成才的保险箱,反而会成为健康成长的绊脚石,家长切不可把择校与成才画等号。

慈母择邻而居,

但不能把“择邻”简单化

古有孟母三迁的典故,说孟母仉氏为了孟子有个好的成长环境,三次搬家,最终让孟子走上了习礼仪、爱学习的道路,成为一代大家。估计很多钟情学区房的家长也都抱着“孟母三迁”的情怀,认为一个好学校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但昔日孟母的择邻而居,跟今天的“择学区而居”完全不同。并非住进了学区房,有了好学校孩子就一定能成才。把择邻而居和孩子成才挂钩,是简单化、片面化、理想化的表现。

不可否认,孩子的成才与教育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所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这里所说的环境既包括学校环境,也包括家庭环境。父母不惜一切代价送孩子进热门学校的做法,恰恰为孩子营造了一种错误的“家庭环境”,让孩子误认为外界因素的重要性远大于自身努力,学校教育能包办一切。研究表明,孩子学习好不好和学校只有5%的关系,另外95%则来自于家庭教育以及社会环境。有人曾计算过孩子在学校和在家所待的时间。如果孩子早晨7:40到校,下午4:10放学,除去吃饭、午休、课间时间,一天的上课时间也就4.5个小时左右。而在家中待的时间通常都会在12个小时以上。可见,若从时间长短对人的影响来看,真正影响孩子的还是家庭教育。

父母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以及做事、处理事情的态度和习惯等,都对孩子有重要影响。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马丁努斯·韦尔特曼在回忆自己的童年时说,家庭和父母的教育在人的成长中非常重要,“父母灌输给你们的理想或者人生的目标将会影响你的一生,如果你们的父母希望你赚很多的钱,那么你肯定成不了科学家。”“对于任何人来说,生活当中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家庭,我想这是非常重要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修养才是对孩子一生影响最重要的因素。

很多家长采取把孩子成才押宝在学区房上的疯狂做法,实际上是过分看重了学校环境,却忽视了家庭教育和孩子自身努力的作用,忽视了孩子自身的特点。很多家长以为,孩子一旦进了热门学校,就等于为将来成才加上了一把保险锁,可事实上,纵观古今中外的成名成家者,并不是只靠知识或学历那么简单,创新意识、应变能力、处世之道,以及组织、领导、管理能力,忠诚、合作、开放、敬业的态度,这些因素都很重要。而良好的道德品质、崇高的信念追求、良好的性格等,比知识学历对人的成才更有裨益。而这些,并不只是热门学校才具备,也并非学校教育就能完成。

家长们寄希望于热门学校无非是想让孩子在成才路上省点事,走捷径,可教育是想省事就能省事的吗?如果家长认识不到自身的责任,即便孩子进了热门学校,能否成才恐怕也是个大问号。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在一个有着名校标签的学校里待了30年,他鲜明地指出,好的家庭教育比买学区房进名校更重要!和选择学校相比,刘长铭校长更加重视家庭教育。他认为现在的家长把过多的希望寄托在学校教育上,而忽略了自己在孩子身边应该担负的角色和责任。刘校长认为,家长应该在人格和精神上成为孩子的榜样和楷模。他说,他和爱人都是老师,孩子上学时他们因为工作忙,顾不上管孩子。孩子升学时他们也有压力,但他们没给孩子施压,没逼着孩子学什么,而是顺其自然。现在孩子在工作上很棒,在职场是个令人欣赏的人。他说:“我想,这就是我们在工作上精益求精对她的影响。”中国有句古话,身教胜于言教,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社会上大部分家长和孩子都有“名校情结”,这和学校的宣传有一定关系,一些学校的炒作可能使社会教育观出现偏差。从事教育多年的刘长铭校长发现,近年来一些家长的“名校情结”和对教育公平的追求越来越严重,但也有些家长心态越来越平和,开始考虑孩子的幸福问题,这是社会的进步。其实在哪里上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保持进取的精神和对幸福的追求与感知能力。刘校长说有几次他在MBA班讲课,听课的都是成功人士。一个事实是,他们现在的成功与当年上过的小学、中学和大学没有任何相关性。2015年在南开中学,校方特意介绍了一位校友,中科院数学所的院士,居然没上过大学。刘校长希望家长知道,上什么学、读哪所学校不能决定孩子的一生,而起决定作用的是来自家长的潜移默化。

刘长铭校长认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远大于择校,与其花重金购买学区房、择校,不如多花点时间认真思考一下怎么给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家庭教育。人生的成功与上不上名校并非正相关,刘校长希望家长们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当然,之所以出现很多家长把孩子教育押宝在学区房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校际之间教学质量差距大,但家长如果因此就不惜代价押宝学区房,赌孩子的未来,则有本末倒置之嫌。

“天价学区房”现象已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开幕前,列席会议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强调,绝对的教育均衡是不可能的,但经过努力、协调,可以让更多的人对教育满意。袁部长表示,正积极探讨多校划片模式,教育部已发文建议全国推广这种模式。一旦全面实施多校划片,“学区房”将自然失去吸引力。届时,天价学区房必将回归理性。

【编辑:冯士军】

猜你喜欢
小冬疯狂学区
乐于助人的好朋友
过去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体重问题
是“寒暄”,不是“寒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