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种子专业田间实践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2016-06-16 08:47罗天宽朱世杨刘永安吴海涛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4期
关键词:高职教学改革

罗天宽++朱世杨++刘永安++吴海涛

【摘要】田间实践教学是高职农类专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探索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线,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创新型农类职业人才的培养。根据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特点,我们对田间实践课程体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高职 种子生产与经营 教学改革 田间实践

【基金项目】浙江省专业领军项目(lj2013213)。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38-01

田间实践教学是培养高职农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开设的《作物栽培技术》《种子生产技术》《田间试验与统计》《植物与植物生理》《植物保护》《作物遗传育种》等课程分别设置了田间实践操作内容,但都是针对某一个环节进行设计和实施的。内容大部分为演示性实验或验证性实验,无法系统学习和掌握农作物栽培、制种过程中的整套技术。另外本专业生源很大一部分来自城市,很多同学没见过番茄、玉米植株长得什么样,有的甚至分不清韭菜和麦苗,更不用说知道怎样去种植、怎样去生产这些作物的种子了。即便来自农村的同学,很多同学不知道自家的田地在哪。为使同学们在毕业后能够从事种子生产和经营相关工作,光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开设《专项技能训练》这门课程,以同学们日常经常见到、吃过并喜爱的农作物(水果玉米、番茄等)为教学对象,每人一小片地,从播种到收获,再将收获的种子进行加工贮藏、检验,这些都由同学自己操作,使他们做中学,学中做。弥补书本知识的不足,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通过专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获得大田农作物生产技术、种子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实践工作能力。

1.农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

传统田间实验课多采用单个实验的方式进行,老师课前准备好所需的材料、用具等,在科辅人员种植的田块上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操作,学生提交一份实验报告。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习起来缺乏主动性和系统性,不利于学生对作物田间生长状况的了解,从而限制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以往的专业实践课主要是在各种作物(如水稻、 小麦等)的某个特殊的生育期进行观察或田间操作。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将具体作物的整个生育过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了解和掌握,不利于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2课程实训安排与作物生长季节脱节

高职课程实训占比不小,但课程实训中受到排课固定时间的影响,很难实现作物生长过程中关键技术的学习。为此很多学校设置了实训周,在一周或几周时间内全部用于实训,但农作物生长周期往往达数月,所以在集中的时间内很难实现不同时期的试验安排。另外田间试验与天气有关,传统的实践安排较难达到预期效果。

2.《专项技能训练》课程

2.1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系统掌握农作物种子生产的各个环节,能够独立完成多种作物的种子生产,以满足企业、行业种子生产工作岗位的需求。在知识方面,通过课程学习,能够理解掌握种子生产过程中的地块的选择、(父、母本)播种、栽培管理、去雄、人工辅助授粉、收获等环节。能力方面通过学习实训,能够独立完成并指导产业工人选地、整地、播种、施肥、防病、防虫、去雄、人工辅助授粉、收获等操作环节,并具备解决种子生产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的能力,进而生产出合格的种子。在素养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热爱农业、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团队协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灵活应变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2.3 组织实施

《专项技能训练》作为一门课程由专门教师负责实训任务的设计、组织、管理和实施,在校内实训基地根据作物生长季节弹性安排上课时间,让学生全程参与3种作物从播种到中国自收获的过程。

2.4 考核评价

根据学生所管理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采用百分制计算学生的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40%,实训成绩占40%,期末制种总结成绩占2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纪律、实训表现及实训报告内容;实训成绩主要为实训结果,包括长势、除草、去雄是否彻底,以及制种产量和质量,期末制种总结报告是对整个制种过程的总结,包括平时拍的照片和文字叙述。

3.《专业技能训练》实施效果

3.1 改变了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增加

将每一个独立的实验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以实践活动为中心,而且教学活动的主体由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通过学生的实践, 并进行各个阶段的实习考核,使以前的被动学习变为现在的主动学习。

3.2 教学活动从以 “教”向“做” 转变,动手能力增强

学生上课由“参观式” 向 “体验式” 转变,学生参与度增强,杜绝了抄袭的现象。原来实验模式下,互相之间的结果基本一致,有少数学生不参加实验操作,或不认真记录实验结果,通过抄袭其他学生的实验报告完成任务。《专业技能训练》中各个学生全都参与实验全过程,认真记录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从而提高学生的责任心。

3.3 实训项目与内容安排合理,教学质量提高

以前无论是作物栽培课程,还是作物育种课程,往往由于受季节性的限制,实验内容很 难安排。例如作物栽培学实验的作物形态特征观察,往往只能在室内采用“标本”进行演示上课。而现在不仅可以在生长季节实地观察;还可以在作物之间、品种之间进行比较,以便加深理解。课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的田间科学实验项目,是本课程教学计划的核心部分。为了使学生能获得作物生产中的实践知识,按不同作物的生育特性和栽培技术环节,布置了上述许多实验实习项目。这样不仅可以从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获得正反两方面发展的感性知识,而且能从定期的观察和测定中,获得系统的科学数据;同时还熟悉了一般的田间操作方法。这样给学生学习作物栽培学等专业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同学们反映,“专项技能训练”课程占用时间不多,面向好几门课程,真正学到了一些实际知识和技能。

4.小结

实验实践教学的目的,除了使学生验证所学理论和学习科学实验方法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诚实严谨的科学素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通过实施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大提高,为以后就业、创业和进行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刚.关于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12,26(12).

[2]徐张咏.农类职校实践教学的改革与研究[J].职教研究,2011,3,3(1).

[3]覃荣周,王琪林,程敏,刘静霞,巴洪冰.关于高职高专体育保健专业《经络腧穴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问题的研究,课程教育研究[J],2013,2.

作者简介:

罗天宽(1976-),副教授,从事农业科研及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高职教学改革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贵州高职院校招考录取将与高考相对分开
对学生专业社团在高职院校如何定位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