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遗韵

2016-06-17 21:08梁振宇
北京纪事 2016年2期
关键词:碣石古槐遗韵

前几日在京西古村落碣石村古槐树大墙上见到,梁振宇先生书写的“碣石八景”是这样的32个字:“观龟取玉、水湖深潭、小船激浪、飞来巨石、窟窿穿山、古槐逢春、观音洞天、古井风韵。”这个梁振宇显然名字与我“撞衫”了。

那天,当我见到书写在墙面上的“碣石八景”时,简直如获至宝。我便在村中按八景寻寻觅觅,祈望八景带给眼界和心灵的是无尽的享受。事实上,碣石村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享受,还有的,是深深的思索。尤其是“飞来巨石、古槐逢春、古井风韵”更是深深镌刻在我的心扉。

先说这“飞来巨石”吧。碣石村的村名,就是因由它们的存在,才改叫碣石村并沿用至今的。

据十三陵碑文记载:碣石村,原名“三叉村”,是因丰富的溪水交叉汇聚这里而得名。后来,偏偏有人依据村前横七竖八的大石头和“立石为碑,卧石为碣”的解释,将“三叉村”改名叫作“碣石村”。

在村前的高坡上俯望,我看到曾经的溪谷沟壑还在,但涓涓的溪水早已悄然无踪无影,无迹无形。虽然村前红墙黛瓦的庙宇还在,但龙王一去不复返,此地空留龙王庙。可喜的是,目光所及,碣石静卧,力道犹存。这些巨石,虽早已少有水性相伴,但它们于寞寞之中,依然充满着无尽的力量和固若金汤的姿态。我不敢言谈三岔村改为碣石村是充满远见的一种准确判断,还是因名而成的一种必然结果,不管什么因缘,溪涧无水,碣石依在,而这一尊又一尊早已没有什么水性围绕轻抚的碣石,不正是一种守望家园的精神图腾和遗韵吗?

这种守望,更时刻提醒着从碣石村走出山外的人们,不忘故土,不忘乡情,不忘思念和孝心的回归。那天,我在村中见到了一位50岁出头的中年人,与他说话时,他正扛着一根檩走在窄窄的街道上。他说他是在为80多岁的老父亲修缮房子。聊天中,得知他是城里人,30多年前就走出大山,如今在城里日子过得非常好,便总想接父亲到城里生活。可老父亲故土难离,哄着捧着就是不去。他只得隔三岔五往老家跑,一边伺候老人,一边哄老人开心。我说他孝心真是感人,他只笑着回了我两句话:一是乡情难改;二是谁都有老的时候。简单质朴的两句话,却让我看到了中国传统美德的力量,也看到了从大山里走出的人们,一旦美德形成,就会像磐石一样坚定。

面对一尊尊巨石,也想着碣石村曾经的“高、何、于”三大姓,想着“高知府、何知县、于翰林”这些显赫的名头,想着如今的碣石村虽已姓氏杂陈……但从古至今,从这些大户人家传承至今的美德依然没有消失。虽然那些古民居很多已经变得破败斑驳,虽然数百年的变迁,古老的村庄早已物是人非,但碣石村崇德向善的文化没变。一家院门写着的一首诗便是见证:“兄弟同胞一母生,祖宗一业何须争。一番相见一番恼,能得几世为弟兄。”

走在碣石村的角角落落,脱皮的墙面也有大跃进和“文革”时期的一些痕迹,但我想这绝不是碣石村村民愿意传承的精神文化,充其量只是那个荒唐时代刻在人们脑海中的一片片碎石,随着岁月的流转,慢慢就会风化而去。

在碣石村窄窄的街道和村边地头儿,还有一景也是不能不说的,那就是“古井风韵”。在村子近3个小时的参观中,我见到的古井多得让人错愕咋舌,我惊讶碣石村不愧为京西井养第一村。然而,村子里的老人早已见怪不怪,他们在对我介绍村中古井的历史和传说时,显得那样平静,甚至是慢条斯理。

“过去,碣石村古井最多时曾有72眼,现在仍然存有56眼。有的水井还保持得完好无损。”一位老人边向我介绍,边指着村边的一眼井对我说:“那口井叫‘韩家井,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这口井水质甘甜,如今井泉虽已不旺,但长年依然有水。”我走近“韩家井”,透过圆圆的井口,看到的是井水平静如镜。我冲着深10余米、仿佛水银白一样色彩的水面使劲喊着,但任我怎样山呼海叫,如镜的水面平静得没有一丝波纹。

碣石村景致错落的小院

见我兴致如此之好,那位老人又说:“碣石村大玉沟还有一口大水井,水井的岁数和村中两棵千年古槐年龄相仿。这口井,原来是一口小水井,是村子里的何家所建。这口井建在了去寺庙的路上,建成后因去寺院的香客太多,饮水量太大,井水供不应求。于是何家便在这口小水井四周进行了扩建,因此这口井便成了井中井。何家的善行令香客们感动,自此就称这口井为‘母子井,何家也因此受到村里村外人们的尊重。”

老人如数家珍,掰指算着村中30多眼、村外田地20多眼以及“圣水泉”等寺庙井的数量。

我在想,如今这些水井虽已大多干枯,但它们却记录着碣石村这个“京西井养第一村”曾经的故事和浓厚的井养文化。

在韩家井边,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五言诗《井上桐》赫然刻于木牌之上:“美人伤离别,汲井长待晓。愁因辘轳转,惊起双栖鸟。”我认真品读,感觉凄情愁怨很浓。望着眼前的老人和幸福的山村,当时心中油然升起另一种情趣来:“山景依旧在,鸟栖幸福门。井水亮银镜,圆满照游人。”

作为当代山外客人的我,来碣石村观赏,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心里气象不同,诗意色彩自然与陆龟蒙有所不同。不能比拟的是,我与碣石村的人们,无论是长住村庄,还是走出大山的碣石村人,更是有所不同,他们的情感,始终与碣石村紧紧相连,他们所尊崇的永远是对碣石先人的感恩,是“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条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祖训。

碣石遗韵,还有我不能不说的,那便是碣石村的“古槐风韵”了。

那是两棵极具神韵的古槐树,其干硕壮,昂然而立,其冠巨伞兆福荫。当我看到三人连臂拢不住的情景时,我倏然知道碣石人为何敬奉这棵千年古槐为神树了。

记得其中一棵国槐下的墙面上记述着这样一则树神救人的神话传说:“此二槐树,千年也,乃村中之风水。它们有着神奇的传说。历史曰:明朝崇祯年号天乃大旱,颗粒无收,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古槐显神灵。仙姑下凡人间扮成村妇赈粮救民,为救济更多的生灵,用自身树叶调理出鲜汁救济十里相邻,使其避过生灵涂炭之难。人们感激古槐乃功德,像神树一样保护它们。至今两棵古槐枝繁叶茂,树叶浓郁……”无疑,传说有着浓重的迷信色彩,但有一件事却是真实的。那是1987年,村里人发现村里两棵古槐东面的一棵树洞里着了火,全村人都来灭火。未承想自从经过这场大火后,这棵古槐不但没被烧死,反而生长得越来越旺盛了。据此,神树之说,似乎得到了令人信服的佐证,村中也便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禁止折古槐的树枝,不准孩子们上树掏鸟,要像保护神树一样保护古槐。在全村人的呵护下,古槐树虽已近千岁高龄,但至今仍枝繁叶茂,构成了碣石村中神韵的一景。

站在钢条箍着树干的古槐树下,透过树皮裂开的缝隙,我依稀看到了曾经烧过的痕迹,但当我看到青枝绿叶的树冠之上欢跳着的、歌喉嘹亮的鸟儿时,我仿佛又看到了碣石村强劲的生命力和无尽的美好与希望。于是,我也走上前去伸臂丈量着古槐的身围,与其说是丈量,不如说我在感受着古槐的心跳,是那样的有力,那样的磅礴。

碑文近照

飞来巨石,古井风韵,古槐逢春,只是碣石八景的一部分。据村民讲,水湖深潭、小船激浪、窟窿穿山、观音洞天等其他四处风景,都在村外较远的地方。至于观龟取玉,我问了几位村民,他们却摇头表示不知。即便如此,并不影响我对碣石古村的敬重,并不影响我对碣石村人世代崇尚美德的感动。

碣石村的石碾子随处可见

由于要赶回城的最后一班公交车,我不及游览碣石村的其他风景,午后1时15分,只得叫车赶往青白口。

留些遗憾是好事,未赏遗韵等着俺。站在高坡之上,回望大山怀抱中的碣石村,我相信:未来的碣石村,还有待我去悦赏,去记录,去挖掘。

回望时,也有与我“撞衫”的梁振宇在脑海萦回,但那眼神儿是对碣石村这个古村落的敬意!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

猜你喜欢
碣石古槐遗韵
听古槐讲故事
胡珠泊村话古槐
碣石在秦汉时期历史中的地位
水墨遗韵
大禹治水曾到碣石山
龙游遗韵
碣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