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好久不见

2016-06-17 21:34陆苏
家庭百事通 2016年6期
关键词:暖炉嫁衣香炉

陆苏

铜香炉

下雨天,允许自己做点闲事。我拿出心爱的铜香炉,用柔软的细麻布拭去浮尘,放入两片檀香木片。当烟袅袅升起似乎空气中的褶皱都被一一熨平了。香炉就如另一度空间,缓释出巨大的安静的力量。屋内没有一根琴弦,耳边却隐约听到琴音。

香炉原是个暖炉,原本有个精美的网格状铜盖子,我小时候不小心将它摔坏了。前几年,我依着记忆中的样子画了草图,找铜匠配了个相似的,并将这蓄炭的暖炉做了焚香的香炉,平时舍不得用。香炉并不名贵,但有点老了,我妈妈用过,我奶奶用过,之前也应该有人用过。

奶奶曾说从前家里原有大大小小整套的铜暖炉,最大的直径足有一米,平时放在八仙桌下可以取暖,最小的可纳入袖中随身带着。后来,中式老宅子没了,一房房的家具没了,人也散了,那些和其他与精致生活相关的物件都不知所踪了。我一直记得奶奶边给我的暖炉夹炭边感慨:“好像还都在眼前,却已经都过去了,一辈子好像比一场梦还短啊,能留下来的也就是这个暖炉的一点暖了……”那时,我还小,不懂奶奶为什么笑笑地说着话眼里却有泪光。后来,我懂了,但奶奶已不在了。我能为她做的,就是好好守住这点暖。

香炉上錾刻着花纹,好像有庭院、古人、树木、长廊等,不知道定格的是谁家的生活,看着像前生前世生活过的。许是摩挲的机会少了,那画面已被铜锈藏起。我曾想用极细的砂皮纸把它打磨,让花纹重新活出来,但一个从事收藏的朋友说那相当于光阴的包浆,是岁月的沧桑证明,人家想刻意做旧都做不上去,绝对不可以去掉。我不敢下手了,不是怕香炉贬值,是怕惊扰了曾经用它取暖过的亲人留下的痕迹。

谁曾在这香炉边做过盘扣绣过嫁衣?谁曾手提这香炉在除夕渐近的日子一次次到路口等待亲人归来的消息?谁曾在这香炉边红袖添香?谁曾用这香炉温暖了那些苍凉孤寂?

多少悲欣往事,被岁月的大雪覆盖,在这把铜香炉的绿锈里隐姓埋名。奶奶,好久不见。

秋香绿

曾做过一个梦。梦见一个穿着秋香绿旗袍的女子在一条深巷渐行渐远。像隐入水墨的一朵清莲,也像被风吹散的一缕寒烟。那条巷子被飘忽的旗袍背影无限延伸。巷道的青石板上,苍苔郁郁,一如重墨。还有微雨和隐约的古琴声……

每个女人都可以在这棵樱桃树下发现自己内心的古典,每个女人都可以在它的花影里小憩。看过奶奶唯一的压箱衣,一件秋香绿的旗袍。它是奶奶的嫁衣,一生只穿过一次,伴随后来的粗棉、细麻的黑、蓝、灰、白的家常服五十余年。奶奶说,这是唯一留有爷爷的气息和记忆的爱的藏品。在非常时期,家里的古瓷、古画、古书都被毁尽,旗袍被奶奶包上棉花做成了枕芯,才逃过了被掠的劫数。

奶奶和爷爷结婚十几年,因时局动荡,因生活颠沛流离,在一起相守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三年。爷爷早早就走了,乡村女教师的奶奶带大了五个孩子,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但奶奶很少提及。她说的都是爷爷对她的好,就算因爷爷而吃尽苦头,如果生命重来一次她依然会选择和爷爷相遇。奶奶说,没有爷爷的四十余年的岁月,她每当想放弃一切时就取出秋香绿的旗袍看看,又努力活下去。一件因爱而抵御了世间万千风霜雨雪的旗袍,居然也是一味疗伤的中药。

奶奶走的时候,我们让她带上了魂牵梦萦一辈子的秋香绿旗袍,就算相隔四十余年的他们都已容颜改变,也一定可以凭这一抹依然不老的秋香绿执手相认。想象他们重逢的欢喜,我对奶奶的离去有了稍许的释然。时光会老,在一件旗袍里深藏的爱和美不会,如琥珀在腕间、在妆台上、在雕花衣柜里,沉香埋玉。

(选自《向暖而生》,出版:九州出版社,定价:36.00元)

编辑/木非木

猜你喜欢
暖炉嫁衣香炉
生物质水暖炉 农村节能减排好帮手
程家玉
春的嫁衣谁裁剪
暖炉列车
一个铜香炉
日本高中生暖炉被没收,雪天受冻1个月
香炉的养鼻之道
时尚嫁衣,新娘们过来看
室内加热器
你嫁衣如火,开出倾世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