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我国装备设备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2016-06-18 03:06
中国设备工程 2016年3期
关键词:装备智能化智能



如何让我国装备设备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编者按:为更好地促进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装备设备管理水平,加快推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实施,《中国设备工程》杂志从本期开始增设新专栏——互动话题。望业内人士积极参与,为提升我国装备设备管理水平献计献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空军装备研究院科技委主任甘晓华:设备管理领域亟需创新发展

我国各类生产装备种类和数量多,技术水平跨度大,大量老旧装备设备运行效率、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低,与我国制造业世界第一的大国地位很不相称,更不能满足转型为制造业强国的需要。设备管理领域亟需创新发展,应努力开展以下工作。

提高装备研发能力水平,改变当前高端装备、核心设备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借鉴航空航天等行业的经验,对老旧装备开展智能化改造,提高健康和能效水平;以企业为龙头,产、学、研、用结合协同创新,全面提升装备技术水平;实施设备管理人才培养战略,培养足够的设备技术管理复合人才;结合国家《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进互联网、物联网建设,将装备融入网络、形成体系,逐步迈入工业4.0时代。

学府咨询(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董事长李葆文:设备管理进步路线图:开放→学习→创新→超越

早在30年前,我在广州大学筹建中国第一个“维修工程技术学部(系)”时,听说当时西方国家在向中国出口设备时提出“让中国正在使用的设备寿终正寝,让自己即将淘汰的设备取而代之,自己则不断的推陈出新”。听到这样的话我十分感慨,当时就提出设备引进的方针是:“引进→学习→创新→超越”。

30年来参加了多次国际设备管理会议,早期参会的日本人很多,慢慢越来越少,几近于零。前年在瑞士卢加诺召开的第二次世界维修论坛,几个日本人发言要求大家推进原始的TPM。我举手提问:TPM诞生40多年,要不要做与时俱进的改变?各国国情和文化不同,要不要做适应性的变革?发言人给我的回答都是“不”!时代在变,设备在变,智能制造大潮即将涌来,设备管理必须与时俱进。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TPM在欧美的市场越来越小,在亚洲也日渐式微的原因。

我国设备管理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开放”这个大前提,首先是“开放和学习”。未来必须强调的是“创新和超越”。没有开放,无以学习。只学习而不创新,就永远无以超越。

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互联网+”时代的智能制造是我们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迈进的重要战略举措。为适应中国的智能制造,带有中国特色的智能维护体系也必然提上日程。唯有创新,才能超越!

我认为,我国设备管理进步的路线图应该是:开放→学习→创新→超越。

武钢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邦喜:不断夯实我国装备技术与管理基础

国家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未来发展战略,描绘出了推进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宏伟蓝图。要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在支撑这一发展战略目标的设备装备上做大文章。

第一,要不断加强适应这一发展战略所需的装备制造专有技术的研究,要制定政策鼓励万众创新,找出制约其创新发展的短板,确定改进措施、努力方向和实现目标,充分使物质流、技术流、管理流、信息流和数字流形成高度融合,为管理上台阶、技术创水平创造条件,不断增强和夯实实现我国制造业由大转强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

第二,要立足企业自身,做好装备技术与管理支持的提升工作,为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一要不断推进装备技术进步和优化,使技术装备的实物品质得到有效提高。二要在管理方式和方法上,通过不断改进、不断优化和不断创新,不断提升管理品质,使管理技术与管理品质效率形成有效结合。

第三,要努力在设备装备技术物质形态与价值形态的有效结合上做大文章。一要充分利用好现代网络技术和诊断分析技术,加强对与产品质量、安全质量和节能环保质量直接关联的设备运行状态的控制,尤其要在设备的功能和精度控制上,与产品制造过程和品质输出形成有效的对接。二要做好设备维修成本控制的标准化、定量化工作,建立健全维修成本中心控制单元。在维修成本要素功能上,逐步形成维修工事与标准人力资源、标准物料资源和标准工机具资源等标准成本要素的对接,为实现设备装备技术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打下牢固的基础。

第四,要不断研究适应企业制造水平提升的人才支持战略,要在增强和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与综合技能上求得新的发展和突破。一要加强对生产操作人员的综合技能培养,逐步建立“操维合一”的机制,使操作人员不仅懂得操作设备,而且还要具备相当的维修技能。二要不断加强对设备维修专业化人才的多技能素质培养,使维修者在精专一门的基础上,向掌握多门维修技术扩展,达到一专多能的要求,使维修人力资源效率得到充分发挥。

第五,要不断加强对企业装备技术形成有效支持的高效维修机制的研究,尤其在完善内部机制,推进社会化协力、市场化运作、目标化取向和共赢化发展上取得新的发展和突破。一要做好企业内部维修管理体系与社会化协力维修管理体系的有效融合,使关键设备维修技术保障得到有效控制。二要加强对社会化维修市场的不断发掘和培育,使之为企业实现经济和高效维修形成可靠的支持。三要不断加强企业设备维修与社会化协力维修的共通与融合,形成“相互协作,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良好机制。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加强和夯实我国装备技术与管理基础,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方面做出不断探索并使其在实际工作推进中发挥出有效的作用,才能够使我国的强国之梦梦想成真!

北京兰光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工业4.0北京研究会执行秘书长朱铎先:智能制造应从设备治“哑”开始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特点的智能制造开启了全球性的新一轮工业革命,并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与核心动力。那些没有联入网络的“哑设备”是横在智能制造路上的一块绊脚石,在“哑设备”普遍存在的情况下,企业不可能实现智能制造,设备“治哑”是企业走向智能制造的必由之路。

“治哑”“三化”即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在设备具有数字化接口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化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将设备联入整个网络系统,打通与外界的连接,并基于大数据分析,实现决策与生产管理的智能化。也就是使设备能听话(与外界能交互)、能说话(数据远程自动采集、可视化展现、短信通知等)、能思考(大数据分析、智能化决策)、能执行(能敏捷、快速、准确地通过设备自身或者人工等方法进行及时、正确的执行或干预)。

在工业自动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数字化设备的优势,实现数控设备的网络化通信、程序集中管理、设备数据自动采集、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展现、智能化决策、智能化生产管控等,让设备彻底告别“聋哑时代”,变得耳聪目明,为企业的智能制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聚焦全国设备管理先进典范 12 ·

猜你喜欢
装备智能化智能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防晒装备折起来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