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诊断治疗对高血压脑梗死治疗效果的影响

2016-06-19 15:07王小平
当代医学 2016年16期
关键词:溶栓注射液脑梗死

王小平

早期诊断治疗对高血压脑梗死治疗效果的影响

王小平

目的 对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实施治疗的高血压脑梗死患者6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诊断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强化前期诊断实施早期疾病初发1~2天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溶栓、降颅压以及降血压等综合治疗。

高血压;脑梗死;临床治疗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高血压已成为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病,并发脑梗死,严重情况下发展到偏瘫,老年痴呆,心脏移植等地步[1]。脑梗死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早确诊早治疗是提升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治疗效果的关键,为了探讨高血压脑梗死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本文特以60例患者为例进行论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浙江永康市象珠中心卫生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脑梗死患者60例:60例患者首先发生脑梗死。其中有48例患者是在安静状态下发病,12例患者在活动中发病。经CT扫描,确诊患者为脑梗死。大面积脑梗死与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分别是:41例,19例。在脑梗死治疗过程中,有51例患者病情症状出现加重状态。临床表现:嗜睡5例,眩晕26例,失语28例,呕吐27例,头晕头痛45例。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4~82岁,平均(75.1±13.1)岁;合并风湿性心脏病3例,合并糖尿病5例,合并高血脂13例。入院血压:舒张压为14.0~21.0 kPa,平均(17.6±1.8)kPa,收缩压为22.3~33.4 kPa,平均(27.1±3.1)kPa;观察组患者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53~81岁,平均(75.3±13.8)岁;合并风湿性心脏病3例,合并糖尿病7例,合并高血脂14例。入院血压:舒张压为14.0~21.2 kPa,平均(17.7±1.6)kPa,收缩压为22.4~33.4 kPa,平均(27.3±3.2)kPa。所有患者经MRI或CT检查,确诊为高血压合并脑梗死。2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诊断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入院后,每天测2~6次血压,并嘱患者饮食低盐低脂,行1级护理,必要的情况加间断吸氧处理。治疗方法:每天清晨口服1次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次100 mg;每晚口服盐酸氟桂利嗪分散片,每次10 mg;每天晚上1次口服辛伐他汀片20 mg;每天上午使用血栓通注射液300 mg,每天1次,溶解液是25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每天上午静脉滴注2次依达拉奉,每次30 mg,溶解液是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每天上午静脉滴注2次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每次50 mL;每天上午静脉滴注1次刺五加注射液,每次100 mL,肝肾阴虚时酌情使用;每天上午口服2次硝苯地平缓释片II,每次20 mg,来管理血压,必要时加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或其他降压药辅助降压;辅以溶栓、降颅压治疗,其中溶栓方案为:初时将50~75 U尿激酶溶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2 h内滴完;降颅压方案为20%甘露醇,每次250 mL,每6小时1次,静脉滴注。2组患者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对比。患者出院前对其进行生活指导:(1)严禁烟酒,避免尼古丁、酒精引发脑内缺氧现象,减低脑梗死的发病几率;(2)饮食上以清淡为主,避免摄入过多的氯化钠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为了通畅血管,可食用一些深海海鲜。严禁动物的肝脏等肥腻高脂肪食物,避免出现高血脂,排除脑梗死的高危因素;(3)加强血压的检测,根据血压水平来调整用药量;(4)保持心态平和,不生气,不与他人置气、争吵;(5)适当运动。

1.3 疗效评价标准 生活与工作不受影响,临床体征和症状均消失是为治愈;肢肌力达到2级以上,临床体征和症状均明显改善是为显效;肢力恢复达到1级以上,临床体征和症状均有所改善是为好转;肢力没有恢复,临床体征和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恶化是为无效。治疗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患者临床数据所得均采用SPSS 21.0实施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论

高血压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以成为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严重的脑血管疾病以高血压合并脑梗为主,一旦发病致残或致死较为普遍。脑梗死与血压突然升高密切相关,这也是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发病率高的原因之一[2]。对于高血压患者,其血压过高后会出现脑内缺氧现象,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处理就会引发脑梗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近年来,脑梗死的发生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且多在老年群体中出现。在进展性脑梗死发病过程中,血液中的血小板将会随之会放出不同种类的细胞因子,进而导致血栓的形成,使患者的脑部血流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进展性脑梗死与多种细胞因子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本次研究中,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分析,并关注不同的舒张压和脑梗死发病相关性,明确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血压所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作用及治疗效果,缓解高血压脑梗死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

有研究进一步指出,脑梗死主要与收缩压升高相关,而舒张压升高会提升脑出血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快速诊断情况以及诊断率直接关系到后期的治疗效果,诊断除了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外,还应对患者的病史进行全面的研究,为后期的治疗提供支撑。西医治疗高血压方面,考虑的是各种原因引起小动脉紧张度增强,致使微血管的管壁增厚,造成外周血管阻力增大,而使血压持续升高。因此采取降压的办法,在确保满足供血需要的基础上减低血流,避免出现脑血栓和心肌梗死。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由于人体组织的分子慢性脱去结合水,首当其害的是血液浓缩,继而加大循环阻力,甚至于形成血栓[3]。此外,还应考虑器官功能降低对高血压并发脑梗死的影响。对于血压波动大,建议加用氢氯噻嗪片,每早1片,连用降压治疗,注意监测血压,如夜间血压仍偏高,建议晚上服用氢氯噻嗪1片,余继续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调脂稳定斑块、胞磷胆碱片营养脑细胞等治疗。临床上溶栓、降颅压、降血压是治疗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主要措施:(1)为了避免脑梗死病情加重或并发脑出血,应降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尽快排除危险因素。不过血压下降速度要适中,排除病灶面积增加的可能,避免脑补缺血缺氧[4]。(2)为了减轻脑水肿的症状,避免发展成脑疝,应尽快降低颅压。(3)为了改善脑梗死的症状,应适当增加脑血流量。(4)对于梗死面积较大的患者实施溶栓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致残率。(5)要严格控制血压和康复训练,就是注意功能锻炼,多多活动不灵活肢体,多引诱她说话,阿司匹林和降压药物不能停。一定避免患者出现血压低,舒张压一定要大于60 mmHg。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观点一致。说明此种治疗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对其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强化前期诊断实施早期疾病初发1~2天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其治疗方法主要有溶栓、降颅压以及降血压等综合治疗。

[1] 王连芹,宁海春,赵丽娟,等.个体化高血压调治技术预防老年脑梗塞再发的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9):36-37.

[2] Su Benli,Liu Haixia,Li Jing,et al.Acarbose treatment affects the serum levels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the gut content of bifidobacteria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Journal of Diabetes,2014,15(5):2254-2281.

[3] 王新,董燕.高血压病并脑梗塞严重程度与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27(6):558-559.

[4] zhang J.The impact of ginkgo leaf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sodium ozagrel on the serum levels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J].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 2014,5(2):1020-1029.

[5] 张生友.同型半胱氨酸型高血压特征与脑梗死相关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6):72-73.

[6] 魏志鸿.无症状脑梗死与有症状脑梗死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 2011,17(27):88-89.

[7] Xiao-Yun S,Shi-Jie Z,Ning X,et al.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Levels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Apjcp,2013, 14(8):4765-4768.

[8] 杜燕芬.苯磺酸氨氧地平在社区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学,2012,18(14):142-14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6.012

浙江 321313 浙江永康市象珠中心卫生院(王小平)

猜你喜欢
溶栓注射液脑梗死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