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困惑:实效性体育课后反思应如何撰写

2016-06-21 08:16于素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100088
中国学校体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实效性体育课内容

于素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100088)



反思困惑:实效性体育课后反思应如何撰写

于素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100088)

教学反思是体育教师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形式和内容。然而,针对教学反思的方法与技巧,诸多一线教师都存在一定的困惑。课后反思也同属于教学反思,是每节课后教师对课的整体情况的回顾。具有实效性的体育课后反思该如何撰写?本研究从三个方面逐一讨论。

一、实效性体育课后反思的内涵

撰写体育课堂教学的课后反思,要体现实效性,需要事先对具有实效性的体育课后反思进行定位,那么,体育课后反思的实效性具体包含哪些方面呢?

(一)显示出具有全面性的反思内容

体育课后反思要体现实效性,最先把握的就是要求反思的内容要全面。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进行反思,都要确保将值得反思的内容一览无余。假如采用优缺点式的反思,既要对课的优点详细阐述,还要对存在的不足加以分析。这样既有优点或经验,又有不足或问题,从这个角度就显现出了全面性。假如采取教学要素的反思方式,可以在反思中分别对教材、场地器材、教师、学生等各要素逐一反思。因为,各要素齐全才能实施体育课堂教学,而且,各要素作用的发挥决定着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各要素之间又是相互关联的,因此,从这一个角度来反思的时候,要素齐全十分必要。例如,要说场地器材的使用比较合理,无论是一物多用还是安全使用,离开了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学生的有序合理使用就很难发挥场地器材的作用。假如按照体育课的各个部分进行反思,就要把三段式或四段式的各部分逐一进行表述。尤其是某一部分有特殊情况的时候,更要细说。当然,更多的时候,教师的习惯可能是把印象最深刻的课堂教学环节加以反思,这样的反思也可行,只是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要尽可能地将需要反思的内容较为全面地进行分析。

(二)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改进策略

进行课后反思,针对一些不足或问题,不仅要进行分析根源,更要能够结合实际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改进策略。在体育课后反思中提出改进策略,反映出任课教师确实是真反思,而不是走马观花的反思。假如改进策略切实可行的话,还反映出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反思水平。同时,也是反思态度端正的集中体现。只提出问题,没有改进策略的反思,不仅是不完整的,而且是不深入的。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改进策略的提出要经过深入思考,绝非条条框框式的提策略。如有的策略提出的是:“认真研读教材”、“要进一步了解学情”、“要注意安全防范”等等。这些不说大家也都明了的事情,就没有必要作为策略来泛泛提出。要提就要提得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例如,想在如何吃透教材方面提出改进策略,以篮球课为例,不妨可以用“认真阅读并分析篮球教材的兴趣点、重点与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适宜的教法促进学生对篮球技术的掌握”等。与前者相比,总是递进了一步,总体上能够反映出具体可行。又如,关于“要进一步了解学情”方面,这样的策略未能表达清楚该如何去了解学情。实际上,反思内容可以进一步具体化为“通过课余时间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的感悟,了解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基础,还能够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要求等”,“在课堂上要更加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存在哪些不当之处,并在课后做好记录”等,这样的反思,既表达了了解学情的具体操作方法,也体现出了了解学情的具体内容。这样的策略是可以实施的,他人也是可以效仿和复制的。

(三)体现出具有提高性的反思能力

体育任课教师撰写的课后反思,不仅要从全面性、可行性的角度反映出反思的实效性,而且,从反思文本内容上还能够反映出,是否具备自身提高和启发引导他人提高的反思能力。一篇好的反思,反思的思路应是比较清晰的,不会出现很难读懂的表述,甚至反思站位较高。而且,与前些时段撰写的课后反思相比,反思能力是呈阶梯式提高的。例如,以前反思的时候,可能重点不够突出,分析更不够深入,而现在在进行课后反思的时候,不仅有了明确的构思,突出了课上需要反思的重点,而且,分析体现了层层深入。自我感觉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或撰写反思更自信了、更积极了、较全面了、更自如了等等。过去或许能说不能写,现在可能写起来一发而不可收。这些无形中都体现出了反思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在他人看来,假如按时间顺序翻阅几篇反思,从中也能够感受到如此的变化和提高,自然给他人也会带来一定的启发。这样的反思固然也是具有一定实效性的。因为,这样的反思无论是对自己还是给他人发出的都是正能量,从而激励大家有信心把每节课后的反思写好,体现出一定的水平。

二、体育课后反思若干不良现象

在具体撰写课后反思的时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和操作方法,纵观过去的观察和交流获悉,目前存在若干不良现象需要分析和引导,可以总体上将其分为两大类,即不愿写反思和应付写反思现象。

(一)不愿写反思现象

在与诸多一线教师的交流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撰写课后反思有抵触情绪,并认为除了浪费时间和精力,作用不大。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分析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课后反思尚未产生兴趣。因此,撰写课后反思的时候或许会感到心烦,或认为增加了工作负担。

2.对撰写课后反思未掌握方法。不知道从何写起,写什么,怎么写更不知如何下笔。

3.尚不具备撰写课后反思的能力。能力来源于不断的经验积累,在无兴趣、无方法的前提下,经验更无从谈起。也就是说,写成什么样的课后反思心中没有标准,更没底气,也就难以写成理想的反思内容。结果,部分一线教师也就不愿意在课后花一定的时间撰写反思。假如要求提交教案检查,或许会应付差事式的随便写几笔。

(二)应付写反思现象

在诸多课后反思中,我们总是能够看到有部分教师的反思内容或许是在应付。因为,不仅从篇幅上来看,有的只有寥寥数言;从内容上看也是常规叙事式的表述,很少看到有“思”的成分在其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就完成反思。以前,我们发现有个别一线教师在上课前,教案上已经就有了课后反思的内容,这种现象,并不意味着有积极的态度和浓厚的兴趣,因为,最起码从反思的内容上难以有如此感悟。

2.课后即刻应付写的反思。其中有一小部分反思中可以明显看出有敷衍现象。如有人在反思中说:“本次课是初二年级三班的篮球单手肩上投篮课,总人数56人,其中,男生32人,女生24人,没有迟到、旷课现象。组织纪律性较强,学习效果较明显,大部分同学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这样的反思内容只是在描述这节课是什么,教学对象是谁,泛泛地说了一下课堂纪律和效果,而没有做具体的、深入的和更为全面的分析,显然很难看出课后反思的实效性。

3.课后不写日后补写的反思。日后补写反思的现象,一个最大的弊端是与上课间隔时间越长,反思的内容越不清晰,也能很难还原真实、固然也就难以具体。由于人的遗忘规律,课后不及时反思的话,日后不仅很难回忆起当时的课堂教学情景,而且,对当时出现的具体问题也难以记起,更难提出可行的改进策略。间隔一定时间后再写,无论反思的篇幅长短,都很难体现出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撰写课后反思应把握的几个关键点

写体育课后反思不同于其他学科写反思,也不同于平日写教学案例或文章等文体。要想写好,尤其是具有一定的实效性,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定好位:撰写反思培养兴趣之前提

撰写体育课后反思,究竟是为谁而写,一线教师在撰写具体文本之前,要想清楚这样一个问题。假如认为是为学校写的,或单纯为他人写的,就不容易激发起写反思的兴趣,也就不知不觉中会造成应付现象。在2014年本杂志第五期卷首语中笔者曾经讨论过该问题,写教学反思,一定要首先将其定位在是“为自己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实际上,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考虑到,写课后反思会对他人或多或少地有一定启发或参考价值。尤其是那些上观摩课或其他公开课的教师,观摩课上完以后的反思至关重要,他人观摩完课和获悉任课教师的反思以后,会更能全面地把握教师的设计思路、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效果等。从而提高观摩者的看课能力和经验捕捉和吸取能力。

为此,撰写体育课后反思,从对象上,定位于既是为自己更好地发展写反思,也是为他人有效借鉴而写。只有这样,反思的内容才有可能深刻而全面。例如,一节小学五年级篮球行进间运球公开课,任课教师在组织课堂的时候,尽管很认真,要求很严格,但是,依然出现学生不听从指挥,不按要求完成练习现象。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差,任课教师在进行课后反思的时候,十分必要从自身发展和他人观摩学习的角度认真反思。一方面,任课教师要认真剖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另一方面,还要能够提出进一步改进的策略。假如不反思这些,而是泛泛地说,本节课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不强,教学效果不是十分明显,显然是不全面,也是不具体,更是不深刻的。本节课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问题,实际上出在教师自己教学组织语言不具体、不到位而引起的,也就是说,该说的没说或没说全,导致学生不知道如何练,甚至学生练习的队形都不知道如何站,根本原因不在于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不强。因此,自我反思很重要,为他人反思也不可少。

(二)选好项:撰写反思突出实效之必备

在撰写课后反思的时候,找准定位以后,我们毕竟还要落实到具体的课堂上,究竟需要反思什么,如何反思。也即是说,从具体内容的取舍上,从反思方法的选择上,都是撰写具有实效性的教学反思所必备的。体育课多在室外活动,反思的内容不仅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还要结合课中非教学环节的课的内容取舍,以及教学环境对内容实施的影响等。

例如,一节体操技巧肩肘倒立课,教学内容是肩肘倒立,但是,课上除了上肩肘倒立,还有准备部分安排一些准备活动练习,基本部分安排有体能练习游戏,结束部有放松活动练习等。因此,在反思的时候,反思内容的取舍上要能够全面把握。如果除了教学内容外,其他的内容如体能练习游戏,学生在游戏比赛过程中出现相互抱怨、个别同学不积极主动现象,教师除了在课上需要做出及时的应对处理外,在反思的时候也要能够作为一项内容进行深入反思。

在写体育课后反思的时候,选择的方法不同,反思呈现的形式、内容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区别。具体有哪些方法呢?归纳起来可以采取如下几种:叙事评论法、案例解析法、经验交流法等。其中,叙事评论法侧重于全面性,即将全课的总体情况,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从内容的选配到场地器材的运用等,既全面又有重点地叙述和评论一番。尤其是在好与差的地方,可酌情细化。案例解析法主要侧重于典型性,即将课上能够作为案例的教学环节都可以将其独立出来,进行课后反思的时候,围绕案例的发生原因、发展过程、教学影响等逐一剖析。经验交流法需要突出客观性,即客观地谈经验与问题,最好不要夸大,当然也不能将问题忽略不计。需要反思的时候既要谦虚,也要真诚。无论采取哪种方法,只要态度认真,都能够做达到较好的反思效果。

(三)纵横比:撰写反思体现深入所必须

体育课后反思从内容上和方法上都确定好以后,要想使反思更为深度,有时对教学做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也十分必要。纵向之比,主要体现于与过去的自己的课堂进行比较,同类内容、同样学段,在教法、学法方面是否有所改进,在组织方式上是否更为丰富,在教学效果上是否更为明显,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上是否有所提高,以及发生变化的原因何在?是自身教学能力提高的缘故,还是教学对象发生变化以后,学生的基础、特点决定?假如是同一教学对象的不同班级的教学内容,先上与后上的结果如何?同一种教学方式,面对不同对象的时候发生了哪些变化等等。这些都是从纵向的角度需要反思的内容。因此,相同内容对于不同对象而言,在不同时间段和相近时间段两种情况下的教学各方面的差异性、根源、经验与问题等都是不可忽视的纵向比较内容。

横向比较主要是自己的课与过去观摩到的他人的课进行比较,他人在组织同样内容、相同学段学生进行学习的时候,在组织语言、练习手段、教学效果方面存在何种差异,是更优还是略弱。若略优,优在何处,若略弱,弱的关键何在。这样的反思,既是取长补短的过程,也是反思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例如,同样是小学五年级篮球原地传接球内容的教学,别的教师在组织学生练习时引入了各种游戏比赛的方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较为明显。为何本人在用同样的游戏比赛方式进行组织的时候,学生的积极性并非很突显,导致差别的根源何在?无论是更弱的根源,还是更优的原因剖析,都是横向比较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的核心内容。

总之,在某一课后对教学进行反思的时候,除了就事论事式的反思本课,还很有必要跨越本课,从纵横关联的方式,织网式地分析课的优缺点,以及有效改进策略。除此之外,反思的时候有时还需要与课标关联,是否体现了贯彻落实课程基本理念,是否正确引入了课程标准中提倡的评价方式,是否注重了课标建议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等。

(四)细表达:撰写反思把握关键之重点

体育课后反思在具体撰写的时候,用什么样的语言风格进行表达,也有必要进行讨论。但要想体现出,反思真实、生动、具体、有实效,注重对细节的表达至关重要。“细表达”的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呈现:

1.在描述优点时,不能泛泛地说内容搭配合理、方法选择得当、教学效果明显等这样的缺少说服力的表达方式。而是需要从课堂细节的描述入手,最后证明其优点所在。例如,就教学效果明显而言,假如说其明显,有哪些具体表现来支撑这样一个结论,反思文本中就要立刻呈现出教学的细节。例如,一节跪跳起课,可以这样反思:“组织学生练习的时候,两人一组练习的过程中多数同学都在争抢着先做和多做,甚至还有一组学生在争抢过程中差点把学生推倒。环环相扣的各种形式的练习之后,几乎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独立完成跪跳起的动作。仅有一两个学生还需要借助于辅助教具完成跪跳起动作。”

2.在描述不足时也不能轻描淡写地说“某某方面还有待提高”。而是要较为详细地表达出究竟哪里存在问题,问题的具体表现,问题产生的根源等。例如,反思的时候,假如想把学生的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不高作为不足来表达出来,描述的语言就应该反映出是怎么不积极的,例如有的学生在练习中总是等教师走近他的时候才开始练习,其余练习时间不是给临近的学生聊天,就是自己傻傻地站着看别人练习。还要继续分析,为什么会有学生出现这种偷懒现象,找到根源以后,不积极的现象才能得以解决。这种将学生在课堂上的不积极的具体表现表达出来的方式,不仅显得具体、真实,而且还比较生动。无论自己以后翻阅反思再现课堂,还是为他人参阅提供材料,注重细节的表述是课后反思需要把握的重点所在。

四、结语

撰写课后反思并非难事,要想写好、写精、写得更有实效,就需要重新认识反思,并把握反思撰写的关键环节。而课后反思这一概念,是广大的一线教师非常熟悉且又是日常工作所需。大家在撰写的时候不仅要先定好位、选好项,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实效性,需要有纵横的比较和细节的表达。长此以往,不仅能写出兴趣,养成习惯,还能不断提高水平,甚至有效促进教科研能力的提高。

作者简介:

于素梅,教育学博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学生体质健康。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技能》等90余篇;出版专业论著《体育学法论》等28部;主持课题《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研究》、《基础教育体育教育质量内涵及有效促进策略研究》、《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分层认定研究》等15项。

编后语:“教学研究”栏目特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素梅博士撰写的备课系列文章共18篇,到本期全部刊登完毕。这一组文章以体育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存在的困惑进行入手,针对一线教师在实际备课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如,对“备课”概念不清、教学设计与教学计划分辨不清、对体育课的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表述不规范等问题。系列文章结合丰富的教学实例,为提升教师备课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是由于栏目的篇幅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作者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地论述。读者如在阅读本系列文章后,存在困惑或者疑问,可来信告知栏目组(本刊电子邮箱:zgxxty@vip.sina.com),栏目组可再请于素梅博士做进一步解答,并欢迎广大读者对栏目组的编辑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实效性体育课内容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实效性探究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体育课上的“意外”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体育课
主要内容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