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企业情境构建“微工作室”项目教学模式

2016-06-21 15:18黄晓敏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工作室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摘 要】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出发,根据中职学校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构建“微工作室”项目教学模式。一方面深度融合中职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另一方面有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综合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学模式 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B-0105-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职业教育应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依托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建设,贵港市职业教育中心重点建设专业之一的计算机应用专业,对贵港市及周边地区的企业、行业进行了长期的调研,发现专业校企合作紧密度不高,企业参与专业建设的论证、设计实施和评价的程度较低,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不够深入,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往往与行企业所需要的脱节,难以完全满足社会对人才规格、综合素质等培养期待。为了有效解决计算机应用专业校企合作中的难题,依托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现有设备、设施、场地、人员等条件,我们对专业项目课程实行了“微工作室”项目教学模式改革,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微工作室”项目教学模式的涵义

作为一种开放的教学形式,“微工作室”项目教学模式的显著特点就是仿真企业情境。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室或实训室融入了企业的某种特征和设计公司的基本特征,在硬件设施和环境上符合生产的需求。通过引入企业的真实项目案例,学生组建微工作室,了解项目实施的具体流程、注意事项和岗位职责等,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项目为基础,以工作为依托,以自学、小组讨论、探究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做好准备面对现实工作环境。这种教学模式能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相结合,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明显的作用。

二、“微工作室”项目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

1.依托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项目课程,通过“微工作室”项目教学模式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依托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微工作室”项目教学模式改革,打造教师专业技能提升平台,提高教师实施技能教学、开展多媒体制作技术应用的能力水平。

3.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仿真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开展项目式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三、“微工作室”项目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

“微工作室”项目教学模式改革是根据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核心课程,整合以项目为导向的平面广告设计、影视后期制作、flash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3ds max、网页设计与制作、中小型网络建设以及网络布线等课程。

“微工作室”项目教学模式的实施大多采用企业的实际项目进行模拟运作,以flash二维动画制作课程为例,开展教学的具体方式为:

1.由4-5名学生组建动漫制作工作室,要求学生认真填写工作室情况表,包括工作室名称、工作室简介、工作室成员、各成员的具体岗位职责以及工作室的口号等。

2.由教师讲授动画项目制作过程中需具备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为项目的实施打下理论基础。

3.工作室设定一名组长,主要负责分配任务,并把任务分工和进度安排计划交给教师。通过合理的分工,小组共同协作按进度完成任务,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4.根据项目开发的流程,各工作室首先进行客户需求分析或市场调查,确定动画短片的主题、形式,以及表现手法等。小组讨论结束后,各工作室成员搜集该动画短片制作所需的相关素材,对素材进行分类和处理,并指定一名同学撰写项目实施计划。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记录平时成绩。

5.教师应对每个小组的项目实施计划提出专业的意见,并要求学生进行修改。依据修改好的实施计划,各工作室成员开始分头执行各自的任务。在动画制作过程中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出现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查阅资料、请教教师等途径解决问题,最终完成项目任务。教师应对各小组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控,定时检查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时对学生的偏差和失误予以指导纠正,解答学生难题。

6.动画短片制作完成后,每个工作室的讲解员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动画短片、并简单讲述动画创意与设计技巧。各小组进行自评、小组间进行互评。

7. 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充分评判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学生的平时表现、实验情况、作业等都要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

四、主要成效与主要成果

1.“微工作室”项目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通过两年“微工作室”项目教学模式的改革,大胆尝试与实践,解决了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问题。通过校企融合,构建了凸显专业特色的“实训室+工作室+顶岗实习”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中,仿真企业情境,上课就是上岗,作业就是项目的综合制作,项目的完成情况就是作业的成绩。通过流程式的项目制作模式,考核标准只有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没有中间选择。学生在实战中历练了技能、锻炼了思维、提高了认知和沟通能力,增强了自信。通过组建“微工作室”,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为今后的就业以及人生发展打好基础。

2.“微工作室”项目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了深化计算机应用专业内涵建设,学校以建设计算机名师工作室为载体,以本校专业教师为基础,以外聘企业兼职教师为助推,精心设立了计算机平面广告设计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两个教师工作室。学校明确专业教师每人主攻一个专业技能方向,通过教师工作室,教师专业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个人价值追求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

3.实训环境引入“7S”管理模式,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所谓的“7S”理念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节约(Save)。“7S”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的基础管理手段之一,体现了国际先进企业现场管理的内涵,使工作环境有序、员工自主管理,营造出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通过“微工作室”教学模式改革,模拟企业的“7S”管理,在实训室中推行“7S”管理的模式,要求学生在训练中规范操作,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4.拓展专业功能,发挥示范辐射作用。计算机应用专业在开展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模式改革、着力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的同时,也充分发挥自身的设备优势和技术优势,面向社会,积极对接行业、企业、学校、事业单位和社会需求人群,开展满足社会需求的培训服务,不断拓展培训功能,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5.专业基础能力得到长足发展。计算机应用专业通过构建“微工作室”项目教学模式,专业基础能力得到长足发展。通过参与实践教学,教师和学生的“实战”机会大大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提高了,学生也可以在“实战”中检验自己的专业水平。在示范校建设期间,通过名师工作室、教师工作室,一大批教师迅速成长为教育教学骨干,一批教师和学生在国家和省、市技能比赛中摘金夺银。

五、体会与思考

1.“微工作室”项目教学模式意味着教师要从原先担任一到两门课程的教学转向全面负责或协助指导项目设计和企业实践。因此,学校应鼓励相关教师到企业一线进行兼职和挂职锻炼,让教师在企业实际工作中掌握本专业方向较新的技能和方法,并从企业聘请骨干技术人员作为本专业的外聘兼职教师达到“微工作室”项目教学模式对教师各方面能力的要求。

2.在计算机应用专业中应用“微工作室”的项目教学模式,需要有充足的真实项目作为教学的基本保障,只有通过真实项目的设计和分析,才能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工作情境,真正地实现“零距离”就业。这就需要进一步扩大专业影响,加强专业与企业的合作与联系。

【参考文献】

[1]包之明.基于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思考[J].广西教育,2015(2)

【作者简介】黄晓敏,男,贵港市职业教育中心助理讲师。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工作室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依托工作室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地方本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以工作室为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式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