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演示对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

2016-06-21 08:12黎剑云罗艺徽
护理研究 2016年16期
关键词:微视频就业指导注意力

吴 彬,黎剑云,罗艺徽

微视频演示对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

吴彬,黎剑云,罗艺徽

摘要:[目的]探讨微视频演示对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12级护理本科班级、2011级护理本科(英语方向)班级的149名学生分为两组,观察组75人,对照组74人。观察组教学方法主要使用微视频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对照组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法与讲授法。[结果]两组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完整性、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科学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操作性、职业生涯规划设计逻辑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应聘成绩、课程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课堂兴趣、学习方式的兴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课堂40 min内注意力集中程度结果显示,课堂开始时两组学生的注意力程度趋于相同,均为4.90分;40 min后观察组学生注意力集中程度为4.02分,对照组为2.34分,整体趋势显示观察组学生的注意集中程度变化平稳,对照组学生注意力集中程度有下降的趋势。[结论]以微视频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促进教学成效。

关键词:微视频;演示法;就业指导;课程影响力;注意力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与教学效率的高低,好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效[1]。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教学视频[2]。微课作为现代化教育产业的新型课堂,对初等、中等、高等教育都产生很大影响[3-4]。高等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类课程,在课堂上以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多见[5],学生对内容的领悟程度有赖于讲课教师的经验。演示法是指教师陈示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有重要作用[6]。课程的信息化、网络化需求已日渐突出[7-8]。研究者取“微课”的精髓,将微视频融入课堂,以微视频演示为主要的教学方法,结合课堂讨论的形式,开展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12级护理本科(4年制)学生75人,2011级护理本科(英语方向)(5年制)学生74人,共149人,其中男9人,女140人;年龄21.08岁±1.28岁;将2012级护理本科班级学生分为观察组,2011级护理本科(英语方向)班级学生分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上学年期末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基本情况比较

1.2研究方法两组学生的教学大纲通过学校教务处的审核。两组学生均由相同的教师作为任课教师,任课老师职称为副教授。教材使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授课。第一阶段在两组学生入学后第一学期完成,教学内容主要为职业生涯规划,共8学时;第二阶段在两组学生实习前一学期(观察组于第6学期,对照组于第8学期)完成,教学内容主要为求职能力训练,共8学时。每学时40 min,两阶段共16学时。按照教学大纲完成教学内容。第一阶段教师使用相同的教学方法,第二阶段观察组教师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后,两组学生均在课程教学完毕后开展模拟应聘活动,进行面试技能展示。①对照组:第二阶段的教学方法主要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法与讲授法。教学方法:采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即多媒体课件,结合案例进行课程内容讲授。前两次课为3个学时,最后一次课为2个学时。②观察组:第二阶段的课堂教学方法主要使用微视频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方法:将课程的重点内容通过微视频进行演示。前两次课为3个学时,最后一次课为2个学时。包括视频观看(10 min)、学生讨论或者学生设计、学生汇报以及教师评价与反馈过程。每次课进行1个或2个视频的学习。微视频设计及制作:以任课教师提供的微视频作为课程重点内容,微视频资源的设计则根据李强等[9]的梅瑞尔成分显示理论,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分割。以教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为蓝本,共设置4个微视频(以教学内容的章节为依据),16个知识点。包括导学、知识点链接、媒体素材。通过网络平台,课后将视频推广至网站。

1.3观察指标

1.3.1模拟应聘成绩对照组与观察组均进行模拟应聘。两组学生均提前准备,模拟应聘表现从4个方面进行评价,总分100分,包括简历制作(25%)、专业知识(25%)、应变能力(25%)、沟通能力(25%)。由3名教师给予评定,每名学生的得分取3名教师评定分数的平均分。

1.3.2课堂影响力评价自制问卷,调查学生对本课程使用的教学方法的评价。从3个方面进行评价,总分100分,问卷条目包括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兴趣(50%),对课堂的兴趣(25%),对课堂的满意度(25%)。量表使用前,请5名护理及教育学专家进行效度检验,30名学生进行预试验,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7。

1.3.3职业生涯规划在课程教学完成1周后,每名学生完成1份毕业后3年的职业生涯规划,从对职业生涯规划的4个方面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分别为职业规划设计完整性(25%),从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目标、实施路径、评估调整方面评估;职业规划设计科学性(25%),根据符合自身与外部环境实际、不主观臆断方面评估;职业规划设计操作性(25%),根据思维缜密、目标明确、分析有度、可操作性强方面评估;职业规划设计逻辑性(25%),根据逻辑清晰、组织合理、把握关键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由1名非任课老师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无记名评分。

1.3.4课堂注意力评价自制课堂注意力评价量表,调查学生在课堂上不同时间段注意力集中程度的分布。注意力集中程度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按照“难以集中为1分、有点分散为2分、一般为3分、集中为4分、非常集中为5分”的标准,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量表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9。

1.4统计学方法试验数据结果采用 SPSS 17.0(IBMSPSS Statistic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t检验比较两组学生模拟应聘成绩、课堂影响力评分、职业生涯规划评分;运用χ2检验比较两组学生的性别差异。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学生模拟应聘成绩及课堂影响力得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模拟应聘成绩及课堂影响力得分比较±s) 分

2.2职业生涯规划得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得分比较±s) 分

2.3两组学生课堂注意力变化观察组与对照组学生课堂40 min内注意力集中程度结果显示,课堂开始时两组学生的注意力程度趋于相同,均为4.90分;40 min后观察组学生注意力集中程度为4.02分,对照组为2.34分;整体趋势显示,观察组学生的注意集中程度变化平稳,对照组学生注意力集中程度有下降的趋势,见图1。

图1 两组学生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程度分布

3讨论

3.1以微视频形式对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业指导课程虽不能帮助学生解决所有将来就业遇到的问题,但有效的就业指导是开启学生投身工作岗位、实现自身价值的一个起点,也可以为学生定位自身的发展方向作重要铺垫,它将有益于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中奠定思想基础,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良好而稳定的职业竞争力素养,学生对工作的憧憬将有助于形成个人良好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电子时代的到来将教育推向新的变革,以现代科技为媒介的教育手段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同感,学生更愿意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微视频演示的教学方法能有效触动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探究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堂中运用小组讨论以及学生汇报的方式,也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方法。

3.2微视频可有效保证课堂内容完整性表2结果显示,两组学生模拟应聘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以及学习方式的兴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不同的教学方法产生的效果有关,学生能在短时间内通过微视频将重点内容吸收,并且能够对所学内容进行讨论,最后公开讨论自己的看法,多元的教学方法也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多媒体课件演示是需要根据教师个人经历或者表达方式来进行课程内容讲授,对知识的传授过程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但是微视频演示则不受教师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能客观完整地将知识传达给学生,同时,在学习微视频内容后,教师与学生采用讨论法进行知识内容的补充与解答,学生能很好地将知识内容吸收与拓展。

3.3微视频演示法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图1显示,观察组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的变化平稳,且能维持在较高水平,可能与微视频形式新颖、教师的教学方法多样,能引起学生兴趣有关。杨伟文等[10]指出,本科生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解决的手段包括采取各种授课手段、改革教学方法等多条途径。将重要内容浓缩于课堂的前10 min,将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在短时间内有效获取知识。观看视频以后,教师使用讨论法、讲授法,学生通过讨论的形式进行学习,多元的教学方法,能够继续吸引学生。

3.4注意力的提高有助于知识点的理解表3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操作性与逻辑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可能与学生对于职业概念的理解,对职业生涯的思考有更深刻的见解有关。Treisman[11]指出,在注意的状态下,人们才能对个别特征的信息进行精细加工并将其整合为一个完整的物体。对外界输入信息的精细加工及整合作用,都发生在注意状况下[12]。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能对就业概念理解更深刻,对发展性问题思考更多,因此,其所做的规划更具有可操作性与合理性。

4小结

以微视频为中心的课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分配学生的学习时间,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成效,教育方式更直观、生动形象,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对学生来说,课程知识与就业的技能技巧更易于掌握,能使学生更入脑、入心、入耳。本研究采用多方面的评价指标,能有效反映以微视频为中心的课堂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实效,客观评价了学生对课堂的意见。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微视频演示法对教师的灵活性以及学生的适应性具有一定要求,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双方把握以及教材等的配套设施跟进,本研究以微视频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虽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是,微视频质量的评审仍然缺乏一定的标准,是今后需要改善的地方。

参考文献:

[1]王曦,王星,邹树梁.大学多元化教学方法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1(4):234-235.

[2]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4):13-14.

[3]杨满福,桑新民.对MOOCS浪潮中微课的深度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3(23):1-5.

[4]廖国建,谢建平.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微课程项目及其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1):70-72.

[5]谌林.课堂教学叙事与话语体系创新[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2(2):120-124.

[6]李继平.护理管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8.

[7]赖松龄,何国新.开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网络阵地[J].高教探索,2011(6):109-112.

[8]王峰,卢玉仙,徐莉.以循证护理为依托的信息化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12B):4464-4465.

[9]李强,刘晓东.梅瑞尔“成分显示理论”对我国高校教学的价值与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5):56-58.

[10]杨伟文,蒋月婷,肖洪广,等.影响大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原因的调查和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2):44-45.

[11]Treisman AM.Feature and objectives in visual processing[J].Scientific American,1986,225:114-125.

[12]彭聃玲.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8.

(本文编辑孙玉梅)

Influence of micro video demonstration on teaching effect of 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

Wu Bin,Li Jianyun,Luo Yihui

(Nursing College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angxi 530000 China)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编号:2013JGA161。

作者简介吴彬,教授,研究生,单位:530000,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黎剑云、罗艺徽单位:530000,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16.029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6A-2011-04

(收稿日期:2015-07-15;修回日期:2016-05-03)

猜你喜欢
微视频就业指导注意力
让注意力“飞”回来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