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CT扫描鉴别诊断Graves病以及桥本甲状腺炎价值探讨

2016-06-21 15:12江玉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桥本滤泡弥漫性

江玉林

(成都市天府新区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 成都 610213)

甲状腺CT扫描鉴别诊断Graves病以及桥本甲状腺炎价值探讨

江玉林

(成都市天府新区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 成都 610213)

目的 探讨甲状腺CT扫描对于鉴别Graves病(GD)以及桥本甲状腺炎(HT)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就诊的GD患者110例(GD组)、HT患者67例(HT组)以及健康体检者40例(NC组),比较三组甲状腺CT值并分析甲状腺CT值与甲状腺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GD组及HT组的左、右甲状腺CT值均低于NC组,且HT组低于GD组(P< 0.05)。GD组CT值与FT4呈正相关,与TSH呈负相关;HT组CT值与FT3呈正相关(P< 0.05)。结论 甲状腺CT扫描有助于早期鉴别诊断GD及HT。

Graves病;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CT扫描

近年来,甲状腺功能检测以及甲状腺CT扫描对于鉴别诊断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病,GD)以及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患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甲状腺CT扫描不仅可以对甲状腺结构变化作出很好反映,同时对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也可以提供有利的依据[1]。本文探讨甲状腺CT扫描对于鉴别GD以及HT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10例GD患者(GD组)及67例HT患者(HT组),均符合2000年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所制定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相关诊治标准[2]。GD组男56例,女54例,年龄21~52岁[(39.38±8.95)岁];HT组男31例,女36例,年龄22~55岁[(38.28±7.39)岁],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40例(NC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3~56岁[(41.92±8.05)岁]。3组人群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采用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第一代64排双源CT,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80~200 mAs,层厚5 mm,螺距0.6,窗宽为200 Hu、窗位为40 Hu,以5 mm2圆形面积对甲状腺两侧的CT值进行检测,:CT平扫加强化,患者仰卧位,颈过伸,扫描范围上自C2椎体,下至颈根部T2水平,根据病灶大小,扫描范围可相应扩大。在颈部扫描轴位图像中,选取所有包含甲状腺组织高或稍高密度结构区,手工精确勾画圈定兴趣区ROI,计算机自动计算出ROI面积及 CT值,同时记录相应数据。抽取受试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应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SNK-q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甲状腺CT值比较 GD组及HT组的左、右甲状腺CT值均低于NC组,且HT组低于G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三组甲状腺CT值比较(Hu)

*与NC组比较,P< 0.05;#与GD组比较,P< 0.05

2.2 甲状腺CT值与甲状腺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如表2所示,GD组CT值与TSH及FT4呈正相关,HT组CT值与FT3呈正相关(P< 0.05)。

表2 Graves疾病患者甲状腺CT值及甲状腺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2.3 两种疾病的CT表现 110例GD患者有87例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23例患者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伴有结节形成(图1),个别结节内可见斑点状、结节状钙化。67例HT患者均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边界清楚,密度均匀,无囊变、钙化和结节(图2)。

图1 GD患者CT图 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致右侧咽喉腔狭窄,CT值(71.27)

图2 HT患者CT图 颈部CT扫描显示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

3 讨论

CT值属于一种量化的密度指标,与人体的组织密度呈直线相关关系,对于判断人体组织成分有着重要的意义[3,4]。GD甲状腺CT值改变是由于甲状腺肿碘含量的变化而引起的相应密度的变化,甲状腺滤泡因其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故表现为高密度,本研究中GD患者测定的左右侧CT值分别为(71.25±16.47)Hu及(71.52±16.04)Hu,与既往研究相符[5,6],且其CT值较正常人群明显下降,可能是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内的血管出现增生而导致血运丰富,而滤泡细胞过度增生而形成乳头状折叠,插入滤泡腔之中,其周围出现大量囊泡,且可见较多核糖体,线粒体数量也相应增多,滤泡内胶质成分则明显降低。此外因甲状腺内血流速度使得碘含量下降,所以当出现GD合并甲亢时,患者的T3以及T4分泌量上升,但是甲状腺滤泡的含碘量则相对下降。而本研究结果发现GD患者的FT4水平与其CT值负相关。

本研究中HT组左右侧CT值分别为(53.90±4.89)Hu和(52.39±6.69)Hu,与既往研究相符[7],且其CT值较正常甲状腺下降,可能是由于HT患者中有大量的淋巴细胞、炎症细胞的浸润导致滤泡细胞大量受损而消失,此外增生的间质纤维形成了纤维间隔,出现明显玻璃样变性,其含碘量也明显下降[8]。本研究结果显示,HT患者的甲状腺CT值与FT3呈正相关,与T3、T4、FT4和TSH无明显相关,但是对其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的研究。

HT以及GD的发生均与自身免疫有关,HT患者甲状腺主要以损伤为主,其广泛淋巴细胞浸润、滤泡破坏以及纤维化使其CT值明显下降,而GD患者的甲状腺细胞功能较为活跃,与HT患者相比,其淋巴细胞浸润以及滤泡破坏的程度均较轻,所以CT值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甲状腺CT值及甲状腺疾病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而GD及HT疾病患者的甲状腺CT值均明显低于正常人群,且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相关,所以检测CT值有助于早期鉴别诊断两种疾病。

[1] 严峰.探讨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1):151-152.

[2] 苏青.美国甲状腺协会/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甲亢诊疗指南介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29(2):1-5.

[3] 高雪梅,周鹏,孟义兴,等.64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价值[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1):68-70.

[4] 陈义磊,张闽光,王俊,等.正常成人甲状腺CT检查结果及其与人体生理参数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9):1414-1418.

[5] Kim DW,Jung sl,Kim J,et al.Comparison between Ultrason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Detecting the Pyramidal Lobe of the Thyroid Gland: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J].Korean J Radiol,2015,16(2):402-409.

[6] 单东风,宋玲,张新弟,等.甲状腺CT值替代甲状腺摄131I率在131I治疗GD中的剂量计算[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3):100-102.

[7] 吕琦,王培军,刘伟,等.结节性甲状腺肿及其合并症的CT表现[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12):2019-2022.

[8] 刘斌,田蓉,欧晓红,等.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碘代动力学及内照射吸收剂量的评估[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6,36(1):63-66.

R814.42;R581.1

A

1672-6170(2016)04-0082-03

2016-01-12;

2016-03-24)

猜你喜欢
桥本滤泡弥漫性
超声诊断甲状腺滤泡型肿瘤的研究进展
桥本甲状腺炎与病毒感染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支气管镜技术在弥漫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高频甲状腺超声对滤泡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CT与MRI技术用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价值对比评价
依达拉奉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疗效观察
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亚型声像图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滤泡树突状细胞表达模式变化在淋巴瘤病理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Bc1-2与Bcl-6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