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葱与日本电器

2016-06-22 17:11李培林
党员文摘 2016年6期
关键词:卫生陶瓷电器差距

李培林

记得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日本访问回来的亲戚送给我一部很小巧的日本“索尼”录音机,那是我平生第一次接触日本电器。我家里使用的第一台电视、冰箱、录像机、数码相机等,几乎都是日本的产品。日本电器的性能、精巧和使用方便,是其他很多国家的电器都无法比拟的。

我很想知道在日本人的脑海里,印象最深的中国产品是什么。当我就此问题询问熟悉的日本朋友时,他的回答使我愕然:“中国大葱。”我问为什么,他说中国的大葱不太辣并带甜味,做菜香,白色的葱颈很长,而且很便宜。我听后默然,心想中国的大葱和日本的电器,大概就是中日之间在经济技术上的实际差距,这比我预想的要大得多。

但我不理解的是,为什么中国味道很好的大葱在日本市场上卖得比日本大葱要便宜很多。中国大葱在日本批发价是每公斤103日元,比日本国产大葱的200日元便宜得多。不仅中国大葱价格是日本国产的半价,中国鲜香菇价格更是日本国产的三分之一。

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偏低的现象一直存在,有的说是因为中国人自己的恶性竞争。在贸易会上,同样的中国产品,为了出口创汇,这家卖一元,那家就降到九角。像大葱这样的中国产品,价格便宜自然与中国劳动力和生产成本低廉有关,但消费者的市场选择,考虑的都是产品性价比,不会去考虑和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中国的大葱质良价廉,日本的高价大葱还能卖得出去,肯定有其他的心理因素在影响价格,这就是产品信誉,或者说对“日本制造”的国民信任。

日本由于国土狭小,除了米能自给自足外,几乎所有蔬菜水果以及肉类都要大量从中国、菲律宾、美国等国进口,其中中国货种类最多,价格也最便宜。日本的国产牛肉价格比进口牛肉高好几倍。超市里的日本产食品,都印有“国产”的字样。而在中国,情况正相反,一般都是进口货贵,国产的便宜。“进口货”在中国几乎就是高档商品的代名词,市场上存在的大量“水货”,都是国产商品假冒外国名牌。

不过不服也不行。日本的产品不仅质量好,经久耐用,工艺精制,而且制造商肯动脑子,在产品的每一个细节上都充分地为消费者考虑。“日本制造”就是一个品牌、一种商标,一种具有高额收益的无形资产。中国人总以为自己只是在电脑芯片之类的尖端技术上不行,实际上是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就有差距,人家追求的就是一点一滴上的绝活。中国装修市场上的高档卫生陶瓷需求量大,但高档宾馆和家庭装修用的卫生陶瓷却都是美国和日本公司的产品。这卫生陶瓷还能比卫星上天的技术高?何况中国还是号称有几千年制作历史的陶瓷大国,可中国制造的卫生陶瓷,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出现跑、冒、滴、漏,你让消费者怎么办?

中国的制造商可能至今也没有真正理解,制造品牌蕴含的巨大差距,并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如果不真正理解中国大葱与日本电器差距的意义,“中国制造”就很难超越自己。

中、日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还是要扎扎实实地做些事情,不要外国人一说什么“中国世纪的到来”,自己就飘飘然起来,也跟着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超越”大话。

(摘自《生活和文本中的社会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猜你喜欢
卫生陶瓷电器差距
家中电器要“焕”新 这波惠民操作别错过
奥田电器
电器创新设计两则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浅议从绿色角度看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的发展趋势
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第三届全国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ΠTC249)首次年会暨国家标准审议会纪要
控制电器的机器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