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艺术化教学法研究

2016-06-22 00:01潘太东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5期
关键词:艺术性新媒体语文教学

潘太东

【摘要】语文教学艺术是指在教学课堂上能运用艺术化的手法去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审美认知,促使他们对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学的艺术化不只是仅仅针对语文,而是一种更加全面的、调动多方面的艺术性的教学。本文主要针对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艺术性展开论述,围绕当前语文教学出现的问题、教学方法的艺术性和创新性、利用新媒体增强语文教学的艺术性,从而培养教师课堂教学的艺术能力,使教学效果和目标得以很好地实现。

【关键词】语文教学 艺术性 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50-02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语文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答题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其素质教育。高中语文教学往往呈现出“条理化”、“科学化”的倾向。这种教学的倾向使语文教学显得呆板,缺乏灵活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学情绪。语文教学如何教已经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本文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是一种艺术的教学、创新的教学、灵活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让其对问题有更深的思考和研究,这是每一个教师的任务,也是语文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谓教学的艺术性,应该是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更好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其更好地进入语文学习中。语文教学的艺术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教学方法的艺术性

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一定要能吸引学生,讲课要有艺术性。这些艺术性的言语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去品读文本,从而获得人生的感悟。在组织教学语言时,教师要将深刻的道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出来,让学生能够听得懂。可以适当用一些美的语言,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运用新媒体增强学生的艺术感知力

多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尤其是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以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为主,现在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将教学的内容以图画、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更富有艺术之美和艺术之魂。众所周知,审美感知是人对于能够引起愉悦的事物完整形象的反映,感受美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多媒体在教学中能够起到这种激发美与唤醒美的作用,可以说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媒介。如在讲解王维的诗歌《山居秋暝》时,可以用图画的形式来展现随着作者前行所看到的一幅幅优美的图画,从而唤起学生对美的认知。

三、课堂气氛起承转合的艺术性

课堂是教师讲课的主要场所,是传授知识的重要平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语文教学具有“起承转合”的过程性。

“起”就是指在教学正式进入之前的导语部分要设置悬念,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起他们对课文的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一个别具匠心的导语设计,不但可以更快地将学生引入课堂,而且能使学生始终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始终关注文章中事件的发展。这样就能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承”就是承接,也就是对导语部分内容的一个讲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传统的讲授与现代多媒体的展示相结合,给学生以美的冲击,时刻抓住学生的心,使他们能保持着很大的兴趣。让学生的情感随文章主旨的深入不断深化,最终以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反映在课堂上。

“转”就是转折,就是换个角度来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这与电视中的切换镜头一样,能让学生的思路为之一换,也能使他们之前关注的问题,比如在导语部分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转”实质上有探究性学习的倾向。我们所说的探究性学习,不是简单地将教材上的内容讲给学生,而是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去编造自己的故事。在“转”的过程中,也不宜转折太大,让学生接受不了,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要从整体上去把握教学的进度,设计适当的转折,让学生觉得很有意思,愿意继续去探索。

“合”则是对教学课堂内容的总结,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不能无限地拖延,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合”则是对课堂知识的一个综合,是对内容的一个整合,这样做既照顾了当初的起,也为新的课文的讲授做了铺垫和引导。“合”更能体现一个教师对课堂艺术的把握,实质上起到的是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

语文教学的艺术性,是与语文课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紧密关联的,与教师的自身素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审美感知,让他们对语文有更好的了解。

参考文献:

[1]周月芳.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言语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7(09)

[2]陈家祥.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艺术性探析[J].吉林教育.2010(07)

[3]杨鹤亮.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艺术性[J].学周刊.2014(7)

猜你喜欢
艺术性新媒体语文教学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