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016-06-22 01:11张忆
黑河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数学课堂效率

张忆

[摘要]数学教学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重视精心备课,注重导入方法,科学设计练习题,优化教学模式,借助现代化手段辅助教学,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数学课堂;效率;能力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既是教师实施教育的主战场,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数学课堂教学要向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迈进,就要抓好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精心备课,准备充分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教学也如此,必须下足课前功夫,精心备好教材和学生,知道学生需要什么,才能上好数学课。

1.备好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师生教与学的中介,是教师进行数学活动

的依据。因此,教师要备好、用好教材,活用教材。首先,要吃透教材,驾驭好教材,对教材有整体的了解,理清各章节在教材中占据的位置,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其次,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整合,以“学以致用,高效快捷”为原则,对哪些地方应补充什么内容,例题讲解的前后顺序以及练习题的安排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2.备好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一切教学都是为了学生服务,因此必须备好学生。由于笔者所任教的学校是农村中学,班级人数较少,为了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每位学生建立了个人档案。档案记录他们的平时成绩、月考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通过成绩分析大多数学生学会了什么,好学生要提高什么,学困生又“困”在了哪里,并做好总结。定期和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喜欢的听课方式等,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备课时,笔者翻看和学生的谈话记录及学生的改错本,想想在这节课中,学生要掌握什么,从学生的角度切入教学。

3.预设教学流程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流程,体现课程理念,突出教学重难点,达到教学目标。如在上复习课“二次函数”这一章时,由于大多数学生对“二次函数”整章的知识点掌握不到位,知识结构混乱,对常考题型把握不住,因此,这节复习课做了如下设计:在上课前,让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将教材重新阅读一遍,从知识点到例题,并制作知识结构图,收集典型题。上课时,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从定义、解析式、图像、性质等几方面知识进行讨论交流,对于有质疑的问题大家共同探讨完成,没有想到的部分由教师补充。一节课下来,学生通过自主梳理、讨论交流加深了对二次函数的认识和理解。课后,学生做教师设计好的练习题进行巩固。

二、注重导入方法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最初几分钟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学生的注意力能不能被立即抓住或吸引,进而在课堂上跟着教师一步一步深入学习。因此,教师在导入设计上要多动脑筋。在数学教学中,导入设计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的方法有:

1.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是常见的一种导入方式。课堂上学生所学知识都是前后贯通的,教师可以利用知识间的联系导入新课,复习一些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或笔头练习,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增强学习新知识的信心。

2.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多用于章节的开头。教师可以开门见山点出课题,直接给出学生的学习目标,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如在“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第一课时,可以这样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整式的加减法计算,那么整式的乘除法怎样计算呢?这节课就来学习第一课时“同底数幂的乘法”(板书课题)。导入直截了当,促使学生迅速集中到新知识的探索中。

3.生活事例导入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也就是说数学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数学教师,应抓住生活这把钥匙,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感兴趣的事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一课中,可设计买文具的例子:小刚买4支笔和3个本需要27元钱,若买4支笔和2个本需要22元钱,问笔和本每个各多少钱?从而引入课题。

4.类比联想导入法

类比联想就是当两个对象都有某些相同或类似属性时,从两个相似的属性比较中产生联想,通过联想导入新课。如在讲“分式的加减法”这节时,可通过解分数的加减法进行类比,先让学生解答几道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然后把分数改成分式应该怎样计算,揭示课题,自然引入课题。

三、重视练习题的设计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消化和理解,也可帮助教师检验教学效果。许多练习题在教材中都有原型,设计时要优先考虑教材中的练习题,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变型,使其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达到让学生懂一题、通一类、会一片的效果。

同时,练习题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针对性。练习题的设计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其和所讲例题结合,便于学生解答,逐步强化,或根据做题时学生常犯的错误设计一些习题,通过练习,不再重蹈覆辙。二是层次性。随着数学知识的增多,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较明显,两极分化严重。教师要因材施教,不能让所有学生做相同的题,使好学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应按由易到难,由基本到变式的顺序设计习题,既要适当也要适宜,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锻炼。三是开放性。在中考中常会有一些开放的问题,为了打好基础,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的练习题,使学生的思维开阔。

四、改变数学教学模式

新课改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和点拨。这必然会引起教学模式的改变。endprint

在学生学习数学时,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因为它可以营造更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变师生的双向交流为多向交流,使学生感到自由、轻松。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极大的尊重,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新知,同时,由于他们大胆提出疑问,有价值的问题也会由此产生,并能在交流中自己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例如:在讲“等腰三角形”一节课时,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设计三个活动。活动一:请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法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活动二:请学生仔细观察手中的等腰三角形,能得出哪些相等关系?并归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活动三:(1)求证: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2)求证: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第一个活动是在课前小组合作完成,课上直接以小组的形式汇报,学生讲出好几种方法。第二个活动和第三个活动是课上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写出证明过程。学生通过手中的等腰三角形,沿着折痕对折时,发现折痕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在讨论和交流中归纳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

五、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

要想使数学课堂获得好的效果,首先必须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有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过程才会顺畅。如今,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成为教学的常态。这种教学手段可以突破传统教学的限制,使学生手、眼、耳并用,进入丰富多彩的复习情境中,让原本抽象的数学在一定程度上具体而鲜活起来,有效节约教师板书的时间。如在讲“图形中的动点问题”时,仅凭学生的想象,在变化的图形中找到不变的基本图形很困难,而借助“几何画板”等教学软件,通过多媒体动态的演示,展示图形的运动变化过程,则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发现动点问题的规律,找到解决动点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枯燥,不再畏惧数学。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到知识,不仅要考虑到自身“教”的改变,还要兼顾到学生“学”的适应。课程改革的道路还很漫长,为此,教师要不断积累,不断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陈虹.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教育学刊,2013(2).

[3]张海青.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

(责任编辑 付淑霞)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程理念数学课堂效率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