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阈下青少年信息传递行为研究

2016-06-22 13:26谢国庆
戏剧之家 2016年11期
关键词:信息传递微博新媒体

谢国庆

【摘 要】在蔚为壮观的媒体景观下,青少年是其主要参与者。作为两个动态变化的关系主体,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能与青少年双向互动的传习场、释放情绪的狂欢地。同时,新媒体的信息海洋里也多元混杂,在新媒体中的流连忘返,使青少年产生了身份认同危机,面临繁芜信息的冲击,在青少年参与新媒体的过程中因势利导、防微杜渐是其题中之义。

【关键词】新媒体,微博,青少年,信息传递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248-02

根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图1),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其中10—29岁的青少年网民的比例高达51.3%,成为网民的主力群体。

图1中国网民年龄结构

同时,2015年2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则显示(图2),即时通信、微博、论坛/BBS等交流沟通类应用在青少年网民中拥有较高的使用率,使用率分别为93%、44.4%和21.1%,均高于网民总体水平。

图2不同群体青少年网民网络社交类应用使用率

显然,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青少年极为重要的上网行为发生平台,这与新浪微博数据中心发布的大数据互为映照(图3)。

图3微博用户年龄结构

在大数据的投射之下,我们必须正视一个问题:在新媒体视阈下,青少年广泛踊跃地投入如火如荼的新媒体的怀抱,但在蔚为壮观的媒介景观面前,有人会得心应手,有人也难免会无所适从,迷失于其中。对于处于行为养成重要阶段的青年而言,新媒体究竟扮演着何种角色、青年又该何去何从,必然成为舆论场上的热点。在青少年的上网行为中,即时通信的一骑绝尘与其特殊的商业背景与市场优势有关,在此不予探讨,而作为重要的舆论信息策源地的微博则更具其代表性,本文试图以微博为切入点,一探究竟。

一、自主互动的传习场

新媒体的突出特点就是受众参与的主动性及媒介交往的互动性,而微博使得这一作用更加强大,它降低了发布者的身份限定与终端门槛,提供了更加便捷化的转、发、评等操作服务,为用户带来更加快捷舒适的体验。在微博平台上,人人拥有“麦克风”,人人手握“扬声器”,用户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成为信息的接力传递者。在这里,信息传递没有终点,每个人都是信息传播的新起点。在这一纷繁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微博成为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第二课堂”,并呈现出其独特性。

一是订制化。青少年可以关注感兴趣的个体以获取信息,通过自主选择“关注”对象的方式来订制自己的信息源,在信息的海洋中完成个性化的筛选,实现按兴趣、领域、类型、关系亲疏等不同标准的信息分类,获得所关注的个体(个人)与组织信息。二是情绪化。微博成为青少年抒发情感、展示自我的平台。青少年凭借简短的文字表达个人观点或情绪,以满足其期待他人关注自己的心理需求。三是碎片化。微博改变了外部世界在青少年心中的认知比例,它“分割”了外部世界,使得外部时空碎片化,青少年可以随时随地地发布、阅读与转发,打破了传统的完整的时空概念。四是互动性。微博为用户提供的回复与私信等或公开、或私密的交流途径,信息不是单向流动,而是双向互动,且这种互动是具有绝对自主性的,青少年可以选择可视对象,甚至关闭评论功能。这些特点使青少年的信息传递行为更加主动有效、互动性强。

图4微博新闻类话题讨论用户属性

图5“九·三阅兵话题”微博用户分析

近年来的相关事件也印证了这一观点。根据2015年的新浪微博数据盘点,“天津塘沽大爆炸”“九·三胜利日大阅兵”“两会”等成为年度新闻类热点话题,仅17-33周岁的青年人的关注度就高达83.1%(图4)。在天津塘沽大爆炸事件当天即达到微博提及度的高峰,头七再次小幅攀升。在这次事件当中,青少年除了对事件处置与调查高度关注、讨论外,还发起了如征集志愿者、义务献血、致敬消防员、缅怀遇难者等一系列公益活动与话题讨论,积极传播正能量,人人争当“发言人”。而在“九·三阅兵”当天,如图5所示,青少年网民对抗战胜利及阅兵相关话题的讨论中表现极为积极,语言中饱含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与和平的向往。面对青少年在自媒体面前所表现出的巨大热忱,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解放军报时在其官微上亲自发出的微博既是与广大网民的一次互动,更是对青年人的一次“喊话”与感召,该微博短时间内就获得30万次转发与3万多条留言。微博成为青年感知社会的触角、观照社会的“探照灯”,在某种意义上,青年在微博中的行为加快了“公民社会”的构建。

二、众声喧哗的狂欢地

微博既是青少年传习的第二课堂,同时也是一个狂欢地。它为青少提供海量的娱乐信息,又成为青少年释放情绪、表达观点的宣泄口。这里众声喧哗,年轻一代在这片欢娱之地上如鱼得水,恣意狂欢,这与微博的媒介特点和青少年文化的表征息息相关。

一方面,青少年在微博中的行为凸显了其亚文化属性。在社会的话语体系当中,青年处于边缘与弱势地位,而微博则为青年建构起以自我为中心的虚拟的社会化图景。他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虽然微博中有以政务微博、媒体官微为代表的大量主流文化与官方话语的代言人,但青年亚文化已对其造成了巨大冲击,大有褫夺与“觊觎”核心权力之势。他们在微博中追星、偶像崇拜,追求情绪发泄与感官刺激。微博成为大量娱乐信息的传播阵地与桥头堡,诸如“跑男”“国民老公”“国民岳父”等话题甚嚣尘上,范冰冰的一句“我们”可以引来无数留言与模仿,“我们”体全网走红。

另一方面,青少年的行为又具有后现代文化的气质。拼贴、戏谑、自嘲、恶搞与无厘头层出不穷。“城会玩”“然并卵”“起来嗨”等成为2015年度微博热词,这些词语背后既有插科打诨式的搞笑,也有无视传统的恶俗。无论是“和颐酒店女生遇袭”的自我曝光,还是“青年魏则西之死”经由微博传播后的发酵,微博让青年人有了正视问题、直面黑暗的途径与勇气,可我们又不能否认人们是在被围观与被消费中获得正义,在此过程中青年始终在场。

三、多元混杂的迷失域

信息多元化、杂乱化是微博平台的一大特点。在微博中对同一问题可能会有不同声音,在事件传播之处的信息空白也常常导致剧情反转。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刚开始建立,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在形成,在很多方面缺乏自己的判断力,较易受到集体环境与外界氛围的影响。对于渴求与他人交往和获得认可的青少年来说,更容易嵌入微博所炮制的微语境中,他们的立场、态度、行为更容易为微博环境所牵制。他们发布的微博不仅多与自身情绪相关,还极易受到负面情绪的左右,急于对一些公共事件“泄愤”而缺少理性思辨。因此,微博使青少年的社会判断更加感性化,并将对社会的认知停留在浅层次。此外,大量的网络营销活动、幕后商业推手的推波助澜,加之青少年的猎奇心,这些因素无一不在加剧青少年的迷茫与困惑,无底线的网络负面信息又无时不在侵蚀青少年原本脆弱的价值立场与逻辑判断,甚至会将其引入歧途。“围观”虽然可以改变中国,但在道德失范、法制缺位的新媒体景观中,自居道德制高点的网络围观却可以衍变为网络暴力。如近期“顺丰快递员被打事件”中,打人者所驾驶车辆的原车主却被人肉曝光并受到暴力威胁。

在新媒体营造的拟态环境中,最突出的现象莫过于众多个人在虚拟空间的认同与集结,以此形成了诸多的网络社区与“朋友圈”。青少年在网络或“虚拟”的世界中体验了许多线下或“真实”世界不具备的新奇和刺激以后,反而对新媒体塑造的拟像世界更感兴趣,对外部世界则兴味索然,社交网络里的达人却成为社交恐惧症患者,现实世界中的弱者却成了网络世界里的强人。微博的青少年同样如此,在微博所营造的媒介环境中,年轻一代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圈,世界即我,我即世界。他们对外部世界的选择性认知在新媒体的作用下被放大,个体的主体身份边界变得模糊,这些必然导致身份认同的焦虑与社会归属感的弱化。

四、结语

新媒体与青少年是两个持续变迁的关系主体。我们应了解青少年文化的特点,也要尊重新媒体传播的规律。青少年对于新媒体的天然亲近感、对于娱乐化土壤的过度依赖、对于权威主义的天生叛逆、对于身份认同的心理渴求,都使得他们在新媒体景观前更容易流连忘返。但大风往往起于青萍之末,我们应警惕青少年在对网络亚文化的沉溺中拼贴自己,在对网络文本的展示中塑造自己,在对繁芜信息的传播中投射自己。青少年借由媒介景观进行自我认同建构,但是不可让其迷失在其纷繁复杂的能指表征中。当然,这需要我们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培养,补齐法制短板,强化内容监管,营造开放、包容、有序的媒体环境。望眼前路,知行并兼。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cnnic.cn/gywm/xwzx/rdxw/2015/2016

01/t20160122_53283.htm,2016-01-22.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中国社交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EB/OL].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sqbg/201604/t20160408_53518.htm,2016-04-08.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EB/OL].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qsnbg/201506/t20150603_52248.htm,2015-06-03.

[4]微博报告发布平台.2015年微博热门话题盘点[EB/OL].http://data.weibo.com/report/reportDetail?id=315,2016-02-29.

猜你喜欢
信息传递微博新媒体
何以解忧?基于社交媒体大数据的睡眠健康公众叙事研究
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记者在新闻采访中沟通技巧的运用
机械电子工程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探究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