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牢生命的根基

2016-06-24 12:56崔利玲
早期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幼稚园陈鹤琴鼓楼

崔利玲



守牢生命的根基

崔利玲

“活教育”是陈鹤琴幼儿园课程思想的精髓,更是鼓楼幼儿园单元课程重要的支撑理论。作为鼓楼幼儿园第八任园长,“活教育”思想给予我非常宝贵的启迪。

一、融合历史与时代

2007年我随南京市骨干教师学习班到美国学习,在与社区学监的座谈中,我了解到美国学校可以由所属社区的学监们自行决定课程的方向,社区学监的决定又源于社区住户族裔的文化背景、传统习俗。我认为,这就是对社区居民的尊重,是对居民传承的民族文化的尊重。“活教育”目标论的“做中国人”,就是要求教育者将文化传承的重任承载下来。教育无论发展到任何年代,本土的、传统的、文化的元素不能丢。“活教育”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弃其糟粕、汲其精华的改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这既是宝贵的历史遗产,也是一粒麦种,通过不断的改良,结出更加绚丽的硕果。依据此理,鼓楼幼儿园无论换多少任园长,其办园宗旨、教育理念不能变,不能丢,我们只能在此基础上将历史与时代融合,让“活教育”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二、适于中国土壤

陈鹤琴提出的中国化,就是不要照搬照抄他人的理论、课程、做法,避免水土不服昙花一现。优秀的幼儿园在外来文化或全新理论到来时,要冷静思考、选择吸纳。要通过外来课程与园本课程的二次融合与改良,让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当我们没有做好准备,或条件尚不具备,或理想高于现实的时候,我们应着重吸纳理念,以理念转变行为,而不是盲目先行动。陈鹤琴在单元教学的课程实验中,曾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成果,都是与当时的文化背景相一致的。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有涅槃重生的美景。

三、承载“麦田”责任

陈鹤琴将办幼稚教育比喻成大田种麦,鼓楼幼稚园就是要为中国这个大麦田提供麦种,让中国化、科学化、大众化的幼儿教育道路惠及更多的孩子。他在这块“麦田”中,孕育了中国化的教育理论,收获的麦种在80年前已作为《全国幼稚园课程标准》撒向全国各地,推动了中国幼儿教育事业的进程。鼓楼幼儿园创办已近百年,历经百年沧桑,并没有垂垂而至老境。是什么让鼓幼葆有锐气、朝气不断向前呢?我想,就是陈鹤琴所说的“大麦田”的使命。只有每天都站在新的起跑点上,每天都有向上向前的活力,鼓幼才能承载“麦田”的责任,才能有新的发展,新的进步。

四、冲破园所围墙

陈鹤琴反对把儿童的思想禁锢在书本中,把儿童的活动限制在课堂里的做法,他将那些把孩子关在教室里,不让他们与外界发生直接接触的幼稚园比喻为“幼稚监狱”。主张“新鲜的空气、明亮的日光,都是小孩子强身的要素,到了这种野外的地方,做教师的就可以随地施教,看见什么就可以教什么;小孩子看见了这些野外的景象就得到了一种深刻的印象”。刻板的、缺乏主动认知的教室内教育是“本本教育”,是“教死书、死教书”。大自然、大社会是最真实的、最丰富的、最具吸引力的学习环境。所以,我们要将孩子带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社会,让孩子在自由的环境与活动中,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活动内容,学会主动学习与探究学习,接受成人随机的、灵活的教育影响。

五、挖掘家庭能量

在创办鼓楼幼稚园初期,陈鹤琴就通过恳亲会的方式让家长到幼儿园来,听取幼儿园在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汇报,还通过讨论会、报告家长、探访家庭等方法增进对孩子的全面了解,与家庭保持良好的合作。“活教育”的实践需要教师和家长知晓:家长不能甩包袱,教师不能揽责任,教师、家长均有教育孩子的职责。如何教、怎么教,要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理解,共同担责。家庭资源挖掘的同时,其实就是引领家庭教育方向、指导科学育儿的过程。只有挖掘了家庭中的正能量,才能让家园形成无限的活力。

明代张羽在《古朴树歌》中说“上枝杳杳横苍云,下根落落穿厚地”,“活教育”思想犹如一棵拔地而起的大树,深深扎根于鼓楼幼儿园的土地,将科学幼儿教育的纯浆连绵不断地输送给鼓幼的后人们。鼓楼幼稚园早期实验中教师的理论功底、研究态度、实干精神,成为鼓楼幼儿园世代相传的鼓幼精神。现在,鼓幼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鼓幼人仍会以不变的传统去研究不断变化的儿童发展问题,也一定会结出推进课程发展的科学实践的丰硕成果。这是鼓幼的神圣责任,也是鼓幼的未来。

管理案例

案例1

猜你喜欢
幼稚园陈鹤琴鼓楼
陈鹤琴的教育家之路
鼓楼颂
鼓楼颂
教育大师陈鹤琴的教子经
陈鹤琴:大学教授当了幼稚园园长
Land of the Dong Minority
台湾地区《补助办理公私立幼稚园辅导计划》及其对大陆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
陈鹤琴不赚昧心钱
侗寨鼓楼传歌声
橘兔的幼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