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冰山模型的大学生国际化素质分析及提升对策研究

2016-06-25 05:30武立勋冯蓉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大学生

武立勋+++冯蓉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具备国际化素质已成为对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本文借鉴冰山模型,通过对北京市10所高校1848名本科生的实证调查,对大学生国际化素质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界定,提出大学生国际化素质既包括国际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显性素质,又包括以多元化包容性思维为代表的国际化思维素质以及国际环境心理适应能力、价值判断能力等隐性素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生国际化素质模型,从把握“生活化”学习特点、充分利用本土国际化资源、重视非学术性国际交流、加强延伸引导和服务、践行核心价值观等五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国际化素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冰山模型;大学生;国际化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国际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也是发生在每个人身边的客观存在。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都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化素质的创新人才。什么是国际化素质?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就能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怎样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的国际化素质?只有深入研究分析大学生国际化素质的内涵,才能有针对性加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具备国际化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鉴于此,我们通过对北京市10所高校1848名本科生的实证调查,考察当前大学生国际化素质的现状,借鉴冰山模型分析大学生国际化素质的基本内涵、构成要素与层级分布,并尝试构建能促进具体工作开展的大学生国际化素质模型。

一、冰山模型的理论阐释

1973年,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对素质而非智商进行测试》(Testing competency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的文章,将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称为素质。[1]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素质冰山模型(Iceberg Model),见图1。

图1 素质冰山模型图

冰山模型认为人的素质就像一座漂浮在洋面的冰山,一部分在水面上可以被看到,其余部分隐匿在水平面下不易被察觉。该模型认为人的素质包括知识、技能、个性特质、自我概念、动机等核心要素,其中知识、技能是冰山露出水面可以被看到的部分,容易观察和测量,被称为显性素质;而动机、个性特质等潜藏于洋面之下,是个体对外部环境的反应采取一定行动的内驱动力、思想认识与价值判断,被称为隐性素质。

当前学术领域对“大学生国际化素质”的内涵还缺乏清晰界定,多数研究倾向于概念的整体性描述或重要性阐述。如美国学者R.本内特(2000)从经济学的视角对国际化素质的价值加以解析,认为具有国际化素质的员工,是任何一个经济组织兴盛与否的重要保证。[2]胡朗(2001)认为国际化素质是人才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指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的胸怀,具有关注世界发展新动向的意识和高度敏感性,在知识、能力和素质诸方面具有国际交流和国际竞争的素养。[3] 已有研究中,尚鲜有研究以冰山模型为参照对大学生国际化素质进行分析。

从冰山素质模型的视角来看,大学生国际化素质应是一个包含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的多层级素质系统。大学生的国际化素质中,哪些是显性国际化素质,哪些是隐性国际化素质?这些素质以怎样的层级分布?如何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提升各层级的国际化素质?这些问题是本研究的重点。

二、大学生国际化素质的基本内涵与层级分布

(一)基本内涵

调查通过分层抽样法选取样本,对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10所高校在读本科生共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48份,有效回收率为92.4%。样本专业涉及工学、理学、医学、艺术学、管理学、文学等12个学科门类,其中男生861人(46.6%),女生987人(53.4%);一年级本科生482人(26.1%)、二年级494(26.7%)、三年级497人(26.9%),四年级375人(20.3%)。本研究在梳理了近10年大学生国际化素质相关研究文献中“大学生国际化素质内涵”有关的高频词汇的基础上,采用半开放式问题考察大学生对国际化素质构成要素的认识与评价,见表1。整体来看,大学生对国际化素质构成要素认识客观全面。以冰山素质模型为参照,我们将“语言水平”、“专业知识技能”、“国际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等这些日常容易察觉和评价的素质称为大学生国际化显性素质,将“国际化思维”、“国际视野”、“心理素质”等内化于心,隐藏于日常行为之下的素质称为大学生国际化隐性素质。

表1 大学生对国际化素质构成要素的认识与评价 单位:%

我们把相关要素归类整合,将“语言水平”纳入“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将“多元化包容性思维”和“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纳入“国际化思维素质”中。综之,我们认为大学生国际化素质是大学生实现国际交流,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环境中良好适应并顺利发展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思维、心理、价值判断等素质与能力的总和,包括国际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化思维素质、国际环境心理适应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五个构成要素,其中国际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显性国际化素质;国际化思维素质、国际环境心理适应能力、价值判断能力为隐性国际化素质。

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有较高的国际化成长需求,76.2%的学生表示“如有机会,迫切希望出国(境)学习和交流”,但实际参加过国际交流项目的大学生占样本总数的比例还不够高(14.8%)。不同类型学校大学生的国际交流比例存在显著差异(P=0),985高校参加过国际交流/交换项目的学生比例为20.5%,211类高校比例为16.2%,非重点高校比例为8.3%;不同专业学生参加过国际交流/交换项目的比例也存在显著差异(P=0),学生交流比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艺术学(31.6%)、经济学(29.1%)、医学(28.8%),排在后三位的分别为理学(9.4%)、历史学(4.5%)和农学(2.3%)。调查中,83.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国际化素质亟待得到提升。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国际化素质评价方面存在差异(P=0.01),见表2。

表2 不同专业大学生对其具备国际化素质的评价情况 单位:%

(二)构成要素和层级分布

与冰山素质模型相对应,从显性到隐性,我们将大学生国际化素质分布为五个层级,从上到下依次为国际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化思维素质、国际环境心理适应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

1.显性国际化素质

位于素质模型“水面”之上的是大学生显性国际化素质,包括国际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国际文化知识在最表层,最容易识别和考察,是其他国际化素质的基础,包括各国政治、地理、历史、风俗等文化知识,也包括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等。如果一名大学生连这个国家讲什么语言、有什么禁忌都不了解,就很难想象他能良好地进入国际交流的“对话语境”中进行交流。在某一专业领域内进行交流,还应通晓本专业领域内国际前沿的发展态势,对前沿知识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是建立平等交流关系的基础。

跨文化交际能力,简称ICC(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与来自其他文化的成员进行得体、有效交际所需具备的能力。[4]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体现于大学生的语言水平,更表现在大学生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通过有效沟通,自如得体地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

2.隐性国际化素质

位于大学生国际化素质模型“水面”之下的是大学生隐性国际化素质。由浅至深依次为国际化思维素质、国际环境心理适应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

国际化思维素质是指大学生在国际化环境中所具备的宽容理解、换位思考、多元化发展的思维格局,以及处理和解决问题时平等互信、求同存异、互利共赢的开放胸怀。大学生具备了国际化思维素质,才有可能放眼世界,和谐地与人相处,具备在全球任何一个角落积极生存、发展的能力。

更深一层是国际环境心理适应能力,国际环境心理适应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国内外环境变化与挑战面前克服畏难情绪、具备主动适应,自信参与交流的正向态度与能力。心理学家艾夫考认为,适应是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关系,通过不断地调整自我身心状态,使身心与现实环境保持和谐一致,从而达到认识环境和改造环境、发展自我的目的。[5] 国际环境心理适应能力体现在大学生参与国际化实践的行为中,是大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心理基础。

大学生国际化素质中最深层次、最核心的素质是价值判断能力,即大学生在国际环境中面对多元价值选择时不迷失方向,能做出正确的辨别和判断的能力。国际化必然伴随着思想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念多元的影响与冲击,伴随着中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模式的激烈碰撞。大学要培养能够全面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看待世界,具备“中国心”和民族自信的国际化人才,不能培养“洋买办”。作为大学生国际化素质内核的价值判断能力,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大学生明辨是非,坚守底线,是国际化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

3.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的关系

显性国际化素质和隐性国际化素质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一定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往往是以掌握国际文化知识的程度为基础的,同样,一定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又决定着对文化知识的取舍。国际环境心理适应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有畏难情绪,就不可能走出跨文化交流的第一步。充满自信是建立良好沟通的关键。多元化包容性思维则是跨文化交流持续深入发展的保证,只有求同存异、宽容理解、换位思考,才能真正实现跨文化交流。要实现平等的国际交流,最根本的还是要掌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牢把握自己的价值准则。为此,大学生国际化素质构成分布与实现途径是一个互动系统,各层级素质的提升途径并不相互隔绝,而是彼此渗透、互相支撑的。

(三)大学生国际化素质模型

本研究参照素质冰山模型将大学生国际化素质构成分布为五个层级,并将大学生国际化素质构成分布与实现途径统合为大学生国际化素质模型,见图2。

图2 大学生国际化素质模型

三、大学生国际化素质提升对策建议

提升大学生国际化素质的途径多种多样,根据本研究的重点,结合学生教育管理实践,仅针对大学生显性国际化素质、隐性国际化素质的各层级,提出五项具体建议:

(一)把握“生活化”学习特点,丰富大学生国际文化知识

大学生在国际文化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生活化”特点,即大学生更多的是在课堂以外,从日常生活中习得国际文化知识。本研究发现,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60.4%)、影视(15.4%)和图书(12.9%)等途径了解国际文化知识。把握这一特点,我们可通过微信、微博、网络社区等学生自媒体平台,以“文化沙龙”、“异域风情”、“海外游记”等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渗透,让大学生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处、随意学习,逐步丰富大学生的国际文化知识。

(二)充分利用本土国际化资源,增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当前有国际交流经历的大学生在学生整体中的比例还不够高,不同类型高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国际交流比例上也存在差异。多数大学生并不认为出国交流是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唯一途径,他们认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可以在国内的国际化活动中提升”。因此,充分利用本土国际化资源,如举办出国交流教师、学生的归国宣讲,开展校内国际文化传播活动,加强与留学生的交流联谊等,扩大国际化资源的受益面,鼓励大学生更多置身于国际接触中,不断增强跨文化交流体验,突破跨文化交际的语言和心理弱势,敢于主动交往、自信表达、有效沟通,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重视非学术性国际交流,拓展大学生国际化思维素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增强,思想意识领域的国际互动性增强,人们认识问题的思维层次和角度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6]大学生国际化思维素质更多需要大学生在书本之外的实践中去经历、感受、体悟。非学术性的交流活动更加贴近学生、吸引学生,也会对学生国际化能力的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7]因此,重视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出国游学、国际赛事、国际夏令营、留学生联谊等更多非学术性国际交流活动,搭建个性化国际交流活动平台,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了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趋势和当代知识创新、科技发明、人文进步等情况,在多层次国际交流中拓展开放、包容、多元化发展的国际化思维素质。

(四)加强延伸引导和服务,提升大学生国际环境心理适应能力

大学生国际交流“行前教育”力度不够,以及大学生在出国交流后与班级和党团组织缺乏联络是当前大学生国际交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提升大学生国际环境心理适应能力的突破口。缺乏“行前教育”,会导致大学生对国际交流中的困难与挫折缺乏合理预期和常规经验;大学生在出国后与学校班级和党团组织缺少联络,使得他们在思想和生活上未能继续接受引导和关注。因此,要加强延伸引导和服务,本着“学生的足迹到哪里,学生工作就应该延伸到哪里;学生的交流在哪里,学生工作就应该覆盖到哪里”的工作理念,及时发现境外交流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遇到的困难,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完善大学生国际环境心理适应能力。

(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大学生价值判断能力

国际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趋势对大学生产生着复杂影响,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中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我们要主动适应立德树人的新常态,立足于平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打好学生国际交流时面对思想冲击的“攻坚战”。要通过课堂教育、宣传学习、主题活动、实践认知、文化引领等多种途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大学生思想认识之中,落实到大学生言行举止之上。要凝聚“两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课教师的正向引导力,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要及时纠正大学生在国际化成长过程中错误的价值认知,把大学生提高国际化素质的过程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践行者的生动实践,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 McClelland D.C. 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3 (28):18

[2] R.Bennett, Cross-cultural Training: A Critical Step in Ensuring the Success of International Assignments[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000(39):239-250.

[3] 胡朗等.论大学生国际素质培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7):226-229

[4] 杨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与评价[D].北京语言大学,2009:25.

[5] 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786.

[6] 吕林海等.中韩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全球化能力和经历的比较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13(6):98-109.

[7] 刘万涛.国际化视野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6):79-81.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