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不同严重程度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6-06-28 03:10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针灸疗法临床疗效

胡 莲

河南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平顶山 467000

针灸治疗不同严重程度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胡莲

河南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平顶山467000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针灸疗法对不同严重程度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01—2015-06在我院诊治的110例面神经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患侧与健侧面神经传导速度波幅比分为轻度面神经损伤组(31例)和重度面神经损伤组(79例),再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面神经常规疗法(口服强的松、维生素B1、阿昔洛韦缓释片、三七通舒、肌内注射甲钴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灸疗法,1次/d,30 min/次,治疗8周。对比分析各组总有效率及FaCE各维度评分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在轻度面神经损伤组中,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度面神经损伤组患者中,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FaCE各维度评分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神经炎面神经损伤程度与患者治疗效果具一定相关性,针灸疗法可有效提高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其有效性需大样本含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关键词】面神经炎;针灸疗法;临床疗效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亦称面神经炎(facialneuritis)或贝尔麻痹,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其病因仍未明,早期病理改变主要是神经水肿和脱髓鞘。目前临床主要以药物疗法及理疗为主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针灸疗法可增强面部血液循环,加强肌纤维运动,促进局部新陈代谢,促进面神经炎非特异性炎性渗出物的吸收,从而减轻面神经压迫及促进神经冲动的传导[1-2]。本文回顾性分析针灸疗法对不同严重程度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4-01—2015-06我院诊治的110例面神经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患侧与健侧面神经传导速度波幅比分为轻度面神经损伤组(波幅比<0.3)和重度面神经损伤组(波幅比≥0.3),重度损伤组79例,轻度损伤组31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面神经重度损伤者35例,轻度损伤者13例;男女比例0.85;年龄18~78岁,平均(51.23±2.26)岁;病程1~7d,平均(2.69±1.25)d;发病部位:左侧22例,右侧26例。观察组面神经重度损伤者44例,轻度损伤者18例;男女比例0.94;年龄19~77岁,平均(52.85±1.95)岁;病程1~7d,平均(2.10±0.98)d;发病部位:左侧面神经28例,右侧面神经34例。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符合《神经病学》[3]面神经炎诊断标准:(1)急性或亚急性发病;(2)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健侧偏移;(3)患侧眼裂变大,眼脸无法闭合,闭目露白,额纹变浅或消失,无法正常皱眉;(4)舌前味觉减退,泪液、唾液分泌减少,患侧听觉减退,外耳道出现疱疹,面部水肿等。

1.3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年龄≥18岁,病程≤7d;符合上述面神经炎诊断标准;单侧面神经损坏;吞咽功能正常,积极配合治疗的患者。排除标准:糖尿病患者;严重吞咽障碍,精神重度异常,不配合治疗患者;合并肾肝功能严重障碍者,其他疾病引起的面瘫。

1.4治疗方法

1.4.1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口服强的松30mg/次(晨服),1次/d,服用1周;口服维生素B110mg/次,3次/d,服用8周;口服阿昔洛韦缓释片0.25g/次,3次/d,服用10d;肌内注射甲钴胺500μg/次,1次/d,用药10d后改用口服,1次/d,服用8周;同时口服三七通舒0.2g/次,3次/d,服用2周,以改善患者血液循环。使用抗生素眼膏,以起到保护患者眼角膜作用。

1.4.2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发病后第2周进行针灸治疗,主要穴位包括颊车、地仓、风池、合谷、阳白、四白、太阳、人中、外关、太冲、足三里、三阳交、迎香、牵正;每次针灸30min,1次/d,持续5d,休息2d,继续针灸治疗,坚持治疗8周。

1.5观察指标与评估标准治疗2个月后,参照《神经系统临床电生理学》[4]评估患者治疗效果:(1)痊愈:患者面部神经均正常;(2)有效:有轻微面部活动功能减弱,口有轻度不对称,上额可做中等程度运动,眼稍用力可闭合;(3)无效:口不对称,面部不对称,眼不能完全闭合,上额无法运动。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采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眼耳鼻喉医院与贝勒医学院耳鼻咽喉科合作研制的FaCE量表作为面神经炎特异性量表,共15个条目,包括面部运动、面部感觉、眼睛感觉、口腔功能、泪液分泌、社会功能6个维度,分值均介于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健康状况越佳[5]。

2结果

2.1不同严重程度面神经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在重度面神经损伤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36%相比对照组8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度面神经损伤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P<0.05),见表1。

表1 不同严重程度面神经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2.22组治疗前后FaCE各维度评分变化比较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FaCE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提高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FaCE各维度评分变化情况±s)

3讨论

调查显示,全球每年面神经炎发病率11.5~40.5/10万,其属于临床常见且多发疾病[6-7],针灸可以通过祛风化痰、化瘀通络能有效促进神经细胞生长,使支配肌肉收缩的神经功能得到恢复;大部分研究表明针灸已应用于面神经炎的治疗当中,但由于面神经损伤程度不同,临床疗效也并不相同。基于以上证据,本研究旨在探讨针灸联合常规面神经炎治疗方案在不同严重程度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在重度面神经损伤患者中,本研究得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度面神经损伤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针灸联合面神经炎的常规疗法可显著提高轻度面神经炎患者临床疗效,但其对重度患者临床效果不明显。曾丹等[8]研究也得出相同结论。在本研究中,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FaCE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提高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面神经炎的常规疗法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联合针灸疗法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以上结果均指出,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效果肯定,尤其在轻度面神经损伤患者中,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结局。

综上所述,面神经炎患者面神经损伤程度与患者治疗效果具一定相关性,针灸联合常规面神经疗法可有效提高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由于本研究属于回顾性分析,故其数据的有效性及结果可靠性需大样本含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4参考文献

[1]李莎,覃勇,鄂建设.面肌操在周围性面神经炎功能恢复中的作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3(4):305-306.

[2]李炳选,徐继森,赵海清.神经节苷脂联合面肌运动训练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3(12):159-160.

[3]吴俊,周贤刚,钟渠.面神经炎后遗症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0(2):109-110.

[4]陈敏章.中华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 810.

[5]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1-83.

[6]王俊,凌琳,杨万章,等.调制中频电联合甲钴胺茎乳孔旁注射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10):817-818.

[7]李阳,冯国栋,田旭,等.面神经分级2.0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评价研究[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4,47(7):549-550.

[8]曾丹,李光勤.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治疗疗效的影响[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3):448-450.

(收稿2015-05-12)

【中图分类号】R745.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10-0095-02

猜你喜欢
针灸疗法临床疗效
不同针灸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网状Meta分析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优势探
8种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状Meta分析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