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状态下静息能量消耗的变化规律研究

2016-06-28 03:10贾敬云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规律

贾敬云

江苏苏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脑外科 苏州 215000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状态下静息能量消耗的变化规律研究

贾敬云

江苏苏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脑外科苏州215000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状态下静息能量消耗(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REE)的变化规律。方法临床纳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0例,根据有无进行亚低温治疗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亚低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温治疗。使用代谢车对2组患者的REE值进行检测,q8h,15 min/次,持续7 d。结果研究组REE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第1~5天研究组REE值为对照组的60%~70%。出院时,研究组恢复良好率55.56%,对照组为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研究组恢复良好率73.33%,对照组为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够明显降低REE值,且为常温状态下的60%~70%,对提高患者恢复良好率、降低并发症等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静息能量消耗;规律

颅脑损伤是急诊外科较多见的一种急性损伤性疾病,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逐渐受到临床工作者的广泛重视[1-2]。但对于亚低温治疗状态下患者静息能量消耗(restingenergyexpenditur,REE)的变化特征,目前文献报告较少。笔者对我院收治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临床分组观察,观察常温及亚低温状态下患者REE的变化情况,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0例,均为我院2010-01—2015-01收治的病例。根据有无进行亚低温治疗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亚低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温治疗,每组45例。2组性别、年龄、体质量、身质量、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comascale,GCS)、REE值等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情况比较

1.2纳入标准(1)符合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诊断标准,入院时GCS≤8分者;(2)ICU治疗时间超过7d者;(3)颅脑损伤急诊手术后≤6h者;(4)家属签署治疗同意书者。

1.3排除标准(1)颅脑损伤程度严重且循环系统不稳定者;(2)颅脑损伤处于围手术观察期或研究中期再手术者。

1.4治疗方法对照组肛温维持在36.5~37.2 ℃,若体温超过38.0 ℃则采取物理降温等方式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研究组利用降温毯以及肌松镇静剂等方法将肛温维持在32~35 ℃,亚低温状态维持120h后复温。降温程度:(1)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2)静脉持续泵入苯磺酸阿曲库铵400mg+咪达唑仑40mg+芬太尼0.2mg,并根据患者肌肉松弛与镇静程度调节给药速度;(3)6h内将患者肛温降至32~35 ℃并维持120h,然后复温,复温要求24h内将患者体温恢复至正常范围内。

1.5观察指标(1)REE检测:使用意大利QUARKPFTERGO代谢车对患者REE值进行检测。REE(kJ/d)=(3.9VO2+1.1VCO2)×1.44×4.18。其中,VO2为机体单位时间内消耗的氧气量,VCO2为机体单位时间内二氧化碳的呼出量。8h检测1次,15min/次,持续7d;(2)通过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outcomescale,GOS)评分分为恢复情况良好(GOS4~5分)及恢复情况较差(GOS1~3分)分别在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进行比较;(3)观察2组患者住院期间肺炎发生率、住ICU时间及住院总时间等。

2结果

2.12组REE变化规律比较研究组在不同时间点内REE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5天研究组REE值为对照组的60%~70%。复温后,研究组REE值逐渐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并无明显反弹。见图1。

注:与常温组比较,aP<0.05

图12组代谢变化趋势图与常温组比较

2.22组治疗结果及住院情况比较出院时,2组恢复良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发生率、住ICU时间、住院总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结果及住院情况比较

2.32组出院3个月后恢复情况比较出院后3个月,研究组恢复良好率73.33%(33/45),对照组为53.33%(2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6,P<0.05)。

3讨论

研究表明,重型颅脑损伤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其中25%的患者发生重残,40%的患者最终死亡[3-4]。因此,如何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病死率,改善神经功能降低致残率就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颅脑损伤发生后,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造成脑组织的代谢与氧耗较高,直接影响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5-6]。而亚低温治疗能够通过降低患者的脑温及体温,降低脑细胞代谢及氧耗,从而能够抑制有害物质的生成与释放,改善血管源性与细胞源性脑水肿,进而控制颅内压[7-8]。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目前临床上较为公认的亚低温为32~35℃[9]。但是,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状态下静息能量消耗的变化规律,目前相关文献报道较少,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本研究发现,在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GOS评分显示进行亚低温治疗的患者恢复情况要明显优于常温治疗者(P<0.05)。表明通过降低机体代谢水平,对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着较大的作用。亚低温治疗将患者的REE值降至常温状态下的60%~70%,对患者预后有着较大的帮助。但由于个体差异,代谢消耗的程度也不可能相同。因此,仍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温度。但对于治疗温度选择方面,目前尚缺乏统一的量化指标[10]。笔者认为,当患者REE值降至一定的水平,若治疗情况良好,说明此时温度是适合该患者的最佳治疗温度。同理,将REE值维持一定的时间,若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说明这个时段就是个体最适宜的降温窗口。因此,将机体的RE值作为衡量个体差异的一个量化观察指标,可能对亚低温在适宜温度、治疗时间以及治疗窗等方面的争论具有一定帮助[11-12]。肺炎是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一个主要并发症,本文2组住院期间的肺炎发病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安全,发生肺炎的患者在给予敏感抗生素以及氨溴索后,病情均能够得到控制。

综上所述,临床采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够明显降低REE值,且为常温状态下的60%~70%,对提高患者恢复良好率、降低并发症等均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4参考文献

[1]宋向奇,陈通,付爱军,等.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7):1 136-1 141.

[2]宋向奇,陈通,付爱军,等.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复温时机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7):2 003-2 007.

[3]马君实.亚低温辅助治疗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NSE、NO和CRP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8):5 103-5 104;5 105.

[4]FritzHG.Mildtherapeutichypothermiaincardiacarrest[MildetherapeutischeHypothermiebeiHerz-Kreislauf-Stillstand][J].DMW, 2014,139(4):141-146.

[5]ShiozakiT,SugimotoH,TanedaM.Selectionofseverelyheadinjuredpatientsformildhypothermiatherapy[J].JournalofNeurosurgery,1998,89(2):206-211.

[6]张溢华,许民辉,徐伦山,等.亚低温对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S-100B蛋白和血糖水平及预后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2,41(33):3 486-3 487.

[7]胡学安,胡世颉,李兵,等.亚低温脑保护在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4):398-400.

[8]王康,孙晓川,刘科,等.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监测临床研究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2014,16(4):370-372;379.

[9]BelinskyGS,AnticSD.MildHypothermiaInhibitsDifferentiationofHumanEmbryonicandInducedPluripotentStemCells[J].Biotechniques, 2013,55(2):79-82.

[10]曹红十,郭立敏,李蕴博,等.亚低温治疗老年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4):3 854-3 855.

[11]马君武,俞欣,黄永华,等.早期机械通气配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 730-4 731.

(收稿2015-06-31)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10-0096-03

猜你喜欢
重型颅脑损伤规律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观察比较 寻找规律
先找规律再解答
紧急气管插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
重型颅脑损伤后中枢性低钠血症的时间窗研究
腰大池持续引流在重型颅脑损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的价值探析
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临床救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