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神法对急性面神经炎患者分型治疗的肌电图分析及远期疗效观察

2016-06-28 03:10潘海泉李东方通讯作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肌电图分型

潘海泉 朱 勇 李东方 邓 娜 肖 波(通讯作者)

1)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 长沙 410008 2)湖南湘潭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湘潭 411100

调神法对急性面神经炎患者分型治疗的肌电图分析及远期疗效观察

潘海泉1,2)朱勇1)李东方1)邓娜1)肖波(通讯作者)

1)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长沙4100082)湖南湘潭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湘潭411100

【摘要】目的利用肌电图检查评估调神法对不同轻重分型的急性面神经炎患者的疗效及远期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57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给予调神法针刺治疗;发病5~7 d进行肌电图检测,根据肌电图检查结果分型;根据Sunnybrook及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评定疗效,随访1 a观察患者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轻型、中型及重型患者治疗后Sunnybrook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患者,轻型患者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明显优于中型和重型患者;中型患者评分明显优于重型患者,轻型患者痊愈及显效主要在第1及第2疗程,中型及重型主要分布在第2及第3疗程,轻型患者随访1 a无并发症,重型并发症出现率明显高于中型患者。结论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肌电图结果对患者分型判断预后,轻型患者预后良好,治愈率高,一般不出现并发症,病情越重,肌电图提示神经损伤越重,则疗程越长,并发症出现率越高。

【关键词】面神经炎;分型;调神法;肌电图;远期疗效

面神经炎是指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表现为患侧表情肌瘫痪,临床上属于常见多发病[1]。对疾病的早期治疗,中西医看法不统一,现代医学认为过早针灸不利于面神经功能恢复。面神经的肌电图检查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无创、客观评价的功能检查[2]。研究发现,在得病初期即可通过肌电图检查有效判断面瘫的预后,为调神法针刺治疗早期面神经炎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57例患者,男28例,女29例;年龄7~63岁,平均(30.43±8.76)岁;病程最短12h,最长1周,平均(3.11±4.03)d。

1.2入选及排除标准选择定州市中医院及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57例;均符合面神经炎诊断与标准[3],并排除中枢性面瘫、吉兰-巴雷综合征、脑桥小脑颅底病变、占位性病变、局部炎症及外伤等累及面神经的病变。

1.3肌电图检查采用丹麦Dantec生产的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在发病后5~7d进行检查。安静环境下嘱患者平卧,刺激双侧茎乳孔,同芯针电极刺入患者口轮匝肌,以口轮匝肌为记录肌肉,记录面神经传导速度(m/s)及波幅(mV)。(1)AmP:Am=(健侧波幅-患侧治疗波幅)/健侧波幅×100%,若Am值<70%,为轻度降低;Am值=70%~90%,为中度降低;Am值>90%,为重度降低。(2)NCV:与健侧相比,患侧NCV减少<15%,为轻度减慢;患侧NCV减少15%~50%,为中度减慢;患侧NCV减少>50%,为重度减慢[4]。

1.4疾病分型结合患者神经肌电图监测结果,将病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轻度:NCV正常或轻度减慢,AmP正常或轻度降低;中度:NCV中度减慢,AmP波幅明显降低;重度:患者NCV重度减慢,AmP波幅明显减低或无波幅。

1.5治疗方法调神法针刺+药物治疗。调神法取穴:百会、四神聪、双侧内关、双侧合谷、双侧风池、双侧翳风、印堂。随症配穴:口周症状重取地仓、承浆、口禾髎、人中、大迎;抬眉不能取:阳白、丝竹空、鱼腰、太阳、攒竹;颧部及颊部症状取:颧髎、下关、迎香、四白、牵正;眼睑闭合不能加睛明;每次选取主穴和4~6个配穴。针刺操作方法:百会、四神聪用补法,平刺3~5mm,双侧内关及合谷用补法直刺5~10mm;风池、翳风用泻法刺入5~10mm;印堂用平刺2~3mm,口禾髎、地仓、承浆、人中、大迎向患侧斜刺2~10mm;颧髎、颊车、下关均直刺5~10mm;睛明直刺约5mm,其余穴位皆平刺进针3~5mm,得气后行平补平泻;留针20min。药物治疗:进展期及静止期患者给予地塞米松6~10mg静滴,连用7d后改为口服泼尼松20mg,14d后改为10mg,1次/d,至基本痊愈后停药。有明确病毒感染史或并发耳廓及外耳道疱疹感染患者给予阿昔洛韦500mg静滴,2次/d,共7d;所有患者均口服维生素B120mg,3次/d、甲钴胺1mg,3次/d。

1.7疗效评估在发病后5~7d进行肌电图检查;治疗前至治疗结束后根据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5]结合临床实际病情评定疗效,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4级。痊愈:面神经功能恢复正常,面部症状和体征消失;显效:面部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面部静止时对称,仅笑时口角稍向健侧歪斜,或示齿时鼻唇沟变浅者;有效:面部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自觉症状好转,面部静止时张力正常,上额运动减弱,抬眉可见患侧额纹变浅,眼用力可完全闭合,口角不对称,有明显的功能减弱;无效:治疗后患者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或病情加重。同时以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6]作为量化指标评定积分。发病1a时进行随访。

2结果

2.1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分型比较

注:轻型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1;中型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1;重型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1

2.2轻重分型比较轻型患者显效率明显高于中型及重型患者,中型患者效果明显好于重型患者。见表2。

表2 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型比较 (n)

2.32组疗程与痊愈关系比较轻型患者痊愈及显效患者多在第1及第2疗程,中型及重型患者多集中在第2及第3疗程。见表3。

表3 疗程与痊愈及显效关系比较 [n(%)]

注:疗程与痊愈及显效关系构成比比较,*P<0.05

2.4所有患者发病1a后随访轻型患者并发症0例;中型并发症3例:面肌痉挛、联带运动及瘫痪肌萎缩各1例;重型患者出现并发症5例:面肌痉挛2例,联带运动1例,瘫痪肌萎缩2例。

3讨论

面神经炎属中医学“口眼歪斜”、“口僻”范畴。《诸病源候论·偏风口候》:“偏风口是体虚受风,风入夹口之筋也。足阳明之筋,上夹于口,其筋偏虚,而风因乘之,使其经筋急而不调,故令口僻也。”笔者认为,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卫阳不固,络脉空虚,风寒之邪客于手少阳、阳明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筋脉迟缓不收而致面部肌肉瘫痪。故治疗早期即以调神法,调和阴阳,安神定志,祛风散寒,疏通经络。选取选取百会、四神聪,及双侧内关、合谷为主穴,以调神法针刺治疗,百会是足三阳经、肝经、督脉等多经之交会部位,补之可温经散寒,益气通督调神,泻之可疏通经络,醒神开窍。四神聪穴为经外奇穴,有镇静安神之功,与百会同在巅顶之上,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心包经起于胸中挟心而行,心主神明,与肺同属上焦,故内关穴可补心养血,安神定志。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四总穴歌》曰:“面口合谷收”,《玉龙歌》言:“头面纵有诸样疾,一针合谷效如神”,诸穴合用能醒神开窍,宁心安神,熄风止惊。配合局部取穴,通过施行平补平泻的针刺手法以安神定志,调和阴阳,改善机体正气不足之本;调和气血,通经活络,使气血运行通畅,祛邪实之标。

面神经炎的主要病理改变为面神经水肿,髓鞘脱失,严重者有轴突变性;肌电图(EMG)能客观反映神经肌肉本身的功能状态,是目前面神经炎最好的神经功能定性检查方法。国内外许多学者运用EMG检测对面瘫进行诊断和预后评估,随访发现其有良好的预测功能[7-8]。髓鞘脱失可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轴索变性导致肌肉失神经支配,表现为运动单位电位波幅降低[9]。经治疗面神经功能逐渐恢复,肌电图则表现为运动潜伏期逐渐缩短,M波波幅升高。R1早期表现为潜伏期延长或者波型缺失。随病程延长及病情好转,出现潜伏期缩短以及波型恢复。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肌电图结果可对患者分型判断预后,轻型患者预后良好,治愈率高,一般不出现并发症,病情越重,肌电图提示神经损伤越重,则疗程越长,并发症出现率越高。针刺治疗无效患者后期多出现瘫痪肌萎缩;病程长,针刺时间过长的患者易于出现面肌痉挛,故如何在针刺治疗疗程及并发症的出现率中找到相对的平衡点是我们今后要面对的问题。

4参考文献

[1]刘涓涓.不同神经电生理检测方法对面神经炎早期诊断的价值[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3,36(4):25-26.

[2]蔡慧敏,陈江云,刘铁柱.神经-肌电图检测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意义[J].临床误诊误治,2007,20(9):17-18.

[3]吴江.神经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18-120.

[4]崔丽颖,方秀英,彭守仙,等.神经电生理对马栗种子提取物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26):3 268-3 270.

[5]JacobsWB,FehlingsMQ.Themolecularbasisofneuralregeneration[J].Neurosurgery,2003,53(4):943-948.

[6]李健东.面神经评分标准[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5,29(6):391-391.

[7]GroshevaM,OrlandoGL.Significanceofelectromyographytopredictandevaluatefacialfunctionoutcomeafteracuteperipheralfacialpalsy[J].EurArchOtorhinolaryngol,2007,264(12):1 491-1 495.

[8]唐冰,姜建东,赵红东,等.面神经麻痹的早期神经肌电图表现[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6,15(6):366-367.

[9]JarwaniBS,MotianiP,DivetiaR,etal.RarecombinationofbilateralPutaminalnecrosis,opticneuritis,andPolyneuropathyinacaseofacutemethanolintoxicationamongpatientsmetwithhoochtragedyinGujarat,India[J].JEmergTreaumaShock,2012,5(4):356-359.

(收稿 2015-12-18)

【中图分类号】R745.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10-0109-02

猜你喜欢
肌电图分型
CT在早期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临床分型的应用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327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肌电图分析
成釉细胞瘤的病理分型与治疗方式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关于腰骶神经根病变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肌电图检查
肌电图检查在儿童瘫痪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
基于分型线驱动的分型面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