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观察

2016-06-28 03:10安文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司匹林

安文峰

河南许昌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许昌 461000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观察

安文峰

河南许昌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许昌461000

【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10—2014-10收治的10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和静滴胞二磷胆碱,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5 d后观察2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和临床效果。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丁苯酞氯化钠;阿司匹林;胞二磷胆碱;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的一种,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目前治疗脑卒中包括早期的溶栓治疗和神经保护治疗,对于早期的溶栓治疗有时间上的限制,常规的神经保护药物治疗脑卒中效果并不佳。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也称恩必普注射液,是我国自创的抗脑缺血药物。据有关文献报道[2],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和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本文旨在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10—2014-10收治的10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男30例,女24例,年龄43~75岁,平均(60.3±2.76)岁;观察组男31例,女23例,年龄43~76岁,平均(60.7±3.08)岁,入院时间均在发病72h内,均经头颅CT或者MRI证实。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300mg/d)和静滴胞二磷胆碱(4g/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mL,含丁苯酞25mg)静滴,2次/d,每次滴注时间不少于50min,两次用药间隔不少于6h。15d为1个疗程。并分析2组患者临床效果、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

1.3临床效果判定按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标准进行判定[3]:(1)治愈:恢复正常,生活能够自理。(2)显效: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3)有效:症状得到改善。(4)无效:症状没有任何变化。(5)恶化:症状变严重或者导致死亡。

2结果

2.12组NIHSS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前NIHSS评分(10.47±1.48)分,治疗后(3.15±0.36)分;对照组治疗前NIHSS评分(9.47±1.00)分,治疗后(5.31±0.53)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在治疗后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0.37%,观察组98.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n)

2.3不良反应经治疗后,观察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仅有1例表现为胃肠道不适,未经特殊处理。

3讨论

丁苯酞的有效成分为3-正丁基苯酞的消旋体,可以提高一氧化氮水平和PGI2的水平[4],降低细胞内钙离子的水平,抑制谷氨酸的释放能力,降低花生四烯酸的含量水平,增强抗氧化酶的活性等。丁苯酞可通过多种环节来达到抗脑缺血作用,如改善脑缺血区的微循环、改善血流量、改善能量代谢、增加毛细血管数量、减轻脑水肿状态、缩小梗死区的面积、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和血栓的形成等。由于丁苯酞胶囊本身不适用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和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5],因此丁苯酞氯化钠的注射液显得更具有优势。在本文中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37%,观察组总有效率98.15%,可见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的临床效果较好;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进一步验证了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和保护作用[6],且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没有出现不良反应。该研究因纳入病历相对较少,有一定局限性,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病例来加以证明。

综上所述,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疗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4参考文献

[1]应忠明.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应忠明[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3,13(3):237-238.

[2]王冰,吕关健.丁苯酞氯化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54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8):125-126.

[3]李延可,刘宁,陈江君.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2):254-256.

[4]徐蓓,赵志刚.脑血管病治疗药物丁苯酞注射液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评价[J].中国新药杂志,2011,20(11):947-950.

[5]吴娟,付朝晖,杨晋,等.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J].重庆医学,2012,41(7):571-572.

[6]尹春丽,李永秋,王耀伍,等.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3,26(3):219-221.

(收稿2015-04-15)

·综述与讲座·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10-0121-02

猜你喜欢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司匹林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餐前还是餐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服用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能治病的“阿司匹林树”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溶栓预后影响因素与临床研究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患者的保护作用分析
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