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广西小城镇化发展的思路

2016-06-28 08:35朱涛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顾问专家
广西城镇建设 2016年1期
关键词:小城镇常态广西

文_朱涛(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顾问专家)

城镇观察

新常态下
广西小城镇化发展的思路

用新常态的观念来判断当前广西经济的特征,可以促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当前广西小城镇发展的路径。小城镇域内的具体建设项目,就是在控制网格下发挥作用,以此保证我们规划宏观的实现、中观的落实、微观的执行。新常态下,广西的小城镇建设与发展非常紧迫而又十分艰巨,面临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深化和完善、区域经济的对接和衔接、消费需求和方式的转变与适应等挑战。

用新常态的观念来判断当前广西经济的特征,可以促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当前广西小城镇发展的路径。小城镇域内的具体建设项目,就是在控制网格下发挥作用,以此保证我们规划宏观的实现、中观的落实、微观的执行。新常态下,广西的小城镇建设与发展非常紧迫而又十分艰巨,面临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深化和完善、区域经济的对接和衔接、消费需求和方式的转变与适应等挑战。

用新常态的观念来判断当前广西经济的特征,可以促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当前广西小城镇发展的路径。小城镇域内的具体建设项目,就是在控制网格下发挥作用,以此保证我们规划宏观的实现、中观的落实、微观的执行。新常态下,广西的小城镇建设与发展非常紧迫而又十分艰巨,面临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深化和完善、区域经济的对接和衔接、消费需求和方式的转变与适应等挑战。小城镇质量也存在许多问题,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也不断地困扰着我们,假如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兴许能促使创新能力的迸发。我们必须沉下去,摸清底数对症下药,统筹协调各方面的诉求、问题和条件,才能有的放矢,把广西小城镇建设得经济上繁荣昌盛、社会上平安稳定。使每个小城镇格局独特,景观丰富多彩、人民安居乐业。

_龙胜各族自治县城夜景。(宁国用/摄)

一、新常态下,广西小城镇发展再认识

先从汉字方面来解释一下新常态的概念。新华字典释义:“新”字为“刚有的,刚经验到的;跟‘旧’相反”;“常态”即“平常的、正常的状态”。用新常态的观念来判断当前广西经济的特征,可以促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当前广西小城镇发展的路径。简言之,广西在新常态下必须调整经济增长模式和城镇发展方式,摒弃以往粗放型扩张发展的思路,走质量和效益并重、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路径,小城镇的发展与建设在其中大有可为。第一,广西众多的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实现城乡物资交流可为建设提供大量的平台。第二,通过产业、资源的合理配置,能进一步疏解城市部分功能,缓解城市过分集中、交通过分拥挤、城市“热岛”进一步加剧的状况。第三,将城市部分工业生产、物流仓储等引入小城镇园区,可以为小城镇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机遇,实现离土不离乡、农民就近创业的设想。而后,再精心打造小城镇产业园区和小城镇一体化建设,提升小城镇的建设质量、环境质量、居住质量、管理质量,特别是提升小城镇对周围村庄的经济、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及对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保障作用,中国的小城镇大战略可为初步实现。诚然,小城镇发展的规模大小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它的地理环境、资源情况、道路交通设施,以及城市科技文化等功能对它的辐射能力,也包括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等条件来决定。所以,因地制宜、双赢多赢的发展方式才是初衷,前提条件就是要保证可持续发展。

二、新常态下,广西小城镇发展的规划思路

当前,我们广西在小城镇发展的规划层面上,要优化、完善它的上位依据。在自治区级的城镇规划体系中,要清晰地表述广西地域内,各种资源分布状况、基础设施条件、发展方向、发展定位、发展要求以及开放性和可控性指标。县域体系规划要在自治区级的城镇体系规划的大框架中,细化本县域的具体内容,比如:域内产业状况、环境状况、资源状况、城乡布局情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情况、经济发展的动力水平、统筹县域城乡建设的土地情况、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空间管制的原则和措施、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情况等图文细节。乡镇域体系规划应依据县域体系规划中所确定的中心镇、一般镇的性质、职能和发展规模进行编制。着重体现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内容,完善镇区和村庄的现状调查,深入进行资源和发展条件的科学分析,全面摸清规划区域内的人口规模,劳动力流向,一、二、三产业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前景,明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探索各个村庄的发展要求和调整设想,落实域内的道路交通、公共设施、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保护、防灾减灾和防疫系统的规划安排。并且将空间管制的原则和措施具体落实在地块、项目、控制指标中。当我们依据这些完善的体系规划以后,小城镇的发展就有所遵循和控制了。小城镇域内的具体建设项目,就是在这些控制网格下发挥作用,以此保证我们规划宏观的实现、中观的落实、微观的执行。在这里强调一点,规划一定要具有前瞻性、权威性、严肃性,绝不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划的调整要按照程序办理,不能临时动议或先做后补。规划的编制要充分地调查研究,信息必须真实、完整、即时,规划的理念必须符合国家和自治区的发展理念,布局方案必须是经过多方案比较之后的最优方案,规划完成时必须提供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应用的研究报告。成果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同时具有可操作性、具有执行力、具有责任的可追朔性,把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体现出来。

_平果县城新貌。

_恭城东寨乡统一风格的建筑。(刘文华/摄)

三、新常态下,广西小城镇发展的途径

新常态下广西的小城镇建设与发展非常紧迫而又十分艰巨。他们面临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深化和完善、区域经济的对接和衔接、消费需求和方式的转变和适应等一系列挑战。从发展动力来看,要素驱动正在向创新驱动转变,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成为发展的新动力。目前,广西的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呈现出几大特点:

1.县域经济发展有力促进了广西的经济发展,也提升了小城镇建设的特色和内涵

平果铝的发展带动了平果县域的经济发展。曾是国家特级贫困县的平果县,近几年县域经济突飞猛进。县财政收入自1997年突破1亿元大关后一年一个新台阶,2003年达59423万元,名列全区各县(市、区)之首。全县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各项经济指标均大幅度提高,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2年入围全国西部经济百强县列第65位;2004年荣登全区经济发展十佳县之首。平果县的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浑然一体,相辅相成。

_宾阳县投资3295万元实施39个县城市政道路项目改造,图为昆仑路精品街。

2.保持青山绿水和美丽城乡工程特色显著,小城镇和村庄的人居环境向好

恭城瑶族自治县嘉会乡百年老街的青石板路,古香古色的商铺门匾,原有的骑楼文化特色,以及“坡屋顶、小青瓦、白粉墙、吊脚楼、木格窗”等桂北民居特色,让你感受到别具一格的特色和魅力。嘉会乡作为恭城县“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推行“四规范”(房屋风貌改造、绿化树、广告牌、管线下地)“两支撑”(公共服务、产业)工作,实现了乡容乡貌大改变、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居民个个欢天喜地。

3.小城镇的集聚带动效应不断突显,以小城镇为核心的镇乡域体系正在形成

靖西县湖润镇充分利用丰富的锰矿、边贸、两个国家4A级景区资源优势,通过扩权强镇的管理创新,探索出一条农村和城镇融合发展之路。如今企业逐步进入锰工业园区进行统一管理,把经济社会管理服务职能推到前沿,支持了原有加工企业的整合重组,加快了资源深度勘探,提高了开采效率和矿石利用率。同时,他们没有忘记全镇的两万多农民主体和以及近半人均收入水平仍处于2300元贫困线下的群众。在开发锰矿、边贸和景区资源的同时吸纳了4000多名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实现了从农民到产业工人、商贸从业者的华丽转身,集聚带动效应不断突显。他们通过扩权强镇的体系建设,为农民进镇区安居乐业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大大地促进了城镇化进程。

四、新常态下,广西小城镇发展几个值得商榷的地方

进入新世纪以来,广西做出了一系列加快推进城镇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小城镇化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呈现出城镇规模快速扩张、城镇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持续提升、城乡面貌深刻变化等良好态势。但小城镇质量也存在许多问题,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也不断困扰着我们,假如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兴许能促使我们创新能力的迸发。化的各种因素,能否支撑好中求快的速度,需要深入研究、合理论证。能快发展的产业不要慢,特别对广西传统产业、优势产业要在全面“提质增效”上聚气发力。对基础较好的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技术领域要积极培育,重点保护和发展。对有科学价值、市场前景和技术支撑条件的科研成果,要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推向市场,为打造广西品牌聚集力量。总之,保持经济发展的合理速度和总量是我们的目标和要求,且实现目标和要求需在过程、节点、细节上深耕。

1.以速度、总量为“跨越式”发展的总取向,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上深耕

2.广西的小城镇发展的分类指导要清晰,科学引领与精准发力要提高

通过数理模型测算出2015—2020年广西GDP增速的合理区间应为8%~10%。但是,广西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资源承载能力、环境承载能力、总体经济实力以及不断变

_恭城砂糖橘的丰收盛景。(邱勇哲/摄)

大化县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产城结合、打造首府生态民族卫星城”的工作思路,将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及产业开发4项工作结合起来,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实施“大化瑶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结合试点工程”,让贫困群众“出山、进城”,以统筹城乡一体化的模式求取扶贫及城镇化工作新突破。在上述表述中,我觉得对卫星城的概念还不是太清楚。卫星城——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它旨在控制大城市的过度扩展,疏散过分集中的人口和工业。与母城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以农田或绿带隔离,但有十分便捷的交通联系。而大化县的卫星城是为了将“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及产业开发4项工作”结合起来,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实施“大化瑶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结合试点工程”。这怎么能与打造“首府生态民族卫星城”联系起来呢?况且大化县到南宁市距离约138千米,又是广西河池市管辖的经济行政区域的范畴。所以,一定要指导清晰,达到科学引领与精准发力。

3.小城镇的品质关键是特色,小城镇的发展要择优培育、差别发展

_广西西江经济带。

广西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条件、历史条件等均不同,形成了北部湾沿海城镇群,贵港市、玉林市为主的桂东城镇密集区,南宁、柳州、桂林为主的沿桂海高速公路发展区和桂西北山区城镇发展区。由于条件不同,所以每个地区城镇发展动力都不一样。邻近广东的桂东地区资源丰富水陆交通条件好,这个区域的许多城镇都成了外商投资的对象,带动了其经济的发展;桂南地区属沿海地区港口经济蓬勃发展;而其他多山的地方城镇,可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条件发展,如矿产、林下经济等;喀斯特大石山区等地,石多土少,可利用的资源少,所以就利用当地美丽的自然风光,打造民族特色品牌开展旅游业。总之,“特色就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和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小城镇规划就是要统筹考虑各乡镇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构建完善与地域特点相适应、符合当地发展需求的空间布局、产业体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网络以及独特的人文历史景观。就是要突显特色,避免同质化的现象出现,在宏观方面就要有所控制,在具体建设中能落实上述理念。实现的办法就是择优培育本地的特殊产业、产品、环境、历史文化遗存,差别化发展,不搞“大帮哄”、“一刀切”、千篇一律,形成经济互补,景观各异、统一中有变化的丰富多彩小城镇格局。

五、结语

新常态下,广西小城镇发展大有可为。但是我们必须沉下去,摸清底数对症下药,统筹协调各方面的诉求、问题和条件,才能有的放矢地精准发展,实现广西小城镇经济上繁荣昌盛、社会上平安稳定,实现每个小城镇格局独特、景观丰富多彩、人民安居乐业的愿景。

文_朱涛(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顾问专家)

猜你喜欢
小城镇常态广西
广西贵港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
小城镇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