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本位理念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

2016-06-29 15:47张军王素珍
考试周刊 2016年47期
关键词:思政课实践教学策略

张军++王素珍

摘 要: 本文基于能力本位,从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技能型人才培养、载体形式、学分制实施等方面,进一步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育人目标,精选主题内容,创新实施路径,完善考评机制,强化软、硬件建设,充实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知行合一,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内化和职业素养提升。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政课 实践教学 策略

实践教学是巩固和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的基础,是增强思政课程吸引力、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技能、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应在能力本位教育理念下,从职业岗位需求出发,不断强化能力目标,通过思政课堂主渠道进一步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因而,必须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巩固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并外化为学生学习、生活和职业实践技能。这是值得大家深思和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现状

据调查,当前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主要问题如下:①思想认识上对实践教学重视度不够,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平衡,实践教学时间短,课时少,内容不够充实,方式、形式单一。②实践教学规范性不够,教学项目多处于孤立状态,普遍缺少系统性、持续性、针对性,甚至存在搞形式主义过场,“实践表演”或“强迫实践”现象。③实践教学条件、场地设施存在很大缺陷,资源缺乏整合、经费缺少保障、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热情有待提高,监督、评价机制等有待完善。④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彰显不够,目标上缺乏指导性,参与上缺乏广泛性,效果上缺乏教育实效性,且高职特色不突出。

以上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质效,使高职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知水平停留在课堂讲授的感性层面上,理性认识不够,实践认知缺位。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必须进一步加强思政课程建设,积极拓展和充实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课堂。

二、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育人目标

高职院校应立足我国人才培养的长远战略目标,努力培养具有过硬思想政治素质、较高职业技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有力地回答了社会转型与时代发展变化过程中人们普遍关心的理论问题、实际问题。同时,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亦以提高广大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为目标。为此,需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坚持把思政理论知识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社会实践中,积极利用校内外丰富的社会实践课堂,引导大学生自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强化信仰自律,革新自我角色认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坚定政治信念和人生理想,唱响社会核心价值主旋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健全大学生的角色认知,进一步培养“道德、知识、能力”型复合人才。

三、围绕技能型人才培养,精选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知识的载体,是实施教学的基础。思政课程本身规定了以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培养教育对象的问题。然而,思政课整体理论性强、内容充实、全面且成体系,同时呈现出内容空洞、抽象,与实际融合度不强的特点,不能突显出面对高职教育和高职学生的特点[1]。对于高职生来说,虽然他们具备了较强的认知能力和一定的实践技能,但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偏低,价值取向存在多元化发展趋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待进一步改造,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依然有待巩固和加强。因此,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定位和人才培养实际,结合高职生特点,紧扣教学目标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思政教育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充分挖掘题材,科学设计实践教学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既抓好理论知识学习和巩固,又重视实践技能培养和提升。结合地方性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和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精选实践教学主题,整合教学内容,力求教学内容科学化水平高、可操作性强,继而完善教学设计,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方式,不断将思政理论知识的概念内涵、理论特质、价值评判转化为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并外显于行。

四、围绕四个课堂,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路径

要切实有效地组织实施思政课实践教学,关键还在于教学实施途径和开展形式,必须坚持做到教学计划进课表、教学内容进教案、教学成效进生活,坚持点面结合、校内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形象直观、自然渗透、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切实把思政课实践教学同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娱乐紧密联系起来,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需要我们不断改革、创新教育形式,丰富和活化教学课堂。

首先,丰富和强化安排在课程教学计划内的课内实践教学活动,我们称之为思政教育教学主渠道的“第一课堂”。如课堂上的专题讨论、小组探究式互助学习、课程小论文或心得体会的撰写、专题调查报告的撰写等。

其次,加强对校园之内、思政教学课堂之外实践活动的指导,我们称其为“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主要以具有普适性、富含趣味性和技能技巧性的学生社团活动和学生课余、课外活动为主。

再次,统一规划校园之外的社会实践活动,着力将活动内容提升到思政德育高度加以规范,我们称之为“第三课堂”实践教学。如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与参观见习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服务活动,专业性社区服务活动,以及社会调查等。

最后,积极开辟除去以上一、二、三课堂以外,隶属于学生自由生活空间、占有学生大部分生活时间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第四课堂”,在完善学生自我教育机制、培养和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之际,充分整合并优化利用家庭、社会、网络资源,强化家庭源头教育,将思政教育内涵渗入家庭教育之中,使学校教育效果在家庭得以延伸,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在社会和网络世界得以延展。据此,我们可结合思政课内容,引导学生在与亲朋好友、家人及同学交往之际,与社会、网络广泛接触之余,积极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2]。进而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负面环境,积极提升自身政治信念和道德认知。

五、围绕学分制,强化软、硬件建设,不断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管理与考评机制

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处于同等位置。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建设,要学时学分到位,师资力量到位,管理制度到位,设备设施到位,考核标准到位[3]。不断健全和完善与学分制同步一致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方式,建立完善监控、考核评价体系。根据高职生学习的原有程度、学习过程的努力程度、进步幅度,采用定性与定量、单项与多项、静态与动态、过程与结果、技能与知识相结合,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评分法与评等法相结合等多维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统分结合、分步积分、综合考评。不仅要考察学生的“认知”,还要考察学生的“行为”,让“知行”更好地统一起来[4]。同时,实践教学管理中要建立教学计划、训练管理、成绩管理、教学保障、考核、激励等一整套制度和评价办法,按公共课标准对实践教学课进行考核、评价。此外,注重更新和提升思政教育师资的知识内容、知识层次、知识结构,打造一流水平的师资队伍。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场地基地和经费普遍短缺的问题,加大引资投入、加强经费管理,多方合力,促进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提升课程教学实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技能素养,以及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任务。只有围绕立德树人,整合资源,精心选构和编排内容,合理安排教学形式和途径,足时足量地融入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工作实践,并不断健全、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及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才能真正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也只有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强化实践训练,将单一的理论课教学转化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和职业素养技能培养,才能真正使高职大学生在思政课学习实践中学有所获、学有所用,育德强技,学而善用。

参考文献:

[1]杨发军,蒋涛.职业核心能力下思政课教学的改革[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

[2]杨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动”式实践教学研究[J].知识经济,2012(3).

[3]曹杰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体认[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1).

[4]刘蓓蓓.重庆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

基金项目:安徽省2015年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项目(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管理改革研究(2015zdjy178);2015年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技能型大学建设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zlgc2015042)。

猜你喜欢
思政课实践教学策略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