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大学生校园地方感形成机制研究

2016-06-29 11:08王君策陈雪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社交维度问卷

王君策+陈雪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第一次远距离的长时间的空间位移,由此大学生与高校构成了一种特定的人地关系系统。对于民族院校大学生而言,学区、学龄、性别、民族身份等的不同都可能使得他们对高校的地方感呈现出诸多差异。本文选择地方感理论,采用问卷调查,认知地图,半结构访谈等方式对西南民族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对学校的地方感具有功能依赖,身份认同,精神依附三个维度特征。通过探讨影响民族院校大学生地方感形成机制的因素,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改进措施。

一、引言

随着地理研究的人文转向,学者开始探讨人与地方的情感联系。人本主义地理学者关注地方的意义及人对地方的体验,特别重视日常生活场景中人与地方之间的情感连接实际上地方的建构所体现的是人在情感上与地方之间的一种深切的连结,是一种经过文化与社会特征改造的特殊的人地关系----地方感。地方感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概念,它体现了社会文化的建构过程,往往受到人的生命周期,居住时间,接触深度等时间尺度的影响,也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处于多元的变化过程中。地方感是一种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普遍情感联系,从段义孚的“恋地情结”到WRIGHT的“大地虔诚”,地方感所体现的是人在情感上与地方的一种深切连结,是一种经过文化与社会特征改造的特殊的人地关系。

对于地方感的维度框架,不同的研究学者有不同的分析,有研究学者认为地方感包含地方认同,地方依恋,地方依赖3个维度。也有研究学者认为地方感由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两个维度组成,而地方依赖是地方依恋的的1个维度。本文以西南民族大学为案例地,作为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高等院校,学区、学龄、性别、民族身份等的不同都可能使得在校大学生对高校的地方感呈现出诸多差异性,通过调查研究,本文认为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地方感包含三个维度,即身份认同,功能依赖,精神依附。

国内外既有地方感及其相关研究较多关注作为消费对象的大中尺度的旅游景区、旅游目的地,而较少关注作为生活空间的文化的建构、重建及其对地方感的影响与意义。本文则尝试以民族高校校园这一特殊文化空间为案例地,通过对不同类型大学生地方感的研究,分析校园地方感的形成机制。

二、相关文献回顾

在国外研究中,Agnew(1987)提出了关于地方的区位、意义和场所三重结构; Harvey(1989)从社会冲突的视角出发对地方加以阐释,认为地方不断地被权力和制度所建构。Gregory et.al. (2009)认为实际上地方的建构所体现的是人在情感上与地方之间的一种深切的连结,是一种经过文化与社会特征改造的特殊的人地关系--地方感。在国内研究中,人文地理学者在对地方研究概念和理论脉络进行梳理的同时,展开了大量具有本土特色、又不乏主流话语的实证研究。包括:唐文跃等(2008),汪芳等 (2009)探究了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地方感特征;林耿,沈建萍(2011)则关注城市消费景观中的地方性等方面的研究。大学校园作为一个人才培养和教育的特殊地方,也开始受到关注。熊帼等(2013)把大学生对高校的方认同维度归结为:生态环境、人文气息以及认同主体;李永(2013)则从认同主体、认同客体、认同环境和认同方式等四个维度,对大学新生高校地方认同进行了研究。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15年10月11日,该小组成员按照性别、年级、专业、民族等变量划分针对西南民族大学在校学生发放了一共700份问卷,并回收654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600份,有效率85.7%。在调查的样本中,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均为新校区)所占比例分别为1:2:2:1。同时,为了使数据分析更加准确,该小组于次月单独设计问卷,并结合半结构访谈的方式对老校区大四进行了个案调查。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采用《民族院校大学生地方感形成机制研究调查问卷》,研究证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调查可信度和研究有效度,可以作为民族院校大学生地方感形成机制调查的工具。问卷共包含18个题项,主要采用五点里克特量表法。该问卷共包含4个部分,3个维度。除了个案研究外,每个部分对应一个维度,即:功能依赖(地方依赖)、身份认同(地方认同)、精神依附(地方依恋),其中每个维度由2个影响因素构成,包括:设施、认知、校园活动、社交、校园氛围(自然和人文)、精神寄托等6个因素。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施测,调查问卷的数据处理在spss20.0统计软件上完成,同时对典型样本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Nvivo 8 质性分析软件,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处理。

四、西南民族大学学生校园地方感有关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校园地方感总体描述性数据统计分析

该问卷采用5点李克特量表法,3分为理论中值,小于3分,为不满意状态,大于3分,为满意状态,通过对收回的有效问卷650份进行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650个样本在对西南民族大学地方感上的总的平均分为M=3.468,这表明西南民族大学学生对于学校的地方感归属是比较强的,总体上呈现满意态度。通过对3个维度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3个维度中的6个方面平均得分均大于3分,其中“社交”和“校园活动”得分较高,“校园氛围”处于中上等水平。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一方面,大学生心智处于成年早期,虽然已经具有成年人的心理特征,但是并没有发展稳定和成熟。由于大学不同于高中,大部分学生都是首次远距离离开惯常居住地,在没有亲人的陪伴下独自面对陌生环境和挑战,这会对他们尚未趋于成熟的心里造成过大的压力,而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会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和积极的态度。这样,学生就会在良好的社交环境与校园活动中增强对于学校的身份认同感。所以在这两个方面得分很高。另一方面,西南民族大学是全国唯一一所拥有56个民族的高等学府,有着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气息,学校定期举行的少数民族文化节庆活动,如:“三月三”文化节,藏历新年,彝历新年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少数民族学生对校园的情感依附,同时也使不同民族学生之间可以更好的交流,促进感情,扩大社交范围,所以在“校园氛围”上的得分也处于中上水平。

(二)基于不同年级的学生的校园地方感差异比较

通过研究结果,不难发现:本校学生对于地方感影响因素的设施、认知、校园活动、社交、校园氛围以及情感寄托等六个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本次研究结果中,在“校园氛围”和“情感寄托”两个方面上大一大四学生的得分高于大二大三学生的得分;在“设施”和“认知”方面上,大三大四学生的得分高于大一大二学生的得分;而在“校园活动”和“社交”两个方面上大一大二学生的得分高于大三大四学生的得分。分析原因,第一组中,大学生对于自己选择的大学是基于一定的认可度的,选择该学校就意味着认可该学校。所以,大一学生来到自己认可的学校上学自然会在“校园氛围”和“情感寄托”两个方面获得更高的分数。而大四学生面临着就业,上自招聘单位下到自身都会提高对学校的重视程度,所以也在这两个方面上得到了高分。相反,大二大三的学生对于学校的精神依附由于自身对校园相关的消极事件的经历可能处于波动状态,并没有趋于稳定,所以没有获得很高的分数。第二组中,大三大四的学生相对于大一大二的学生已经获得了较长时间的校园生活经历,而这种校园经历使他们更熟悉并更善于使用校园的各种功能设施,对校园建筑和景观的辨识程度也远远高于后者。所以大三大四学生在“设施”和“认知”中取得了高分。第三组中,大一大二学生由于进入校园时间尚短,告别高中生活时间不长,稚气未脱,对大学生活充满着期望和信心。同时相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来说大一大二学生有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因此在各种社交活动中他们充满激情,表现活跃。而大三大四的学生压力更大,时间更少,自我意识发展的更加稳定成熟,更加关注前途和未来。所以大一大二学生相对于大三大四学生在“校园活动”和“社交”中表现的更好。

(三)基于不同性别与不同专业上的学生校园地方感差异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校园地方感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女生在“校园氛围”和“情感寄托”两个方面得分要高于男生,这可能是因为男女本身就存在着身心上的差异,女生较男生更为感性,情感更加丰富,也更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对于学校的“主人翁”意识更强。男生在“社交”和“设施”两个方面得分较女生更高。因为,男生天生好动,更擅长体育活动,更加关注校园功能性设施建设。类比另一组数据,可以发现在“社交”、“校园氛围”、“情感寄托”3个方面,文科专业的学生得分略高于理科专业的学生。在这点上,似乎与不同性别导致的地方感差异有类似之处。文科专业学生在思维习惯、专业特点、教育方式等方面与理科专业学生存在差异,他们的专业贴近社会和生活,所以他们更善于关注校园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同时,文科的学生心思细腻,感情丰富,表达能力强等特点也使得他们在上述三个方面获得了更多的分数。

(四)个案研究:基于不同空间的校园地方感差异比较

新、老校的大四学生在“情感寄托”、“校园活动”两个方面的得分没有明显差距。但在“认知”和“社交”上,新校区学生得分高于老校区学生得分;而在“校园氛围”上,则呈现出相反的态势。首先,同样是大四学生,不管是在哪个校区,都会承受着择业的压力,所以都会减少校园活动。但是新校区中艺术学院大四学生占了很大一部分,艺术生相对于我校其他专业学生在择业上的可选择性较少,所以压力较小,同时艺术生善于表现自我,虽然正值大四,但对社交并没有产生过大的影响。所以艺术生“社交”方面的优异表现促使整个新校大四在这个方面得分都要高于老校大四学生。其次,在“认知”和“校园氛围”方面的差异不难归结到校园建设上。西南民大老校区建校很早,风格朴素,恬静内敛,学术氛围浓厚,没有过于醒目夸张的建筑标识。大四留在老校的学生忙于备考,这样的校园氛围很适合他们学习生活。而新校区则充满了活力,风格更加现代化,喧哗张扬,在新校区随时都可以看到美轮美奂并携带着醒目的民族符号的校园建筑。新校区的建筑比老校各有个性和特色,更能吸引学生。所以大三大四学生在“认知”和“校园氛围”两个方面的满意程度上是呈现出相反的态势的。同时,通过调查显示,我校预科生与非预科生也在上述几个方面中的满意程度和大三大四学生有着近似的结果。

五、基于地方感形成机制对西南民族大学学校校建设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一)增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功能依赖(地方依赖)

学校应当从基础设施入手,增加学校师生的公共空间和院校的有机建筑,提供足够数量的设施,并定期检修,确保其可以正常使用。除此之外,结合院校所在地的具体环境,校方可以提供特殊需求(例如成都夏季炎热多雨,学校可以增配电扇甚至空调,同时可以在教室自习楼放置雨伞供学生应急)。其次,学校要打造属于自己的主题景观,通过具体的环境建设增加学生的地方依赖(例如我校可以效仿“武大樱花节”打造一个“民大银杏节”)。

(二)增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身份认同(地方认同)

少数民族文化灿烂多彩,本民族学生对于民族的自豪和自我认同来源于其他民族学生对其文化的认可与赞扬。所以学校需要加大对民族文化的建设和展示,修建展馆,博物馆,并定期对外开放,让更多外族学生参观,了解更深层的民族文化,并相互交流,增加民族文化的流通性而不是封闭起来,仅用于学术研究。学校还应该关注本校的民族构成问题,在大力发展本校主体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还要兼顾其他非主体少数民族的文化建设(例如兼顾建设我校非彝族藏族壮族少数民族的文化,以增加这一部分学生对学校的地方依赖)。

(三)增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精神依附(地方依恋)

校方应该支持鼓励学生在本校具有特殊意义的场合和建筑中举办活动。大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而民族符号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对心理有着积极的暗示作用,所以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在开展的各项活动中表现的更好,从而增强凝聚力,增强地方依恋。学校还应该密切学生和校方之间的联系。很多时候信息不对称会弱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所以学校要使更多的学生认为自己与校方的发展息息相关,从而增强他们的地方依恋(例如在校园内的醒目位置利用多媒体设备滚动播出学校的相关动态、热点事件以及与学生们息息相关的新闻等)。

六、结语

大学生涯在一个人的人生经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民族院校因其特殊性应该得到特别的关注。增强民族院校大学生对于校园的地方感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因此,民族院校校方应当以地方感为切入点,更好地合理规划校园文化设施建设,针对性地改善学生管理工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猜你喜欢
社交维度问卷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问卷网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