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寓精神家园建设研究现状及启示

2016-06-30 02:15于亚东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研究现状大学生

于亚东

[摘要]学生公寓精神家园的构建对培育当今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重要意义,也是大学校园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文化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正确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心理因素、思想观念以及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

[关键词]大学生;公寓精神家园;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671-5918f2016)07-0024-02

一、公寓精神家园建设研究现状

(一)高校大学生公寓精神家园构建研究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逐渐被引起关注,大学生公寓作为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主要场所,把学生公寓构建成学生一起追求理想,实现自我价值、奉献爱心;一起感受成功和欢乐,具有积极向上的创新精神,使命感、责任感、自我感深入人心的精神家园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学生公寓精神家园的构建为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青年勤学、明辨、修身、笃实的五四讲话精神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校园、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荣誉感与自豪感有积极意义。

(二)关于公寓精神家园构建方面的研究

国内外关于精神家园研究主要是从精神家园的建构以及精神家园内涵等方面进行研究的。严春友在《太原师范学院学报》发表的“精神家园综论”一文中指出精神家园在文化中的功能在于为个体提供精神皈依,为精神世界建立起秩序,赋予个体以积极意义。《论精神家园的建构》一文中的作者陈杰指出精神家园的架构必须以人文精神为统领,引导人们执著地追求德行人生、智慧认识、艺术人生以及祥和宁静的人生体验。贺新芳在《构建大学生精神家园的路径探析》指出大学生精神家园缺失的内在原因和外在表征,从高校机制完善和成熟等方面构建大学生精神家园的路径。以上国内研究成果大都是针对“精神家园”本身定义和大学生精神家园构建路径上的探析。笔者希望对于学生公寓构建大学生精神家园研究做一点初步的尝试和探索。

(三)公寓精神家园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在公寓组织模式与行政管理体系上与国内截然不同,国外大学生在解决住宿问题上有自主性和自由性,而在中国,笔者所能搜集到的资料得出结论:国外大学生在解决住宿问题上带有很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性,而在中国,尤其是大陆的情况与之相反,大学生的居住主要是由校方与后勤部门统筹规划和安排,因此我们的大学生在住宿问题的自主选择度上没有国外那么高,总的来说,可以说是横向对比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不大,以下仅作简要述评。在公寓组织模式和行政管理体系构建等方面,美国高校十分重视学生公寓行政管理和建设。Huh·D·g在《课外学习ASHE——ERIC高等教育报告》中指出:美国学生工作的中心在于学生公寓,公寓配有专职管理员,具体到每一个宿舍,以学生宿舍为单位管理学生。Weaver,Benja-min J.在《目标和机会:通过校园规划加强学习和交往》中提到:为方便学生学习,美国大部分学生公寓设学习、文体、生活设施,还有大型自助餐厅。关于国外的公寓文化建设研究,与国内相比,国外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多是以住宿学院、社团学院模式形成特有的公寓文化体系。Henry Rosovsky研究发现公寓文化在学生的学习、学术、精神、生活等方面以及在学生性格养成、学术兴趣、价值取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沈琛华等对耶鲁大学的公寓文化进行了研究,发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组织对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茹宁的研究也发现剑桥大学为每位学生配备一名生活导师和一名学习导师,注重学生和导师的面对面交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总之,在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中,国外大学形成了“行为指导、服务管理、文化建设”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保障体系。以上是对高校大学生公寓精神家园在公寓组织模式、行政管理体系、公寓文化建设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述评,对于学生公寓精神家园的构建研究深入开展具有引领意义。

二、大学生公寓精神家园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

以上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公寓精神家园建设的研究现状,通过对公寓精神家园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以此来促进大学生公寓精神文化建设。

(一)大学生公寓精神家园构建是校园文化、公寓文化建设的延伸和触角,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家园”主要包括客观层面和主观层面,在客观层面包括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主观层面主要包括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精神家园的客体虽然处于表层,同时也是公寓精神家园建设的基础,是主体层面的载体。公寓精神家园主体层面的精神建设,是精神家园建设的灵魂和精髓,对于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公寓精神家园与学生发展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要求公寓精神家园的建设必须有科学性、系统性和传承性,必须有明确的发展目标。通过公寓精神家园的构建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将本地的城市文化、学校所特有的校园文化渗透到其中,同时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大学生公寓精神家园构建中必须遵守应有的客观规律,坚持时代精神的主旋律,符合学生的愿望和诉求。

(三)大学生公寓精神家园的建设主要通过机构的独立健全,完善校、院(系)、学生组织三级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公寓辅导员的准入机制和认证制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公寓文化活动的品牌化,促进公寓文化活动的系统化、时代化、主题化和持续化。最后通过构建大学生公寓精神家园构建评估体系,以确保建设的科学化、持续化,是大学生公寓精神家园建设形成长效机制的重要手段。

三、大学生公寓精神家园建设研究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启示

(一)构建大学生公寓精神家园理论体系

大学生公寓精神家园建设的价值内涵需要从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多角度出发,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系统的探究,结合大学生公寓精神家园构建所存在的缺陷,从公寓精神家园建设的目标、原则、内容、途径以及评估的等方面,构建大学生公寓精神家园的理论体系。目前关于公寓精神家园建设的相关研究,如公寓组织模式、行政管理、文化建设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关于精神家园方面的学术成果也不在少数,但对于学生公寓构建成大学精神家园方面的研究并不多。以学习习总书记的五四讲话精神、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立足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结合时代的需要,赋予了大学生公寓精神家园的特定内涵。提出了学生公寓精神家园建设制度的规范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本化和教育纵深化的思路。提出了公寓精神家园建设的垂直管理体系、条状运行机制以及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设想,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青年大学生生活提供了可持续性,提出了大学生公寓精神家园建设的原则和评估。

(二)构建大学生公寓精神家园的理论意义

选题立足现实且超越现实,探讨大学生公寓精神家园建设的表现问题,分析公寓精神家园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公寓精神家园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分析学生公寓精神家园建设的功能和作用等,主要从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目标、原则、内容、途径等方面,构建大学生公寓精神家园建设的理论体系,发挥公寓精神家园的育人功能,从而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三)提供大学生公寓精神家园建设的实践对策

加强大学生公寓精神家园的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如何建设大学生公寓精神家园和有效发挥公寓文化育人作用也是当今高校所亟待解决的问题。选题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着力构建大学生公寓精神家园建设的理论体系,促进大学生公寓精神家园建设的可持续性,从而实现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最后本文主要将学生公寓建成为大学生精神家园为主线,通过对公寓精神家园的特点、功能、作用进行理论阐述,针对精神家园在构建过程中所能遇到的困难,应建立的基本原则、建设目标,最后提出公寓精神家园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及提出实现途径,进行公寓精神家园的建设评估体系的构建,总体思路是以提出公寓精神家园概念,分析公寓精神家园建设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公寓精神家园建设的主要内容,最后提出构建路径和评估体系,试图为高校大学生公寓精神家园建设添砖加瓦,以此来推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责任编辑:章樊)

猜你喜欢
研究现状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试井法分析井间注采关系的研究现状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