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决定效益

2016-06-30 11:12曾文芳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托尔斯泰课文文本

曾文芳

在集体备课研讨活动中,一位老师主备、主讲了人教版《语文》课标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的《列夫·托尔斯泰》。他将这篇文章确定为主题型文本,并据此设定了三个教学目标:①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事迹,体会作者的崇敬、感激之情。②感知文本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欲扬先抑手法的表达效果。③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这位教师用课件简介了托尔斯泰的生平及著作,配乐朗读了文章的精彩段落,示范赏读了精彩语句,开展了小组合作探究质疑活动。整节课,学生在一个又一个问题的牵引下疲于应付,被动接受,课堂气氛十分沉闷,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课后,教研组进行了问卷调查,学生反映出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不了解托尔斯泰及其作品,无法与作者和教师产生情感共鸣,因而品不出托尔斯泰的伟大;二是感觉文章对人物肖像的描写很独特,很有趣,但体会不出这样描写妙在何处。

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基于学生认识的模糊点和能力的最近发展区。这样,学生才能学有所获,课堂教学才能收到实效。

《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作品《三作家》,作者用妙趣横生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他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对于广大热爱托翁及其作品的读者来说,从文中读出的是满溢的崇敬赞美之情。阅读过程中,如果联想一下托尔斯泰的经典作品和他毕生的抗争,我们的内心会与文本产生强烈的共鸣。然而,很多学生没有读过托尔斯泰的作品,对其十分陌生,仅仅凭借教师介绍的有限资料,学生难以对托尔斯泰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也难以品出其伟大。因此,将“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事迹,体会作者的崇敬、感激之情”确定为教学的重点目标之一,无疑是不当的。

那么,这篇文章中,哪些地方是学生的疑惑点、兴趣点和最近发展区呢?从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对文本中人物肖像的描写很感兴趣,尤其是对文本前半部分用大量的篇幅写托尔斯泰外貌的丑陋,却没有降低其在读者心中的高大形象的原因感到疑惑。这正是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的着力点。经过教研小组的反复探讨,第二次备课时,我们把这篇文章确定为“写作型”教学文本,并据此确定了两个教学目标:①学习本文通过传神的肖像描写刻画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②了解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并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托尔斯泰的相关作品。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们设定了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步骤:一是教师讲名人故事,学生猜人名,了解人物背景;二是要求学生初读课文,研读人物肖像,体会这样描写的妙处;三是引导学生结合关键语句,感受文学大师深邃的精神世界,体会作者对他的崇敬之情;四是为身边的同学描肖像画,并组织开展“猜猜他(她)是谁”的展演活动。

实际教学中,开课伊始,学生就被托尔斯泰的精彩故事吸引住了。托翁在不幸人生中勇敢抗争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学生,为接下来走近人物做了很好的铺垫。在研读人物的肖像描写时,教师设问:“作者笔下的列夫·托尔斯泰是你们想象中的样子吗?他面部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评价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的?为什么全部用贬义词?”这些问题激发出学生的探究兴趣,他们努力抓住文中的语句进行探究,思维深度超出了课前预期。在体会写作妙处、学习肖像描写手法时,教师采用了改句、换词、调顺序等方式引导学生品读,着力让他们自主体会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及欲扬先抑手法的妙处。在反复的朗读比较中,师生共同归纳出了肖像描写的几点要诀:描肖像,抓特征;细观察,序在心;巧修辞,印象深;合身份,显品性;词句间,溢感情。学生因此颇有成就感。最后的课堂练笔环节,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用文字为同学描画出一幅幅传神的“肖像画”。他们争先恐后地上台展示,以至于下课铃响了仍意犹未尽。

综观两次教学设计,第一次教师将文本确定为“主题型”文本,力图挖掘出文本的教育价值,但因学生对文本及人物的陌生,教学以失败而告终。第二次教学,我们选择了“写作指导”这一核心价值,把它作为写作型文本来挖掘。教师不再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体会托尔斯泰如何伟大,而是着力引导他们品读语言和写法,学习本文肖像描写的精妙之处。教学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

相同的文本,不同的教学选择,造成了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这正说明了“教什么”的重要性。

(作者单位:仙桃市第二中学)

【互动链接】

《土地的誓言》是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章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作为当时东北流浪大军的一员,作者端木蕼良怀着无比炽烈的情感,对故土发出了深情的呼唤、沉挚的誓言。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故土深情,这是民族危亡时期,失去家园的流浪者和着血与泪的家国之情。

读完全文,我被这浓烈的爱国深情感染了,因而,毫不犹豫地将它确定为诵读型文本。确定了教学方向后,我除了继续深钻教材,解读文本外,还搜集了相关的历史、物产方面的资料,以更好地了解“九·一八”,了解东北。丰富详实的资料使我对东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更深刻地理解了流离失所的人们内心的悲痛以及对故土的眷恋之情。此外,我还收听了大量的东北歌曲,单是《松花江上》我就听了数十遍。从那雄浑悲愤的乐声里,我听到了东北大地的丰饶,听到了“九·一八”的悲惨,听到了流浪的人们想要回到故乡的强烈心声。

情感酝酿已有,我开始朗诵准备了。我静下心来思考与这篇文章相吻合的背景音乐。经过反复筛选,我选择了《思乡曲》这支纯净的曲子。当我在静寂的夜晚配着这支曲子试着朗诵《土地的誓言》时,我被自己深沉炽烈的情感以及文字与音乐之间和谐的魅力震撼了。

开始上课了。配着“九·一八”的幻灯片进行简洁的解说后,《思乡曲》缓缓响起。我和着这低回婉转、如泣如诉的乐声开始朗诵课文。教室里一片安静,只有乐声的流动、文字的流动、情感的流动。那一刻,我已不再是我,我已幻化成端木蕼良,幻化成一个经历了那场历史变故的东北人。

(仙桃市第二中学 何梅秀)

《我的童年》是八年级下册的课文。初读时,分散的小标题及琐碎的叙事,让我感觉无内容可教。经过细心研读,我发现这篇看似松散的文章,其实在题记中用“灰黄”将它们串联在一起了。于是,我决定把这篇课文定位为写作课型,教学目标设定为“学习用一线串珠的小标题结构写身边的琐事”。

课堂上,我声情并茂地范读了课文,并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学生说,课文写的是“我”童年时的一些小事。“如果要结合课文内容给文章换个题目,你们觉得换什么好?”“童年琐事”。我板书了“琐事”,说:“作者在题记里说,自己的童年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他的童年因什么而灰黄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穷!”我告诉学生:小标题结构的文章,题记往往起到提纲挈领、统领全篇的作用。大家浏览课文,看看后面的叙事是不是印证了“灰黄”,也就是“穷”?

教室里安静下来,学生开始浏览,思考。随后的交流很活跃,学生在交流中理清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了“穷”是本文的线索,悟出了题记与小标题的总分关系。我说:作者季羡林的童年与穷为伴,因而给他留下了“灰黄”的印象,但也养成了他一生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的质朴品质。我们无疑比季先生幸运得多,可以说,“乐”是绝大部分同学童年的主旋律。请大家以《童年乐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写琐事,用小标题式总分结构。

作文收上来后,我发现,学生作文的整体质量较高,其中有几篇文章趣意盎然,有例文的神韵。

(仙桃市第二中学 熊 敏)

类似于《安塞腰鼓》《海燕》之类的文章,采用常规的教学方式,师生都觉得寡然无味,但我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前不久,电视剧《芈月传》中的一个桥段给了我启迪。——游说家张仪把自己关在家里,终日大声诵读,终于练就了三寸不烂之舌。这类文章是否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教学呢?我决定拿《海燕》进行尝试。

学生自主预习,背诵相关段落或者全篇,准备在班上进行诵读比赛。比赛开始了。学生或一人诵读全篇,或几人合作诵读,或边表演边诵读。在诵读中,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在诵读中,学生理解了象征手法等基本知识。

(仙桃市第二中学 肖小云)

人教版《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的《再塑生命的人》中隐藏着许多写作点,如遣词造句的准确、谋篇布局的精妙等。因此,教学时我把这篇文章定位为写作型教学文本,寻找了多个写作点引导学生练笔。

比如,“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个句子富有哲理,我利用这句话为学生搭建了写作平台。课堂上,我和学生聊起了题外话:“我喜欢读书和运动。阅读让我的内心更柔软,让我练就了一双看世界看未来的眼睛,让我看到了书中的精彩世界。我也是健身房里的单车高手,体育场上的跑步冠军,瑜伽的爱好者。运动历练了我的心智,锻炼了我的毅力,让我在激情飞扬中享受到身心的愉悦。”接着,我话锋一转:“同学们也有自己的所爱吧,请用‘ 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 的句式写一句话。”学生思维活跃,写出了一些很优美的句子,如,“读书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知识、智慧、勇气和力量。”“读书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睿智、灵感、优雅和宁静。”“运动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健康、快乐、阳光和正能量。”

(仙桃市第二中学 袁君梅)

猜你喜欢
托尔斯泰课文文本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忘记自己的人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