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非人:伦理、宗教和《庄子》

2016-07-01 05:42埃里克尼尔森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道家庄子伦理

[美]埃里克·尼尔森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香港科技大学)

人与非人:伦理、宗教和《庄子》

[美]埃里克·尼尔森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香港科技大学)

一、引言①

对老子和庄子经典文本的解读之一,是他们为维护中立、客观和宿命的“道”的至高地位而忽视了适当地关注人类和伦理②。此类解读早在儒家传统如荀子著述中就已出现,并且在当代宗教和世俗人格主义批评家对早期道家思想批判中仍然很普遍。批评家们认为,道家缺乏伦理人格和道德主体的概念。

从语言表达层面上看,早期道家描述圣人时将其与传统规范和美德区分开来,既强调非人格,又主张个人主义,看起来显然自相矛盾。但是,设若人格需要持续同一性或恒久不变的本质或灵魂的话,那么道家自我转化的实践并不关涉个人主义意义上的个体或自我。不过,20世纪犹太思想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和伊曼努尔·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认为,只要受限于物化的人的形象,人本主义就难以实现。因此,人格伦理主义要求超越一个固定不变有限的人的概念。布伯和列维纳斯主张伦理优先于认识论和本体论。在他们眼里,伦理的首要地位蕴含了对为自我利益服务的传统道德的不断解构。在他们非神学宗教思想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启发,以另一种路径来解读早期道家思想中伦理和宗教的重要性。

在当今强调道家思想反人本主义的普遍趋势中,布伯对早期道家思想的解读可以说是个例外。他对《庄子》哲学的伦理和个体特性进行了充分论述③,认为居于“道”中实质上是一个培育和完善“真”的过程。这一过程会达到被视为关系个性化或特殊化的“成”,即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持守恒常和宁静,在无休止事件中保持自由④。尽管早期道家依赖和利用悖论、反论以及怀疑态度的消极性语言策略来进行论证,但它并不仅仅限于这些辩证策略,或被这些辩论策略所穷尽。因此,道家思想不仅是一种悖论或消极的伦理,更是一种可培育世间万物生命的内在精神观念或宗教信仰。作为一种崇尚自由自在和在内在世界对一切事物以敞开的方式培育完善生命的精神思潮,早期道家思想更多地关注非道德且本质上的伦理和谐、性情及修养,而不是形而上学或本体论。通过在回应个性化的内在关系动态性中对人类“去中心化”和“再中心化”,道家将自身置于自然的语境,从而既不忽视人类,也不以人类中心论视角物化人类。

二、庄子的问题

在东亚思想研究领域,《庄子》一直都被认为是颇具争议的文本。儒家传统中,自荀子到新儒学思想家朱熹和朝鲜思想家郑道传,都提出了大量批判早期道家思想的观点。首先,庄周被认为是主张客观抑制人的欲望而非道德上培育和适当平衡人的欲望。因此,他不恰当地采用了将自然视为天(a whole)而不是将人(humanity)视为天的视角⑤。早期儒家思想家荀子在《解蔽》篇中曾就消除盲目性和痴迷性论述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⑥

其次,《庄子》被解读为崇尚审美文学逃避主义、过度个人主义或神秘虚无主义。这些批评表明,庄子通过贬低人和道德秩序的价值推动欲望任性地自由发挥,即人可以不负责任,自私地随心所欲而无须遵循能促进家庭、社会和国家繁荣的基本社会规范和美德⑦。此类批判将庄子归入了汉末之后颇有争议的“文人道家”和“新道家”学派,即主张免于社会责任、不善处世的神秘主义和颓废唯美主义⑧。

“道家”是一个古老的术语,最早见于汉代历史学家司马迁(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6年)所著的《史记》。从儒家观点来看,我们所称的“老庄道家”——与之相对照的是汉代更具政治色彩的“黄老道家”⑨——同时是客观和自我本位的,因此,在两个方面都是非伦理的,并且破坏了道德人格和个人魅力的适当培养。这一观点不能被认为只是外在的或过时的观念,因为它不但在对早期道家个人主义的批判中频频出现,并且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中自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至生态思想家莫里·布克金(Murray Bookchin)都不断被反复提及。

三、自然和人类的重新审视

对庄子的诸多批判包括他过分偏执地追求将天视为“自然”,重视“道”的一方面而摒弃其他方面,因而未能正确地认识人类。从上一段大自然与我的关系及《大宗师》篇中可以得出对此批判的回应。《大宗师》指出,圣人或真人的模范或典范不是指陷入了“道”中,或迷失在被理解为客观一元论的力量的“自然”中,而是既不轻易受到自然的力量、暴力影响,也不畏惧自然的崇高。

正如一些译文和评论所认为的,此处的“无”意即“不关心”或者“不为……所迷惑”。也就是说,至人、神人和圣人都不关心自我、功德和名声。庄子没有用否定或者不存在的表述,他使用消极表达是为了揭露并展现人的动态性,这样,人就可能获得“真”。“真”不是寂静主义意义上的孤立,而是在与万物及贯穿其中的“道”之独立和自发但有回应的相互和谐中修养和赋予自我个性。

四、《庄子》是宗教伦理还是自然主义伦理?

在康德思想传统中,无论从形而上学意义还是从科学意义解读自然,标准的自然主义伦理都会受到批判:它削弱了个性、自由和责任,将人降格为无名的力量的网络和一个客观的必然。如果“应该”可还原为“是”,而强调个体的“标准”可还原为与个体相关的“事实”,那么就不存在要求人类承担更高级义务和使命的伦理责任。尽管早期儒家伦理更为紧密地将伦理与现世社会、道德人类学相联系,但它也质疑了《庄子》中忘却人类的潜在自然主义倾向。客观自然和超越自然的人格的争论可有一个替代方式,那就是借助《庄子》中自然本身自由的宗教性。这种自然特性并不仅仅由自然所赋予,它可通过修养来实现。作为一种通过修养获得的“真”和与世界相关的性情,庄子的“自然”以完全不同的视角揭示了什么是人。也就是说,成为真人要求不遁天以及逍遥游中超越内在的自由。

此外,如果伦理未能被恰当地在道德意义上理解为对命令、规则和抽象原则顺从和遵守(就像早期道家对传统和儒家道德的理解),那么我们就需要恢复《庄子》的伦理维度,即将其理解为倡导施行一种自由地回应万物以及滋养世界万物的伦理责任。

意识到事物多样性和平等性的间断性视角有助于人类摈弃固有的单一视角,因为单一视角无法观照事物的奇异性和无常性。这样的修养意味着人类能转变其有限的视角以实现世界万物所力争的根本平等性。从个体视角来看,只有个体自我及与自我关涉的事物才是有价值的;从更宽泛的“道”的视角来看,每一个不同的生命都平等且其存在本身具有同等价值。

如果没有了有用的范畴,那么拿什么作为评价尺度呢?根据庄子,事实上,通过不做任何强制的事情即可做最多的事情。“无为”通常被译为“non-doing(不做)”或“non-action”(不为)。它指的是一种不被胁迫和压制的行为。这一顺从行为的产生与下列两方面有关:(1)虚无主义的认识或完全不依赖计算或深思熟虑得到的理解(无知);(2)无任何偏好或中立的欲望(无欲)。它的要点是强调最低限度行为、认识和较少的欲望与最大限度行为、认识和无止境欲望的对比。二者的不同就是在修养完善自我的事物开放性中逍遥(真)与将自我约束在有限视角之内的差异。因此,《庄子》本质上是伦理的(也是非道德的),它提倡将人类依存性转化为真人逍遥自在的“真”和接受能力。

这种关于内在自然令人怀疑、戏谑的精神观念和宗教信仰遭到了儒家思想家荀子质疑,认为其过于客观或缺乏道德人格。从荀子关于早期道家思想的其他评论中,可清晰地看出其批判实质上所包含的内容。荀子的批判没有论及生命过程的伦理维度,而是认为自然界的主宰和开发会剥夺一切伦理品质,并导致无限的人类活动以及毁灭。

五、结语

相较于任何条件性受制约的目标或将自我束缚在一个固定标准视角而认识不到自己内在固有无常和多样性,庄子无拘无束的逍遥、不受限制的回应以及无损害的行为显得更为全面和开放。借用康德的语言,庄子的回应并未预设也未被确切概念所限制。尽管庄子采用了意义模糊的概念和语词,但并不能因此认为那些概念和语词是无意义的。只有从确切的目的性和工具使用性中解放出来,人类才有可能以一种本质上不同的、非计算的滋养方式与万物及其生存环境相互关联。

庄子以整体理性的方式培育了人性。这种方式不能称为“自我中心”,因为真人是无私的并且通过与万物相联系和回应的方式获得个性。如果自然主义不等同于将自然科学简化的现代概念或自然的工具主宰,庄子的方式即是自然的,既非反人性也非在人性中。人性是在道中修养的,而不是与道相悖的。换句话说,如果在由天、地、人和万物四重关系构成的生命生成性过程中人需要自我定位并对这一生命过程回应,那么《庄子》的路径本质上就蕴涵了人本主义宗教信仰或精神观念。

注释:

①为了方便起见,文中使用“早期”或“老庄”道家的表述,但这么做并不表明二者之间存在默认的统一性或学派,同时也并不排除其他形式的道家思想和实践。

②《庄子》的引用以章节为主。引文参阅了以下文献:大中华文库系列(汉英对照),秦旭卿,孙雍长今译,汪榕培英译《庄子》(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和外文出版社,1999);杨柳桥,《庄子译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刘荣贤,《庄子外杂篇研究》(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华兹生(Burton Watson)译,《庄子全集》(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68);彭马田(Martin Palmer)等译,《庄子》(伦敦:企鹅出版社/阿卡纳,1996);葛瑞汉(A.C.Graham)译,《庄子内篇》(印第安纳波利斯:哈克特出版社,2001);豪施曼(Hyun Höchsmann)和杨国荣(Yang Guorong),《庄子》(纽约:培生朗文出版社,2007);梅维恒(Victor H.Mair),《在“道”中逍遥:早期道家故事和庄子寓言》(火奴鲁鲁:夏威夷大学出版社,1998);任博克(Brook A.Ziporyn),《庄子:精要篇章及传统注释选》(印第安纳波利斯:哈克特出版社,2009)。文中中文引用出自中国文本研究项目:http://ctext.org/.

③马丁·布伯(Martin Bubber),《庄子的寓言》(莱比锡:岛屿出版社,1910),英译本为马丁·布伯(Martin Bubber),《中国故事:庄子、格言和寓言及中国鬼神和爱情故事》,亚历克斯·佩奇(Alex Page)译(大西洋高地:人文出版社,1991)及载于乔纳森·赫尔曼(Jonathan R.Herman),《我与道:当马丁布伯遇见庄子》(奥尔巴尼: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1993)。马丁·布伯《庄子》编选“后记”亦出版了英译本:马丁·布伯(Martin Bubber),《指明道路:散文选编》(阿姆斯特:普罗米修斯书局,1990),31-58页。

④关于“成”和“真”,可参见钟金崇(Kim-chong Chong),《庄子的“成心”及其对德行和视角的启示》,道:比较哲学杂志,10:4(2011):427-443;钟金崇(Kim-chong Chong),《〈庄子〉中“真”的概念》,东西方哲学,61:2(2011):324-346。

⑤《庄子》更倾向将“天”解读为“天地”和“天下”,因为没有地就无法接近天,就好比没有阳就无法理解阴;比较悦家丹(Dan Lusthaus),《〈庄子〉的悖论伦理》,收录于斯科特·库克(S.Cook)主编,《隐藏在世界中的世界:〈庄子〉的不平衡话语》(阿尔巴尼: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2003),200-201。关于早期道家的“自然”及其生态学启示,可参阅埃里克·尼尔森(Eric S.Nelson),《与道一起回应:早期道家伦理及环境》,东西方哲学,59.3(2009):294-316。

⑥《荀子》,21.5;21.4见于《〈荀子〉全集英译与研究》(全3册),约翰·诺布洛克(John Knoblock)主编及英译(斯坦福: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88-1994),第3册,第102页;汉英对照本:《荀子》,约翰·诺布洛克(John Knoblock)英译,张觉今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第2册,第679页。

⑦有关该观点的有缺陷的经典阐释,可参看白乐日(Etienne Balazs),《虚无的反抗还是神秘的逃避:中国三世纪的思潮》,收录于《中国文明与官僚体制》,莱特(H.M.Wright)译(纽黑文:耶鲁大学出版社,1964),第226-254页。可比较拉塞尔·柯克兰(Russel Kirkland),《道教:持续的传统》(纽约和伦敦:劳特利奇出版社,2004),第209-210页。也可参阅商戈令(Ge Ling Shang),《肯定即解放:庄子和尼采的宗教信仰》(阿尔巴尼: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2007),第3页。

⑧可参阅何肯(Charles Holcome),《在汉代阴影中:南朝初期的文人思想与社会》(火奴鲁鲁:夏威夷大学出版社,1994),第127-129页;以及拉塞尔·柯克兰(Russel Kirkland),《道教:持续的传统》,第51-52页,其对与内业相关联的有节制道家内在修养传统与庄子的“无用话语”、无责任心作出了明确区分。

⑨参看戴卡琳(Carine Defoort),《鹖冠子:从论辩学的角度解读》(阿尔巴尼: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1996),第38页;单纯(Shan Chun),《中国宗教与哲学的基本特征:内圣外王之道》(海德堡:施普林格出版社,2012),第20-21页。

⑩参阅《道德经》,其第1章中同时论及消除和拥有欲望。关于“自然”即“自发”,参看张岱年,《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2002,第162页;关于“自然”即“自然界”,参看汉斯·乔治·梅勒(Hans-Georg Moeller),《道教的阐释:从梦蝶到鱼筌的寓言》,2004,第107页;关于“自然”如“水”,参看莎拉·艾兰(Sarah Allan),《水之道与德之端: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本寓》,1997,第116页。

(译者:梁燕华,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英国赫尔大学博士)

【责任编辑:高建立】

收稿日期:2016-04-11

作者简介:埃里克·尼尔森(Eric S.Nelson)教授任教于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同时也执教于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作为哲学教授,他的研究兴趣包括生活模式、实践信仰以及身体哲学,研究领域涉及阐释学、伦理学及自然主义哲学。已发表了50多篇高水平论文并参与了多部著作的编写,包括欧洲哲学、文化阐释及中国哲学等相关内容。

中图分类号:B223.5;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16)08-0025-08

猜你喜欢
道家庄子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漫画道家思想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