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性文体写作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6-07-01 09:58杜兰
新校园·中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现场感感人莫言

杜兰

批阅学生的作文,常常感觉学生对叙述性文章写得不够生动感人,缺乏滋味,难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细细思考,发现学生在叙述性文体写作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不去讲故事,而是平铺直叙,进行一般性的概述,文章缺乏情节的设计,没有起伏,没有波澜。二是不能集中写一件事,或者不能聚焦某个方面,重点得不到突出,只是用平淡的语言去概略式描述,显得笼统,面面俱到,比较散漫。并且由于叙述节奏太快,不能把事儿说透,不能把故事讲得具体精彩,所以难以打动人、感染人。三是由于只是进行一般性笼统地叙述,不能创设一定的情景,所以缺乏现场感、情景感和立体感。这样写,就不能把读者带进故事中,不能给人一种在场的感觉。所以读者总是觉得文章读来毫不痛不快,毫不亲切。如何解决叙述性文体写作中学生出现的这些问题,让学生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下面谈几点认识。

一、要讲故事,不要去概略地叙述

叙述性的文章要想生动吸引人,就要绘声绘色地讲故事。为了突出文章的故事性,使文章更有吸引力,就要求作者把故事的具体情节设计好,要进行细致的描绘,把细节突出来。

莫言在瑞典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的演讲,就动情地讲述了关于母亲的七个小故事。这七个小故事截取于母亲一生平凡的生活,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看似平常,但就是这些小事都很有意义,深深地影响了莫言,改变了莫言的人生轨迹,成了莫言文学创作的原动力。莫言所讲的这七个小故事,都是亲身经历,所以描写具体生动,有情有景,读来亲切自然,令人动容。莫言的故事讲得好,有情景,有情节,有细节,虽然故事都很平常,但是莫言用自己别致的语言讲述出了母亲独特的故事,所以令人难忘,引起了很大反响。莫言自称是讲故事的人。他确实会讲故事,他讲的故事讲得生动感人,《红高粱》《蛙》《檀香刑》等名作就是讲述高密东北乡的故事,全世界文学爱好者都喜欢。他的成功给我们中学生写作以很大的启发:莫言写作的成功就是靠梦幻般离奇的故事打动人。一篇好的叙述文章,没有好的情节肯定不会很生动,如果没有出彩的细节描写,也不会感染人,打动人。莫言的成功,就在是有滋有味地讲,而不是概要复述。有些学生的写作不是去讲故事,而是简单地叙述,大略地概述,缺少生动的情节,缺少细节的描摹,所以读来没有什么印象。

二、叙述的要适当放慢放缓,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描写

故事发展的速度一旦快了,没有找到细致描写的点,文章就会变得干巴枯燥。有些学生写作时的节奏太快,跨度太大,几下子就把故事讲述完了,几乎没有情节,只有大略地简述,显得过于粗糙。只有把故事的节奏放慢,进行有情有景的描述,突出关键点,找到动情点,精心描摹细节,这样文章才会吸引人。几句话就把故事过程简单复述完,没有详细的景物描写,没有具体的人物对话,没有对人物的细致描写,一切都省略了,文章怎么会生动,怎么会感人?把应该细致描写的地方用心地刻画一番,把不应该省略的再补充上,把一些动情节点详尽地描绘出来,这样才能创造出情境,文章也就不显得乏味了。如果把这些必要的描写省略掉,文章就只剩下了骨架,没有血肉,没有立体感,难以生动感人。

所以,要想写出感人的文章,就要适当放慢速度,有时还要停下来,把必要的描写写好。写叙述性文章,要靠出彩的细节感染人,靠对枝枝叶叶的描写吸引人。如果只有梗概,文章显得不深不透,不疼不痒,就没有感人的力量。

三、创设一定情境,给人强烈的现场感

有些学生写叙述性文章,不去设计情节,不去截取精彩片段,而是铺陈开来,没有重点地概略叙述。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没有场景,没有情景,真如流水账一般。尽管方方面面都写到了,但是文章显得不深不透,不精不细,苍白无力,没有什么感情。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好多叙述性文章,都有情节,有场景,给人一种真真切切的现场感。比如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一上来就把读者置入一种场景,把你不自觉地带入故事中,让你跟着作者的思路走。清末讽刺小说家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也是一上来就写范进,写胡屠户,把个人物真真切切地给呈现在读者面前,那么清晰,那么形象。著名作家孙犁的《芦花荡》一上来就设置了一个独特的场景,然后让人物出场。老头子的独特功夫,在白洋淀这个独特的舞台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人物形象得到完美的塑造。

设想一下,如果作者采取概述的方式,平铺直叙,文章没有起伏,没有波澜,人物性格得不到展现,淡化情节,甚至省略环境,最主要的人物不是在活动,而是被活动,或者活动几乎被省略,文章还有吸引力吗?人物还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吗?当然不会!文章肯定索然无味,无法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学习写作叙述性文章,学生如果能按照上面所说的三点去尝试,一定会使文章变得很有滋味,很有吸引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留心生活,学会积累素材,灵活驾驭素材,创造情景,给人强烈的现场感。

猜你喜欢
现场感感人莫言
过去的年
父亲让莫言比别人矮半头
父亲让莫言比别人矮半头
抗“疫”感人瞬间
写出新闻的现场感
一个感人的故事
感人的画面
浅论电视新闻特写的关键要素
电视新闻报道如何摆脱平淡
莫言与鸟叔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