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国

2016-07-02 03:15|金近|纸
文学少年(原创儿童文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礼部臣子救火

|金 近|纸 盐



“好”人国

|金近
|纸盐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有一个国家,叫做“好”人国。“好”人国里最有权力的,是一个皇帝。

皇帝是穿龙袍的,头上有两只角,因为“好”人国里有地位的人,头上都有两只角的。他戴着的一顶皇冠,给两只角勾住,就像生了根一样,很牢固,刮起最大的台风,也吹不掉。

皇帝有一个老婆,就是皇后,头上也有角,她的角上嵌着红红绿绿的宝石,很好看。她生了一个儿子,不满10岁,他的小角上扎着红丝线,很像小辫子。

“好”人国里的老百姓,越是坏的,就越算好,如果你不肯坏,那么你就犯了法。“好”人国里所定的法律,最重要的有下面三条:

一、不许讲道理,讲道理是犯法的;

二、不好的事情要说好的,假的事情要说真的;

三、你请我吃一块糖,我定要打你一记耳光,你请我吃一块糕,我要打得你求饶。

有一天,皇帝的儿子刚满10岁,皇宫里的人都忙着替他做生日。照“好”人国里的规矩,礼物要用最脏的东西来装,越是脏的,主人就越高兴。那天早晨,皇帝和皇后并排坐在正殿里,皇太子就坐在他们的中间,像两颗大牙齿中间嵌了一颗小牙齿。礼部大臣站在他们旁边的一个高凳上,专管收礼的事。

文武百官都等在皇宫外面,他们人多,如果大伙儿拥进去,非但秩序不好,还会弄不清楚,于是安全部大臣叫他们排队,排得长长的,像一条又粗又长的大蛇,不许他们抢先。

然后礼部大臣喊道:

“送礼开始!”

第一个臣子提着一个粪筐,里面装的全是通红的苹果。他走到皇帝和皇后的面前跪下,伸直脖子吼道:

“敬祝小皇早死!”

皇帝皇后笑眯眯地点点头,皇帝对礼部大臣说,谢他50记耳光。礼部大臣就出一张谢帖,交给卫士,卫士接到这张谢帖,打他的耳光。打好耳光,这个臣子对着皇帝又是九十度的鞠躬,说:

“多谢皇恩。”

第二个臣子送来的是一畚箕的糕,这个臣子说:

“敬祝小皇生恶病死掉!”

皇帝和皇后听了也很欢喜,皇帝说:

“打得他求饶,再打得他求饶,再打得他求饶。”

于是礼部大臣出一张谢帖给卫士,卫士第一次打得他求饶才放手,第二次再打,等到第三次求饶的时候才放他。这个臣子觉得很光荣,摸摸自己身上的痛处说:

“多谢皇恩。”

第三个臣子送来的,是一只脏鞋子里装的糖果,他跪在皇帝和皇后的面前说:

“敬祝小皇不得好死!”

皇帝和皇后照样微笑着点头,皇帝说:

“他送了一鞋子的糖果,给他木棍让他自己打。”

于是礼部大臣出谢帖,卫士给他木棍。这个臣子打得自己喊“啊唷”的时候,才对皇帝说:

“多谢皇恩。”

第四个臣子差了两个男仆人,抬进一口小棺材来,他跪下说:

“敬祝小皇舒舒服服地睡这口小棺材!”

皇帝打量了一下这口小棺材,觉得太小了一点,就皱着眉头对这个臣子说:“你的眼力太不好了,怎么做得这样小?万一小皇真的死了,他能睡得下吗?”于是他很不高兴地对礼部大臣说,“不要打他,叫他出去。”

这个臣子听到不打他,就着急起来,他哭凄凄地跪着说:

“请皇上赐个厚恩,让我再补送一口大些的吧。”

皇帝看他求得可怜,根据“送棺材踢百腿”的礼节,叫礼部大臣谢他10腿,于是礼部大臣出谢帖,卫士不过轻轻地踢了他10腿。他自觉惭愧地低着头,对皇帝说:

“多谢皇恩。”

这样一个一个地送下去,一直送到第一百零一个。然后皇帝站起来,挥一挥手说:

“叫他们都滚出去!回家去吃饭。”

安全部大臣仍旧叫他们排队,走出宫殿,等最后一个臣子刚刚跨出门槛,卫士就砰的一声把宫殿的大门关上了。文武百官都很高兴地各自回家。

“好”人国老百姓住的屋子很大,比我们住的要大10倍,每一幢屋子规定住100个人,不管是大胖子,或者是瘦子,都一样,所以有的屋子里大胖子比较多,就很拥挤了;有的屋子里多住了瘦子,就觉得很空敞。还有小孩子和老头儿,算起人数来,也都是一样的。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住呢?这有道理,因为“好”人国里的人完全用了一定的方法来办事,比如走路,从家里走到第一条街,规定走多少步,走第二条街,规定走多少步,如果多走了一步,或者少走了一步,就得跑回家来重新走过。医生给病人看病,也有一定的方法,不管毛病轻重,都一样看待,病人挂了号,先到一间空房间里,闭着眼睛坐18个钟头,再到另外一间空房子里去坐18个钟头,看护站在房门口,拿着一只表看时间,哪一个病人坐满了时间,就喊他出去。有时候病人没有坐满时间就死了,也要满了时间才可以把尸首抬出去。所以,一幢屋子住100个人,就不能多一个,也不能少一个,如果有一幢房子里生了一个小孩子,就得抽签派一个人住到别处去,要是死了一个人,也得从别处派一个人来住。管这些事情的,另外有一个官,大家叫他“看看老爷”。每幢屋子由“看看老爷”管理,人数总是100个。

不幸得很,“好”人国里有一幢屋子失火了,起先只看见屋顶上冒出一股股的青烟,慢慢地火头也蹿出来了,红红的火头像许多只魔鬼的手,向着天空乱抓,这些魔手越伸越长,越伸越大,还越伸越多了。这屋子里的100个人都大声喊着哭着:

“快来救火呀!”

“不好了!我们的屋顶烧穿了!”

“跑啊!快跑!”

不多一会工夫,救火车像飞一样的从四面八方开来,一辆、两辆、三辆……数数看,哦!一共有15辆半,那半辆是这样的:车上没有救火的皮管,也没有长梯子,不过是几个救火员,只有一半的用处,就算是半辆。

救火员把浇水的皮管拉开来,接在汽油站的大龙头上,“好”人国里救火是用汽油的,汽油很快地钻进皮管里,从皮管的另一个口子里喷出来,喷得很急,救火员就捏住这皮管向火烧的屋子浇去。火碰到了汽油,烧得更旺了,救火员看到哪一处的火头快要熄灭下去,就向哪一处浇,于是火头像打了救命针一样的,又活了过来。

火越烧越大,从这一幢屋子烧到隔壁的一幢屋子,再从隔壁的一幢屋子烧到另外隔壁的一幢屋子。这样依着次序烧过去,一直把这条街上所有的屋子烧光为止。如果烧不完,救火员就要多浇汽油让它再烧,哪一条街上起了火,整条街的屋子都要烧光的,要是不烧光,就算是不吉利,还可以看出救火员的救火并不出力。他们救的是火,火熄了,要赶快把它救旺,救屋子就错了,这就是“好”人国里的规矩。

这一次大火,一共烧掉110幢屋子,烧了三天三夜才烧完。能够烧得这样快,完全是救火员的功劳,这条街上遭火烧的人家,大家合起来做了一只大银杯,这只大银杯有多大?让我做个手势给你瞧,有两只手臂围起来的圆圈圈那么大。高呢?大概有4尺高吧,杯上刻着4个大字:“救火先锋”。这只大银杯就送给15辆半救火车的全体救火员。

在“好”人国里,这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就是三天三夜烧光了110幢屋子,假使15辆半救火车的全体救火员不出力,就烧不到这么许多了。

住在那110幢屋子里的人,烧掉了屋子以后,就算是“烧民”了,这也是“好”人国里的规矩,“烧民”们没有屋子住,还是住在原来的火烧场里,照“好”人国里相传下来的说法,只要“烧民”们肯在露天里住10年,不怕风霜雨雪,新的屋子就会从泥土里钻出来的,跟竹林里长出竹笋来一样。要是不到10年,搬到别处去,就不长新屋了。

(节选《中国童话大师系列——红鬼脸壳》)

猜你喜欢
礼部臣子救火
元代礼部尚书任职考略
《黑图档》所见盛京礼部祭祀管理的职能
从“嘴吹式救火”看当前企业的应急演练
浅谈中唐诗歌中屈原的“臣子”形象
金朝礼部宗教管理方式刍议
元朝宫廷音乐考论
电视机起火了
救火
雪孩子救火
臣子与飞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