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高值耗材二级库管理模式的探讨

2016-07-04 01:56于蔚
中国总会计师 2016年5期
关键词:出库高值库房

于蔚

摘要: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用耗材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本文对传统医用耗材管理模式以及二级库管理进行了重点研究,并指出了建立二级库的方法。

关键词:医用高值耗材 二级库管理

与普通卫生材料相比,医用高值耗材与人体直接接触,由专业科室的医疗工作者直接使用,对安全性要求极高,利用消耗型医疗器材生产和制造,生产成本和价格相对较高,如麻醉材料、消化类材料、血管介入类、人工关节类、心脏介入类等。如今,高值耗材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中,对于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也起到了积极影响。高值耗材价格过高,直接与病人身体或内脏接触,所以对管理能力的要求较高。高值耗材的管理与病人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是医院运营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通过一级库管理模式管理高值耗材。该管理模式价格低廉,流程简洁,然而可靠性和安全性较低,存在一定的漏洞和隐患。

一、医用高值耗材管理模式及现状分析

医用卫生材料的价格、材料和种类千差万别,价格从几分到上万元不等,增加了管理难度。在医院成本中,卫生耗材的价格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为卫生材料用途广、规格多、数量大、结构复杂,增加了医疗卫生材料管理的难度,在实际工作中要详细记录每一种卫生材料,而部分材料明细很难直接获取,经常发生账实不符、材料流失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医院的利益。如今,大部分医院采用一级库房管理模式,根据领用出库量进行医疗耗材的统计,会计核算和监管无法监控二级库房,只能对一级库房进行监管,使得部分卫生材料数量、用处不明确,无法真正发挥会计监管的作用,使得成本核算与责权发生制不一致,无法保证核算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收入和支出也不适应。部分卫生材料还发生“库外库”的问题,导致成本核算结果不准确。

二、二级库管理模式的探讨

(一)二级库模式概述

二级库管理模式为两层结构,由一级和二级库构成。一级库用于维护基础、退货、报损、入库、采购等高值耗材信息,对二级库的发放、领取情况进行统计。二级库用于管理库房内高值耗材的提取和入库,以及导管室、手术室等临床科室计费、发放、领取、申请高值耗材的信息。二级库模式为:厂商将货物配送给一级库,库管员负责货物的入库,并完成相应的手续和记录;二级库没有充足的库存,从一级库中调出部分耗材;医护工作者到库房中领取耗材,耗材出库时由病人自行缴费;二级库中的耗材出库后,将出库信息提交给财务机构,进行耗材的结账,与厂商对接。在紧急条件下,临床科室能够从一级库中领取耗材。

(二)二级库设立的原则

二级库是与总库不同的模式,遵循下列原则建立二级库:一是就近原则,为专门科室、病区建立二级库,为实际使用提供方便;二是消耗量高原则,即心内科、骨科、手术室等科室对高值耗材的消耗量较高,建立二级库能够为实际使用提供方便,口腔科、放射科、检验科等专业科室也需要使用专用材料,建立二级库能够为实际诊疗提供方便。

(三)二级库流转制度

卫生材料进入到一级库房后,根据物价标准和进价比例对零售价进行合理设置,科室领取材料的出库价以此为基准。高值材料的出库价和进价的差额由科室自行进行计算,并将其当作经济收入。科室领取材料,在二级库内根据零售价记录出库和入库价,根据“二级库”内的材料类型、数量和价格计入科室的账本,采取管理模式的数量化和品种化。

(四)二级库管理模式的优势

1.库存管理更加精确

一级库管理模式中,卫生材料消耗主要通过“以领代耗”的模式,二级库管理模式的卫生材料消耗为真实消耗,能够准确、真实地记录材料消耗量。一级库管理模式中,材料库存量以总库房中的记录为准,二级库管理的卫生材料耗材为真实耗材,切实保证了库存管理的准确性、真实性和有效性。二级库管理模式中,总库房中的库存有未领用物资和总库房的物资。

2.为财务预算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

二级库管理模式有机整合了一级和二级卫生材料库系统,能够准确、清晰、真实地记录实际库存和消耗量,对每月、每周或每日的卫生材料消耗进行统计。物资管理部门根据卫生材料库系统内的数据,对卫生材料采购和供应方案进行合理调整,合理设置消耗额,更加真实、准确、客观,不会导致随意和盲目采购,提高了资金利用率,调整并优化了库存结构,为库房管理和财务预算提供真实、准确、有效的数据,提高资金利用率,避免资金压制,标准化、规范化财产管理流程。

3.加强科室责任人

采取分级管理的模式进行卫生材料的管理,将责任下放到个人,增强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心。建立双层监管体系共同对卫生耗材情况进行监管,使管理质量显著提高。

4.为全成本核算奠定基础

利用软件得到审计和财务数据,对院、科消耗卫生材料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合理预测耗材消耗情况,实现卫生材料消耗监控的全方位、立体化,为成本核算、决策制订提供参考。医用卫生材料管理采用二级库管理模式,能全面监管临床反馈、材料出库、审核、领取、入库和采购等环节,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采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提高卫生材料的管理质量和效率,减少积压库存和成本支出,准确、有效、真实地核算成本,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三、实现二级库管理的必要条件

(一)领导支持、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理解和配合

医院各科室的管理工作都会受到二级库管理模式的影响,其工作流程、业务规范也需要进行相应调整。临床科室建立二级库以后,其使用者主要为医务人员,不仅要负责医务工作,还要盘点和维护二级库,无疑加重了其工作负担。此外,二级库采取严格管理和追踪材料的模式,增加了管理者和使用者领取卫生材料的难度,从而引起管理者和使用者的抗拒情绪。所以,医院领导要鼓励并支持二级库管理模式的建立,加深临床医务工作者对二级库管理模式的认识和了解,让他们认识到二级库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配合二级库管理系统的建立,从而提高卫生材料管理质量和效率。

(二)建立条码管理体系,实现条码追溯管理

条码技术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通过扫描条形码能够自动识别出产品信息,具有速度快、效率高、使用方便的特点。条形码具有唯一性,从而保证扫描结果的准确性。卫生材料入库之前,要为其绑定唯一的条码,并输入到信息库系统内。物资供应链管理系统能够自动存储和识别条码,分析追踪产品的追踪码、有效日期、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编码和厂商。流传耗材时,利用条形码监管耗材流转的各个环节,实现监控的全面性。对不同批次和有效日期的产品进行全面监管,降低了误操作发生的概率,安全性和可靠性显著提高。产品所有数据包存储在临床消耗登记表内,直接对条码进行扫描,就能在病人、厂商、供应商的记录表中存储产品信息,方便快捷。病人使用高值耗材后如果出现副作用或不良反应,扫描病历中的条形码就能将使用的高值耗材的信息提取出来,为后续诊疗提供参考。在医疗纠纷和诉讼案件中,高值耗材能够作为证据,借助法律手段能够帮助医院在医疗纠纷中处于有利地位,从而减小医疗风险发生的概率。

(三)建立物价及耗材集成管理体系

对耗材和物价集成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将物价信息和耗材信息联系起来,设立专人负责管理耗材和物价信息,定期维护和更新。

(四)盘点制度

核算、审计和财务机构要盘点卫生材料实际库存,通过抽查或定期盘查的方式及时掌握卫生材料库存情况。能够查询实际库存与申请量、出库和申请信息,结合查询结果合理组合出库单,提高材料盘点效率。如果出现材料账实不一致、有误差的现象,严格遵循规章制度给予奖励或处罚,责任人承担相应后果,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王菲.浅析医用卫生材料的二级库管理模式[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4.

[2]赵样,梁方舟.二级库管理模式在高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2008.

[3]任筠.医用高值耗材采购供应流程的改革探索[J].卫生行政管理,2015.

[4]陈国华.基于信息技术强化医用高值耗材精细化管理[J].中国医院,2015.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猜你喜欢
出库高值库房
养殖废弃物快速发酵及高值转化土壤修复生物肥料关键技术
麻文化发展与高值利用前景展望
石化某库房建设项目的全要素管理要点
卷烟配货出库流程的优化与应用
散粮出库 加快腾仓
“出库费” 应由谁来付
高值无害化利用 废白土大有可为
基于PLC的物流自动化包装线出库穿梭车的设计
关于加强医院高值耗材监管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