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死亡率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2016-07-04 05:37吕搏姜晓明王琨姜宏春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护理干预

吕搏, 姜晓明, 王琨, 姜宏春

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死亡率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吕搏,姜晓明,王琨,姜宏春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将老年慢性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872)和干预组(n=860)。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干预组进行护理干预,干预时间6个月。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进行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随访5年后,观察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死亡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老年慢性病患者SDS和SD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干预组老年慢性病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其死亡率。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慢性病;死亡率;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为慢性病(chronic diseases),它是目前公认的一个主要的全球健康问题,具有医疗保健模式复杂、病程长、频繁住院、增加医疗保健支出、治愈率低、易产生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等特点[1-2]。老年人群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慢性病患病率高,可高达43.80%[3-4]。中国是世界人口老龄化最快和老龄人口绝对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致病因素得以积累,老年慢性病的患病率不断增高,其造成的危害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5]。如何做好老年慢性病护理工作成为卫生服务不可缺少的部分。有学者认为,老年慢性病护理发展潜力巨大,是一个新的护理领域,也是21世纪国内护理发展的趋势[6-7]。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需求,充分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源,本研究对老年慢性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以探讨其实施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老年病科就诊及住院患者。入选标准:①年龄≥60岁者;②有心力衰竭、冠心病、哮喘、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之一者(如果有1种以上慢性病者,以最近6个月前的诊断作为主要诊断);③老年病科就诊或住院者;④意识清楚、无心智功能障碍者;⑤知悉本研究目的,自愿参加本研究,并且积极配合者。排除标准:①年龄<60岁者;②患有老年性痴呆、终末期肾脏疾病、精神分裂症、癌症等严重疾病者;③预期寿命不到6个月者;④不配合本研究者。本研究设计得到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生物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匿名,知悉本研究目的,并自愿参与本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分组方法对所有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根据所采取的护理方式的不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用药、日常护理等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除进行常规护理之外给予家庭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干预、生理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饮食护理干预、运动保健护理干预、社会行为干预等。干预时间为6个月。

1.2.2护理干预健康教育干预包括:入户访谈、定期举办慢性病专题讲座、发放慢性病相关知识资料、设立慢性病咨询热线等。干预频率:每月入户访谈和专题讲座1次,每次时间不易过长,大约1 h左右为好,其他干预采取不定时干预方式。

生理护理干预包括:护理体检和监测、慢性病治疗和护理、用药安全指导等。干预频率:入院患者每天1次,每次0.5 h,出院患者从第2周开始,每周1次,每次1 h左右,每次给予干预信息不宜过多,防止患者无法记住或者记错。

心理护理干预包括:与患者耐心沟通发现心理障碍的原因,采取针对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或者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使其保持愉悦的健康心理状态等。干预频率:从患者入院当天开始实施,出院患者从出院第2周开始,每月1次或根据患者复诊时间决定,每次时间不等,尽量不超过2 h。

饮食护理干预包括: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膳食安排,劝说其尽量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等。干预频率:患者入院后当天开始实施,出院患者从第2周开始,每月1次或根据患者复诊时间决定,每次时间不等,尽量不超过2 h。

运动保健护理干预包括:为患者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遵循由易到难,时间由短到长的原则,避免过多劳累等。干预频率:患者入院后当天开始实施,出院患者从第2周开始,每月1次或根据患者复诊时间决定,每次时间不等,尽量不超过2 h。

社会行为干预包括: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定期举办家庭聚餐、照顾子女孩子等。干预频率:患者入院后当天开始实施,出院患者从第2周开始,每月1次或根据患者复诊时间决定,每次时间不等,尽量不超过2 h。

1.2.3基本资料收集对所有入选的研究对象分别记录性别、年龄、自感健康、独居人数、吸烟史、慢性病数量、用药种类、慢性病史等。

1.2.4评价标准[8]基本资料收集完毕后,分别进行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心理功能测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包括20个计分条目,总分80分,最后得分=总分×1.25,得分越高说明患者抑郁越严重。正常:总分<50分;轻度抑郁:50分≤总分≤60分;中度抑郁:61分≤总分≤70分;重度抑郁:总分>70分。社会功能评定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包括10个计分条目,总分2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社会功能缺陷越严重,总分≥2分代表有社会功能缺陷。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包括14个计分条目,分为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和基本日常生活能力(BADL)2个维度,总分8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总分≤22分代表有明显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6个月过后,再次评定。1.2.5随访干预组进行6个月的护理干预后,随后对所有入选对象进行5年随访观察并记录慢性病患者死亡情况,每年12月份进行1次,至观察终点无人失访,当出现下列情况时视为观察终点:①因慢性病加重而导致死亡的患者;②因其他原因而导致死亡的患者。

1.3统计分析方法

2结果

2.1基本资料

共有2 429例老年慢性病患者纳入本研究。排除697例患者,包括不符合纳入标准163例,拒绝参加本研究465例,无法联系69例。最终共有1 73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参与本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872)和干预组(n=860)。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护理干预前后SDS、SDSS、ADL评定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和干预组SDS、SDSS、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DS、SD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ADL评分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老年慢性病患者基本资料 n,%

注:a表示χ2值;b表示t值;c表示F值

表2 护理干预前后SDS、SDSS、ADL评定结果 ,分

2.3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死亡情况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4.2±0.4年,见表3。对照组死亡111例,死亡率12.73%;干预组死亡79例,死亡率9.19%。经χ2检验,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护理干预后老年慢性病患者死亡人数

表4 护理干预后两组老年慢性病患者死亡率的

2.4 Kaplan-Meier生存分析

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见图1。对照组和干预组5年死亡率分别为14.82%和11.0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18%和88.93%;两组间5年死亡率和生存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图1 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

3讨论

由于老年慢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且病程相对较长等特点,因此探讨老年慢性患者的护理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9]。护理干预是以临床判断能力和丰富的医学知识为基础,以护理诊断为指导,按照事先预订的干预方法为促进病人康复而从事的一系列护理活动[10]。护理干预或许可以降低老年慢性病医疗费用,有助于节省世界范围内诸如中国等不发达国家紧缺的医疗资源[11]。同时护理干预也是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12]。本研究发现,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SDS、SDSS评分均显著降低,提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活动能力。另外,ADL评分显著升高,提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上结果说明,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文献报道相一致[8]。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类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但是活得长并不等于活得健康,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机体发生退行性变化,免疫力下降,对慢性病的易感性提高,再加上长期接触环境中的致病因子,使得老年人成为慢性病的高危人群[13]。而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因疾病的折磨使他们更近距离地面对死亡[14]。有研究表明,大多数老年慢性病患者对死亡存在忌讳和回避心理[15],因此护士对患者的死亡观及态度仍需加以重视,如何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老年慢性病的死亡率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从护理的角度来讲,对老年慢性病进行护理干预可能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5年随访,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进行护理干预的老年慢性病患者5年生存率为88.93%,显著高于未进行护理干预的老年慢性病患者5年生存率(85.18%)。以上结果提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慢性病患者的死亡率,值得大范围推广。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活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能有效降低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死亡率。因此,护理干预值得在临床和社会大力推广,以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Campolina AG,Adami F,Santos JL,et al.Effect of the elimination of chronic diseases on disability-free life expectancy among elderly individuals in Sao Paulo,Brazil,2010[J].Cien Saude Colet,2014,19(8):3327-3334.

[2]Pirkle CM,de Albuquerque Sousa AC,Alvarado B,et al.Early maternal age at first birth is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diseases and poor physical performance in older age:cross-sectional analysi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Mobility in Aging Study[J].BMC Public Health,2014(14):293.

[3]Tian M,Wang H,Tong X,et al.Essential public health services’ accessibility and its determinants among adul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in China[J].PLoS One,2015,10(4):e0125262.

[4]Sinnige J,Braspenning J,Schellevis F,et al.The prevalence of disease clusters in older adults with multiple chronic diseases--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PLoS One,2013,8(11):e79641

[5]李红梅.浅谈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1):69.

[6]任秀萍,白文生.社区慢性病病人的管理和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2012,26(10):2775-2777.

[7]周萍,林裕民,钟波涛,等.珠海市南屏镇某社区老年人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26(3):182-183.

[8]李玲香.老年慢性病患者出院后居家护理干预及其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8):10-12.

[9]Sánchez-MartínCI.Chronic diseases and complexity:new roles in nursing.Advanced practice nurses and chronic patient[J].Enferm Clin,2014,24(1):79-89.

[10]Verloo H,Goulet C,Morin D,et al.Effect estimation of an innov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delirium among home-dwelling older adult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pilot Trial[J].Dement Geriatr Cogn Dis Extra,2015,5(1):176-190.

[11]Cossette S,Vadeboncoeur A,Frasure-Smith N,et al.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reduce emergency department revisits[J].CJEM,2015,17(1):13-20.

[12]Paloma E,Ovidio C,Jessica R,et al.Phytotherapy management:a new intervention for nursing intervention classification[J].Holist Nurs Pract,2014,28(6):381-385.

[13]尹尚菁,刘朝明.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状况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8(4):257-259.

[14]黄天雯,彭莉,谭运娟,等.出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4,13(1):12-16.

[15]张淋淋,崔静.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死亡态度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10):3097-3099.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Mortality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Study

LV Bo,JIANG Xiaoming,JIANG Hongchun,et al.

HongqiHospitalofMudanjiangMedicalUniversity,Mudanjiang,Heilongjiang,157011,China

【Abstract】Objectives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mortality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Methods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n=872)and intervention group(n=860)randomly.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receiv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6 months.Psychological function,social function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were evaluated by the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Mortality was observed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after the 5 years follow-up.ResultsAfter intervention,the SDS and SDSS score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DL score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Mortality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s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function,social function and daily living ability of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and reduce the mortality.

【Key words】Nursing intervention;Elderly with chronic disease;Mortality;Psychological function;Social function;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H2008460)

【作者单位】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通讯作者】姜宏春

【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5625.2016.03.029

(收稿日期2015-09-02)(本文编辑熊月琳)

·卫生服务评价·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护理干预
浅谈爱德华·邦德《李尔》中的“布莱希特式”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探讨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