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问责制下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

2016-07-04 21:54张婉青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经济责任问责制开展

摘 要:在问责制背景下,对审计工作实施经济问责制,不但能够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而且有助于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更加健全,进一步建设完善的党风廉政。将经济问责审计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需要考虑其自身特点,同时重视审计的目的、程序、内容以及方法、评价等多方面问题,促进经济责任审计更好地开展。

关键词:问责制 经济责任 审计 开展

随着我国各种经济体制的深入,审计工作开始重视责任与追究责任两大内涵,在此问责体制下,问责制成为了审计内在工作要求,其目的是为了规范个人行为,并追究行为责任。如果未设置专门人员及部门来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施问责监管,将难以提高审计价值。简单来说,审计的经济责任化发展不仅仅只是局限于检查财务收支审计的过程,而是应当建立一系列的问责审计体制,从实质上提高审计价值,并将其具有的监督、制约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

一、问责制下经济责任审计迅速发展的原因

经济责任审计值得是对党政、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履责情况、管理业绩等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由审计部门在被审计者任职期间,其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合法性、真实性、效益性等情况进行监督。目前,经济责任下的审计开展符合了广泛人民对政府要求及希望,使得广大群众能够了解政府领导人员的履责情况, 进而更好地监督政府活动,经过总结得出,问责制下经济责任审计迅速发展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干部队伍加强建设的需求。对领导着实施经济问责有助于推动领导廉洁勤政。经济问责可深入、全面地了解领导者在勤、德、廉、能以及绩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应用合理的审计监督可以大幅度提升领导者管理水平,有助于加强廉政的建设力度。第二,经济问责可以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随着我国体制改革越来越深入,政府职能的转变已经成为政府当前工作的一大重点,单政府职能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循序渐进,而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能够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速度,也为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此外,还能使政府公信力、政府形象维护效果得到提升,对政府的发展有积极作用。第三,经济问责审计是现代化审计制度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化的审计制度能够促进国家管理及社会经济发展,展现处国家审计所具有建设性以及前瞻性、防御性等功能,将社会经济与政治经济紧密集合,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问责与经济责任审计之间的关系

第一,审计的经济责任化能够促进问责机制不断完善。实施经济责任化的审计,其目的是客观地、公正评价企业(单位)管理者在自身职责内的经济活动效益及其对问题应承担的责任,强化财务管理的同时,也为干部的考察与使用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第二,经济责任化的审计是问责制发展的前提。问责制要求管理者的经济责任化审计工作内容不应该仅局限在财政收支的合法性与真实性方面,还应当延伸至领导者对财政决策的实施情况以及履职绩效等方面;不但需要对领导者经济责任给予关注,而且还需关注其社会责任等。审计工作的经济责任化创新与深化同时会不断完善问责内容,简单而言就是,不仅只问责领导的经济责任,而且还要对与之相关的一且社会责任、经济行为等实施问责。这样有助于促进领导者树立科学价值观念与发展观念,使得经济持续发展的目的得以实现。

三、开展经济责任化的审工作需重视的几个要点

1.明确审计的目的。不同类型的审计工作,其审计的内容与目的各不相同。例如企业领导者在任职期间的审计目的就是,通过制定审计程序并实施,对被审计者任职期间,企业经营成果与经济活动的效益性、合法性以及真实性给予公正、客观地评价,进而为企业各部门组织以及人事部门、干部的调任与任用、奖惩等提供客观的考核。

2.制定科学的审计程序。

2.1审计的准备阶段。领导者的经济责任应当人事部门、各组织、纪监部门委托于相应的审计部门来执行,该部门在接收委托之后要尽快组织好审计小组,并将审计的相关工作进行安排。第一,实施审前调查课对被审计者及其单位情况等实施初步了解,有助于明确审计范围及重点、有关事项等。第二,按照委托者要求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来结合审前的调查结果,制定具体的审计方案。第三,将经济责任审计通知书下达至被审计者及其所在单位。

2.2审计的实施阶段。首先要召开审计座谈会,审计小组驻入被审计部门或单位,实施正式审计之前需召开审计小组、委托负责人以及被审计者等相关人员的座谈会,将经济责任化的审计目的及其重要性介绍给负责人,阐述具体实施的方案,并由被审单位将被审计者的基本情况以及职责履行等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双方签订承诺书。其次要实施审计取证,审计小组通过审计调查、座谈会、查账等多方式对被审计企业生产及经营活动进行了解调查,并对相关经济资料进行检查审核。最后,审计的具体过程中应把发现的相关问题在审计工作稿中详细几率下来,为确保审计证据可靠、真实,还需由当事人对审计证据签字,以表认可。

2.3审计的终结阶段。现场审计结束之后审计小组要及时整理相关财务报表、账簿、被审计企业的相关章程等资料,有主审复核审计底稿,汇总审计情况并对审计报告的初稿进行编写。初稿完成之后需要征求被审单位及被审计者的意见,由其及时反馈,审计小组再根据反馈的意见实施进一步核实,然后对审计报进行修改。

3.对审计的内容进行充分了解与掌握。被审计者所承担的一切经济责任能够为期审计内容进行确定,此处的一切经济责任主要包括了和被审计者相关的一切经济制度、经济行为与成果。其中与被审计者经济有关的行为指的是其经营方针、反映经济活动、资产保护、遵守国家财经几率等方面的情况;经济成果是指被审计者经济行为产生的经济结果,主要包括了经济计划、预算执行结果以及经济效益实现的程度、持续经营、福利状况等等;经济制度是指被审计者对经济行为及成果所建立的相关制度。

4.选择合理的审计方法。(1)严格遵守审计程序。为被审计者特定的审计程序,需要明确各个审计阶段开展的工作内容,开展的方法等。而审计小组在实际审计过程中不管选择何种审计法,均需严格遵守并执行这一特定程序,以提高审计成效,保证审计质量。(2)结合使用多种审计方法。第一,详查与抽查结合。对于经济活动复杂的企业,可采取抽样取证法与详查法相结合,对被审计者进行调查。第二,查物与查账结合。对实有资产企业的被审计者的实物进行盘点,账面进行检查来取证。第三,抽查与自查结合。先由被审计者的企业实施自查,再由审计小组对企业自查情况进行抽查,但是抽查的覆盖面不能少于50%。第四,外调与内查结合。结合内查与外调对企业债权债务情况实施取证。(3)将承诺制、座谈会等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第一,座谈会。在被审计者的审计过程当中,各类座谈会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这些作业将始终贯穿于审计的整个过程,这类座谈会主要包括了审前座谈会、审中座谈会以及审后汇总、意见及报告等座谈会。通过充分发挥座谈会的作用尽可能搜集较多的线索,掌握更多的信息,有助于审计更加全面,确保审计质量。第二,承诺制。在审计进点的时候,对被审计者的账表、账单、凭证等资料进行审核之前,需要被审计领导及财务主管对承诺书进行书面签订,明确相关责任。第三,联席会议制。一般情况下,这一会议由企业人事、组织、纪监、審计等各部门成员组成,审计小组在保证独立性基础上应和其他各部门成员多进行协调、沟通,一旦发现审计问题应及时召开会议,互相探讨解决对策,将审计风险降至最低。

5.审计评价需准确。对被审计者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开展审计的过程中,如何进行审计评价直接影响到审计成败。所以审计小组要对审计评价的工作内容给予高度重视,并在具体审计工作当中重点把握好评价对象、评价依据以及评价原则等几个方面。

6.对审计的风险进行严格防范。第一,严格按照审计规定的标准以及程序、方法来开展审计工作,减少工作中的差错。第二,承诺制需要严格遵守、实施,严格要求被审计者对所提供的资料进行承诺,确保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第三,将经济责任与常规审计相结合,避免因被审计者任期过长及任职情况复杂等增加审计风险。第四,审计依据应当严格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具体的实施方法来对审计结果进行评价。第五,对审计小组加强培训,提高其自身素质,有助于更好地处理相关审计问题。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各项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及深入实施,在问责制的背景下实施经济责任化的审计分析,有助于及时找到审计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应措施。把责任始终贯穿于经济审计过程当中,使得经济责任的审计与问责制密切联系起来,实现“审”与“用”完美融合,使得职能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骆宏.行政问责制下经济责任审计探析[J].北方经贸,2014,,11(01):77-78.

[2]陈蔚华.探索问责制下的经济责任审计[J].中国内部审计,2012,13(08):42-43.

[3]李秀艳,耿彦军,刘珂,蔡静静.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商场现代化,2015,12(01):238-239.

作者简介:张婉青(1984—),女,黑龙江,CIA,会计学。

猜你喜欢
经济责任问责制开展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内部审计:基于监督的增值功能
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再思考
十年来国内无为问责制研究的成果及前瞻性分析
作风建设视域下的无为问责制度建设
试分析交通企业管理中政工工作的开展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基于人本理念背景下的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的开展
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实困境与完善路径
论中国特色的生态行政问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