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下的天津飞机租赁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16-07-04 18:49曾刚王思翔孙婧池虹霖高天航张汝彬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人才培养

曾刚 王思翔 孙婧 池虹霖 高天航 张汝彬

摘 要: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是我国飞机租赁的实验区和示范点,在促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以天津飞机租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最后,从人才建设的角度,本文探索了培养天津飞机租赁人才模式的具体举措,为天津飞机租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 飞机租赁 东疆保税港区 人才培养

一、引言

2015年4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实施,其中对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在京津冀地区构建现代化的交通网络系统。北京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和石家庄正定机场等民用机场在发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京津冀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产生对民用航空器的增长需求,促进飞机租赁产业发展有利于服务京津冀一体化这一国家战略。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在我国飞机租赁方面保持全国领先优势,融资租赁业务达到全国的四分之一,累计引进了全国90%的租赁飞进,不断开创了多项租赁新模式。

二、京津冀一体化对天津民航发展的作用

在国家战略支持下,天津在促进交通一体化方面将有更多机遇。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京津冀地区要打造发达的通畅的公路网络、功能完善的港口群和一流的机场群,通过优化交通网络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在2016年,天津市在公共交通领域,强调以港口和空港建设为核心,轨道交通为骨干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在民航领域,实施制度创新,构建空铁联运机制。

三、天津飞机租赁业支持京津冀一体化战略

飞机租赁是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最早开展的租赁业务,依托这一产业,天津逐渐发展延伸出发动机、船舶、海工设备等的租赁业务,已经成为全国租赁业的中心。根据统计,天津的飞机和船舶租赁分别占据全国90%和80%的份额。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的飞机有三分之二是采用租赁的方式完成的。近年,航空公司加大了扩大机队规模的步伐。2016年4月15日,东航总经理马叙伦表示“十三五”期间将购买超过240架飞机,机队规模达到800架以上。国内航空公司通过租赁的方式获取约60%的飞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2009年自首单飞机租赁业务起,已经聚集大量央企落户天津,开展租赁业务,利用这种航空金融聚集效应,天津飞机租赁地位明显。因此,随着飞机租赁市场的快速发展,天津飞机租赁产业对于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和天津自贸区的发展能够提供重要支撑。

四、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天津飞机租赁产业发展现状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是我国唯一的飞机租赁试点区,开创了SPV租赁、离岸租赁和保税租赁等新模式。目前,天津聚集了以空客A320、A330、彩虹无人机、中航直升机、运载火箭等为代表的大型项目,同时也集聚了大量航空金融方面的人才。从产业链角度看,东疆港已经成为了以飞机租赁、大型设备租赁为核心的特色平台,聚集了大量的金融上下游产业企业。随着天津自贸区挂牌成立,多项政策助力天津融资租赁快速发展,东疆港在飞机租赁、航运设备租赁等领域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如表2-1所示,2015年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新增注册企业379家,总注册资本2115亿元,注册资本超过1亿元的企业达到441家,其中注册租赁企业1449家,总注册资本1318亿元,全年完成飞机租赁600架。根据统计,2015年4-12月,东疆保税港区的企业数量和注册资金是2012到2014年三年的总和。

五、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天津飞机租赁人才培养策略探究

1.政府需要制定差异化的飞机租赁人才集聚规划。目前,天津飞机租赁业务发展迅速,但是专门的飞机租赁人才欠缺。从政府角度,需要紧密围绕飞机租赁业的现实需要,做好人才集聚规划战略工作。围绕航空金融产业,需要大量培养懂经营、懂财务管理、懂民航、懂税法和懂国际飞机租赁相关法律的专门人才。因此,政府需要开展广泛的飞机租赁人才需求调研和预测,依据相关结果,制定天津市飞机租赁人才发展规划,聚集和培养高端人才,不断涌现中层优秀人才,同时,提升基层人才的质量。

2.进一步重视和加强高端飞机租赁人才培养。飞机租赁业的发展迫切需要一批高端人才支撑行业发展。目前,东疆港保税区已经建立了《开展博士后工作的实施意见》,从政策上支持相关企业吸引租赁、金融、物流和航运等方面的人才。天津市需要进一步扩大和细化高端人才聚集的相关政策,从税收、资金等方面对企业和人才提供支持。自从天津自贸区成立以后,天津飞机租赁业迎来了更大的发展,高端人才的培养和聚集需要加速和升级。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天津市主要的高校、科研院所可以积极同东疆保税港区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建立高端科学研究机构、高端人才培养中心。同时,积极构建飞机租赁高端人才的信息库,构建飞机租赁企业在职人员能力提升培训体系。

3.探索国际化飞机租赁人才培养模式。飛机租赁业的发展涉及到多个产业集群的发展。在国际上,爱尔兰的都柏林是全球飞机租赁的典范,世界排名前十的飞机租赁公司均在爱尔兰设立总部,拥有的租赁飞机数超过9000架。天津飞机租赁需要大量的国际化人才,天津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积极探索和英国的相关高校建立合作,探索飞机租赁人才的中外合作新型模式。例如,可以通过建立“3+2”的航空金融人才本硕连读模式,或者完善同国外高校的交换生制度,选拔有潜力的学生到国外进行交流。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同时可以积极选派优秀人员到国外进行相关的培训,提升飞机租赁人才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丁勇,陈凯. 航空金融硕士人才培养研究[J].人力资源开发,2014.9.

[2]赵宇.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 广西社会科学,2014.12

[3]孟繁华. 我国航空租赁发展面临的困难与路径选择[J]. 理论探索,2014.1

[4]《天津市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解读[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5.9

作者简介:曾刚(1988—)江西人,中国民航大学年级主任,硕士,研究方向:航空运输管理。

※基金项目: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运输经济与管理科学研究基地开放式基金资助(CAUCEMBA1501),中国民航大学201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资助(IECAUC2015-175).

猜你喜欢
京津冀一体化人才培养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司法合作问题研究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财政支出情况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财政支出情况分析
评剧在京津冀三地文化协调发展视域下的音乐生态环境现状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