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环境保护工程研究

2016-07-04 13:17吴辉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

摘 要: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可持续发展在当前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政策和规划的重要标准。而环境问题则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重视和讨论的问题,因此,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环境保护方向和工程的选择和发展,是现代社会推进、经济得以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分析环境保护工程中与发展的重要关系,并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对环境保护工程的现状进行分析,寻求环境保护在今后的实际操作中的改进和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工程 科学发展观

社会经济发展依托于产业的生产转化为经济效益,并从中产出适当的社会效益,但在以往的我国甚至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作为代价。随着重工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资源枯竭、森林破坏、大气污染、温室效应速度加快等环境问题成为社会民生问题,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通过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针对显著的环境问题以求做出治理的环保工程逐渐成型。

一、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环境保护工程界定

环境保护工程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世纪60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机械代替人力成为生产发展的重要手段,随之产生的是工业产业的迅速崛起。但科学技术的不成熟造成生产过程中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由此出现以解决局部污染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环境保护组织。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 下,全球工业化水平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爆炸性提高的同时更多能源被开发利用,导致环境问题逐渐显著,但人们的环保意识在与此同时不断的加强,较为松散的环保组织逐渐成为社会影响力较大、整体规模严谨的环保工程。简而言之,环境保护工程即以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对现有的环境问题进行治理、对未来将会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预防的措施性工程。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出现,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促进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环境的长期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有效的保证子孙后代的生存需求,通过可持续的循环性资源利用方式,为未来的生存创造较为良好的环境。尤其在科学发展观成为我国、我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后,可持续发展成为各个不同行业规划发展的重要标准和要求。可持续发展也同样成为环境保护工程在落实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标准, 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以及资源的可持续使用是环保工程的重要过程目标,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能够以环境和资源为基础,实现社会环境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发展。

二、现阶段我国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环境保护工程面临的问题

十八大以来,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公众逐渐认识到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首先,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环境保护工程被动治理。据1992年环境测算结果反映,我国在建国以后的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7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7%,另一方面我国沙漠化面积已经超过14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5%左右。我国自然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现象不断严重,草地和森林面积不断减少,自然资源的进一步减少以及土地的逐渐城市化,自然环境破坏严重。然而我国环保工程的落实和展开则是凭借“边发展、变污染、边治理”的理念,被动的看待环境问题,发现环境问题时才会开始对环境进行治理,而非主动的改革生产方式、提高科学水平,将环境保护提高至预防的高度。其次,经济发展快速,环境资源超负荷运载。大部分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以牺牲环境为前提,根据环保部和住建部对企业的排查评定结果,截至至2016年,全国范围内地级以上城市企业黑臭水体排放量超过85.7%。不仅是企业生产过程中废弃水体随意排放的现象十分严重,在污染气体排放以及废弃垃圾处理上,一方面多数企业为节约生产成本会省略处理环境,随意丢弃或排放,另一方面社会意识上极度缺乏环保意识,造成水体、大气等生态系统污染严重,环境资源超负荷的配合经济的高速发展。

图1 黑臭水分布情况

再者,环境保护实际落实缺乏监督,管理措施严重缺失。政府在环境保护工程的标准划定以及环境破坏的惩处措施等方面都缺乏制度化、政策化的规定,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初步提出,到两会绿色发展成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企业以及政府的环保意识逐渐提升,但配套的环境治理 设施却没有随之得到重视的完善。

三、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环境保护工程发展方向

2016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后五年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和任务将会围绕“加强环保督察、建设生态完全屏障、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和节能环保产业”为重点。

图2 十三五生态环境建设模式

1.加强环保督察,强化环保工程宣传教育。环保并非某一个企业或行业的工作,也非政府的全部智能,环保的督察依靠全社会范围内每一位公民的共同作用,一方面,政府在法律法规和政策上的监督是环保督察的重要手段。首先,政府在政策制定以及法律法规落实上,必须明确环保问题由谁监督,监督对象是谁,对环境破坏严重的企业和个人需要制定明确的、细化的惩处标准,且基于多样化的环境宣传活动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进行宣传。其次,公民和社会团体在思想和行为上更需要做到自觉、自律,主动监督社会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守法懂法,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時,积极履行环保的义务。

2.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节能环保产业的促进。从供给、生产端入手对产能落后、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企业进行淘汰,全方面解放生产力,将创新作为发展的动能,协调作为发展的基调,绿色作为发展的底色,开发作为发展的大势,共享作为发展的目标,对企业的环境治理阶段从意识到手段实现全面改革。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大企业环保工程的资金投入支持,减轻企业的生产成本压力,促使企业主动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另一方面更需要加强环保的技术手段支撑,培养专业的环境保护人才,从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上实现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发展,正确认识环保和发展的关系,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3.建立完善的管理防治体系。环境保护工程的落实不仅需要针对现行的环境问题,如通过减少车辆出行或限号的形式治理尾气排放和雾霾,通过取缔企业组织污水排放,针对发现的具体问题采取措施的过程是一个微观的小众治理过程,并非社会范围内以及行业范围内的宏观治理,但环境问题的出现是一个长期积累和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治理现有环境问题的同时,更需要提高预防治理的意识,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治理标准对未来将会出现的环境问题做出及时性、预防性的预案制定。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环境保护工程发展形势严峻,但“十三五”规划过程中正确的认识并把握了环境问题的重点,提出了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在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加强环境保护督察,促进产业结构改革,并且强化全面的管理体系是有效缓解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段淑芳,田璐.基于可持续发展下的环境保护[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4).

[2]彭玲玲.浅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科技资讯.2011(08).

作者简介:吴辉(1986—),性别:女,籍贯:湖南郴州,研究方向:环境保护 职称: 助理工程师,学历:本科。

猜你喜欢
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
试析绿色发展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
科学发展观指导视角下的工会工作创新与水平提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