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日记(一)爱的教育

2016-07-04 21:56孙向红
新课程·小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小吉舅舅儿女

孙向红

迎着最后一縷夕阳,我和教导处的沈主任来到了小吉家。

虽然对小吉家的情况有所了解,但亲眼看到她的家,我还是大吃一惊,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苏州,竟还有这样的家庭:破旧的墙壁、简陋的家具、屋角还堆着捡来的一些垃圾;里屋里,一张小床紧靠在大床边放着,到处散发着困苦窘迫。

因是个女孩,小吉一出生就遭到了爸爸的嫌弃,她妈妈因生病留下后遗症,不会照顾孩子。外婆心疼小吉,把她抱回家。12岁的小吉不知道爸爸长什么模样,只有外婆一家是她的亲人。本来日子还可以这样辛苦而幸福地过着,可小吉舅舅的生意破产了,一家7口人的生活就靠小吉舅舅打短工来维持。最困难的时候,小吉的外婆曾偷偷地到楼下垃圾桶里捡别人扔的食物吃。即使如此,小吉外婆还是顶住家人和经济的双重压力,抚养着小吉。

听着老人家的叙述、看着她满脸的皱纹,任何人都会感慨她的隐忍和艰难、坚强和慈爱。白发老人,本应享受儿女的赡养,可是她不仅没享受到儿女的照顾,反而要承担起抚养儿女的义务。这个普通而伟大的老人,用实际行动给我们上了一堂“爱的教育”课!

老人对学校和老师给小吉的帮助是千谢万谢,询问小吉在校是否认真学习,是否听老师的话?面对她的感谢,我羞愧不已!我为小吉做的还远远不够。有这样无私伟大的老人,支持学校的工作,我们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其实小吉是一个聪颖的孩子,每次我把作业布置下去,她总是第一完成,作业质量也不错;听话乖巧,愿意为班集体、为同学做事,是个好苗子。可是从小吉外婆的叙述中我们还是听出了一些问题:小吉在家表现没有在学校好,会与舅舅家的姐姐攀比、不肯帮外婆做事,不知道感激舅舅一家的无私付出。

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们耐心地和小吉交流,引导她懂得自己现在的一切都是舅舅一家关爱的结果,要学会感恩;写完作业要主动帮助外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要多向优秀的表姐学习。

结束了一个多小时的访谈,心情比较沉重。回家的路上,想了好多:我们对这个孩子某些方面的教育有些不到位;对这样的孩子,除了给予一些物质帮助、精神关爱以外,我们还要对她进行知恩图报的感恩教育、阳光自信的健康心理引导;而我们的爱又要怎样做才能不伤害孩子的自尊,让她健康地成长呢?一个普通教师又要怎么才能用自己薄弱的力量帮助她快乐地成长呢?怎样才能让她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愿天下所有不幸的孩子都能得到关爱!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小吉舅舅儿女
天山儿女
江湖儿女
不用担心
脸盲的人生,好凶险啊
明天再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