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福船菜烟水鲜

2016-07-04 08:35钟穗
饮食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银鱼白鱼渔家

钟穗

一个春雨霏霏的日子,笔者应久未谋面的老友之邀,到光福镇品尝了一回地道的太湖船菜,至今念来,仍自神往。

光福镇,位于太湖东岸,因“湖光山色,洞天福地”而得名。当地迂回曲折的百里湖岸线,形成了我国最大的淡水渔港码头。所谓“近水船家先得利”,光福渔家就地取材,捞湖中的鱼虾,取岸上的粮食及时蔬,配着农家自种的葱蒜等作料,小镬行灶烧煮自己的一日三餐。大味至土,这种江南渔家土菜,因韵味别具,日渐形成气候,终于发展成为如今的太湖船菜。

车从藏书镇出发,经香雪海,走司徒庙,过石竹园,一路顺风到达太湖边。风从车窗外清清凉凉地探进来,呼吸之间,都带着清新温润的水香。转过几弯湖水,便见渔港码头上,十几艘船舫一字泊开。这里,便是太湖船菜一条街,不过这街市是漂在水上的。

我们就近找了家船舫。进舱一看,布置典雅,古色古香,却又不乏船家的韵味。可能是刚过旅游旺季,能并排放两个桌子的舱内略显疏落。点菜很简单,既然到了八百里烟波的太湖,不品尝一下蜚声海内的太湖三白,未免心有不甘。其余的,便任由船家安排了。

不一会儿,银鱼炒蛋最先上得桌来。那银鱼,娇贵得很,出水即死,4小时后更是不可食用,从不给远来的客人多一分面子,因而必须即捕即食。舫上的银鱼,比在菜场看到的要大一些,圆滚滚的身子,肉质细腻,嫩过豆腐,一触舌尖便似冰激凌般化开。加之师傅手艺不俗,别的菜尚未见影,盘中一“白”已被洗劫一空。

接着上来的是太湖又一“白”——白虾,它也是大多数游客品尝太湖船菜时必选的菜肴。船家本着“味真”的宗旨,用了最简单的烹调方法——盐水白灼。活虾开水下锅,放些葱姜和细盐,连汤带水上桌。看盘中之虾,虽已煮熟,仍白色透明,那鲜味仿佛无需味蕾品尝,仅用眼睛便能看出。咬一口,壳薄肉嫩,原味浓郁,鲜活得像刚从水里捞起。吃白虾有一个诀窍,得带须带脚地将整只虾含在口中,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锁住虾的鲜味。

待得太湖船菜的当家花旦,蒸好的滚烫白鱼端将上来时,一股鲜香味立时便在船舱内四处弥散,浓得化不开。白鱼又叫“翘嘴白”,肉质特别细嫩,入口即化,堪称鱼中上品,杜甫曾写下“白鱼切如玉”的诗句来赞它。因此鱼鳞下脂肪多,酷似鲥鱼,也称“太湖鲥鱼”。舫上的白鱼经爆腌过,高温清蒸,上桌时外皮还泛着银光,婉约素洁,一如江南的女子,面目清秀却韵味十足。

太湖三白之后,其他几道菜也殊有特色。

螺蛳本是水中寻常之物,笔者打小长在水乡,自是没少见。但太湖的螺蛳个大,肉质肥嫩,且无泥土味。船家将剪掉螺尾的螺蛳和着甜面酱旺火爆炒,嫩肥香鲜,是极好的下酒菜。塘鳢鱼身形虽小,但鲜美异常,用来炖蛋,流香溢彩间,让人陶醉神往。

吃喝罢质朴真味的太湖船菜,再要上一杯东山特产的碧螺春,让身子也如同泡开的茶叶般舒展一下。看窗外浩淼无际的太湖,烟雾飘渺,碧波荡漾,丽日与微风轻点湖面。那股子妩媚灵秀,犹如大师手中的狼毫轻蘸浓墨,在宣纸上幻化开来。一时间,“口福”和“眼福”并享,使人有跌落在舒惬里的沉醉愉悦,怎一个“美”字了得!

责任编辑/刘洋

猜你喜欢
银鱼白鱼渔家
渔家网事
想冲浪的小银鱼
退思白鱼
渔家风情
银鱼和蚂蚁
银鱼是水做的
渔家乐
多看一眼都不行
多看一眼都不行
银鱼煎蛋治阳虚肢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