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与“差不了”

2016-07-05 15:09刘良军
前线 2016年6期
关键词:钻牛角尖戒尺规矩

刘良军

何谓“差不多”?换成今人的话语,就是不求过得硬,但求过得去;世事我曾抗争,成败不必在我。差不多先生惯常信奉的生活哲学是:凡事何必太认真,睁只眼闭只眼,你好我好大家好。也正基于此,在差不多先生眼里,人生大抵不过如此,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活在当下即有福。

不知何时,与“差不多”截然不同,于其背后突兀出另一个身影,这便是“差不了”。差不了先生很认真、特讲究,尤其对于差不多先生发出的噪音、杂音、刺耳音,其坚守立场、秉持原则,甚至不惜钻牛角尖,不吝舍孩套狼,只是为了严丝合缝、不差分毫,中规中矩、合乎道义。

无疑从这个角度言,差不多与差不了是一对天敌,彼此不买账、水火难相容。在差不多眼里,差不了纯然死脑筋、倔脾气,不懂变通,自作自受;站在差不了这边,差不多荒唐、荒谬,不负责任,不求甚解,简直病入膏肓,无可救药。

某些时候,差不多先生确实过得很滋润。譬如工作,由于一贯坚持差不多,上是上不去,却也断然下不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番阿Q自慰之后,倒也心态平和、宠辱不惊;对于责任,因为已经觉得差不多,纵然怪罪下来,客观原因一大堆,倒也让人说不出什么;至于占便宜、得好处,还是因为感觉差不多,见好就收,让人一时半刻竟也不好说,不屑说。

相比之下,差不了似乎没有好运气。同样于工作,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纵然能够鹤立鸡群、卓尔不群,却也无形之中有了更上一层楼的压力;论及责任,因为有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胆量与“舍我其谁”的担当,自然免不了冲锋陷阵、身先士卒,随时有自我牺牲的可能;至于能不能为自己谋点私利,那更是想都不曾想过的事情,宁愿两袖清风,也要确保万无一失,永远差不了。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见金。”只可惜差不多先生并不总是那么幸运,《差不多先生传》中“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现实生活里,差不多先生也是屡屡碰壁、走投无路、自掘坟墓。有因工作出纰漏受到处罚的,有因失职渎职丢了乌纱帽的,至于小贪成大污,身陷囹圄、身败名裂,也屡见不鲜、见怪不怪。相反,倒是差不了先生笑到了最后,靠着一以贯之、善始善终的差不了原则、不出差追求,不仅为自己赢得美名,也收获了人心。

“差不多”与“差不了”,同属主观世界的范畴,但外化出来,却是实实在在的不同行为表现。对此,如何使差不多走向差不了,关键在于当事人能否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换言之,唯有将纪律与规矩挺在前面,视纪律为刚性约束、规矩为自觉遵循,才能由不敢“差不多”、不能“差不多”,最终递进至发自肺腑的不想“差不多”,只想“差不了”。

责任编辑:梁齐勇

猜你喜欢
钻牛角尖戒尺规矩
爱与规矩并行,是一个家庭最好的家教
戒尺进课堂 戒尺进心中
学生送我一把戒尺
专家点评亮分
破绽百出的叙述
“戒尺热销”说明惩戒教育也重要
潇洒才年轻
女佣的规矩
潇洒才年轻
你懂不懂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