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中学生作文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2016-07-05 07:43潘顺钦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28期
关键词:第一人称游记议论文

潘顺钦

二十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生涯实践中,发现学生作文存在许多问题,如何解决的办法。在此列举出来供同行参考并指正。

一、“第一人称”的禁区

初中生写作文喜欢采用第一人称,便于抒情,用它写出的东西,能给人亲切、真实的感受。这本是好事情。有些同学不懂第一人称的局限性,用它来写他人心理和自己外貌,这就不好。那如何克服呢?

“第一人称”写“我”的“外貌”是禁区,使用时,要加上摹拟的语言。例如,小弗郎士说自己迟到,“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悄的教室”时的模样:“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的脸是多么红。”

用“第一人称”写“他”的心理活动也是禁区,若需要描写,必须加上假设或摹拟的话。例如,《背影》中描写父亲给“我”买橘回来后,交给“我”时的心理就加上了摹拟的话:“心里很轻松似的。”

总之,“第一人称”写“我”的外貌,写“他”的心理活动,必须加上摹拟的话,才能让读者心悦诚服。

二、把文章写“新”

有些初中生写出来的文章,主体和材料很陈旧,有的甚至是好几十年的观点和材料。虽然不能说他错,但看起来让人厌烦。这样的文章得不到高分。因为一篇好的文章必须能给阅读者或评卷老师一种新鲜感,眼睛为之亮,也就是把文章写“新”。本人认为作文要新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主题写新

好文章读过之后能给人以新感受、新启发,或深刻的教育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尽力避开那些人人皆知、皆写的事理,用创新的眼光、创新的思维去审视、思考问题,反映现实生活;要紧跟时代步伐,研究新问题,反映新生活,提出新观点,抒写新感受。但应该注意,主题“新”的关键,不只在于“写什么”,而更在于“怎么写”。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善于捕捉新的闪光点,学会改变角度看问题。

2、材料写新

所谓材料新,并非要我们非得写日常罕见的奇闻异事,而应选择那些别人没有想到或很少写到的材料来写。比如要表现老师的忘我工作、无私奉献,若选“备课到深夜”]“冒雨送同学”等人人皆知的材料来写,读来就会令人倍觉乏味、无趣;若从“老师记性差”这一独特角度入手,要做到选材新,需要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善观察、勤思考、多积累。

3、语言写新

这里的“新”是指语言清新自然、鲜明生动、富有个性。我们主张写文章应该说自己的心里话,抒自己的真感情,从而体现自己的个人风格。要力求做到语言朴素、清新、自然;表情达意要生动形象,读后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要讲究语言的音韵美和感情色彩。这样的文章自然会富有艺术魅力,能深刻地打动读者。

三、写好游记的体会

春暖花开,同学们都喜欢春游,老师免不了要同学们写一篇游记。我们的同学写的游记问题不少。游踪交代不清,看起来有点乱;详略处理不当;不懂抓景物的特点来写;写出来的文章乏味,没有人文底蕴。那如何写好一篇像样的游记呢?本人认为必须注意一下几方面的问题。

1、注意游踪的清楚交代

游览一个风景点,往往要经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景物,其路线也可能忽东忽西,来回交叉,重叠反复。但在记叙时,一定要有一个清楚明晰的顺序,让读者明了你先到了什么地方,后到了什么地方。这样,一方面利于读者了解所写景物的地理位置及特征,另一方面会给读者留下一个比较完整的整体印象。

2、注意详略处理

平分笔墨来写景物,篇幅不允许,又重点不突出。这样的文章不是好文章。要求同学对重要景点花重笔写详细些,其他采用略写。也就是要做到点面结合,有点有面。

3、抓住景物的鲜明特征

不同的风景区,其风景具有不同的特征。如华山的险峻、黄山的奇秀等。在描写时,一定要抓住景物的鲜明特征,写出区别、写出神韵,使人能产生神往之情。

4、适当交代有关风景的知识

游记还应适当对所游之地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简要介绍,使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激发人们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与神往。

5、写出“观感”,融情于景

游记作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自然风光、风景名胜的描绘,让人了解祖国山河的美丽多姿,进而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神往和赞叹之情。所以写作时,要突出作者对景观的独特感受,融情于景,使外在的自然风光与作者内心的特殊感受水乳交融,从而更强烈地打动读者。

四、材料作文三忌

给材料作文因其具有读写结合、不易猜题的优势而成为考试作文的一种重要命题形式。给材料作文的训练虽已受到了广大学生的重视和老师的讲解指导,但在学生习作中发现,不少学生写作中仍然常常出现一些较大的失误。现据此列出三点禁忌,以期引起注意。

1、忌偏离材料主旨。材料作文,首先必须读懂材料,正确理解材料的主旨,从总体上把握材料的精髓,才能进入写作程序。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或把枝叶当主干,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审题失误,导致行文偏离题意或完全脱题。

如1995年的高考题,所给材料为寓言诗《鸟的评说》,大作文要求写议论文。有些考生在分析材料时,没有从整体上理解诗歌的寓意,抓住片言只语便匆匆下笔,得出了“鼠目寸光与现实主义”,“要纠正‘踢皮球现象”之类严重偏离材料主旨的中心,或写出了:“燕子最美、要保护鸟类”之类完全脱离题意的文字。这类作文,无论其内容如何充实,结构如何完整,语言如何规范,根据评分标准,只能判为四类卷。

根据材料中心准确立意,是考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读懂”材料是给材料作文的写作前提。一定要全面材料,分清主次,抓住精髓,多角度联想,选准最角度,确立中心后,方可动笔。

2、忌材料使用不当。试题是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话题、“引子”,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材料生发而来的。写议论文,切忌开头不引述材料,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开材料。开头不引述材料而在论证过程中使用,就把话题引子当成了论据,使读者(评卷人)不明白你的中心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如果整篇文章不见所给材料,你的作文与试题提供的材料和写作要求则无法直接联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另起炉灶的感觉。因此,材料作文一定要正确使用材料,议论文一开头即要引述材料,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也不可在文章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看了这幅漫画”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把作文写一般的回答问题等同起来,离开试卷即不知“这”为何云。这种为答题而作文的作法是比较普遍的毛病,为材料作文之一大忌。

3、忌不按指令写作。材料作文的试题,一般包括两上部分,一部分是材料,另一部分是写作要求。写作要求或以提示语出现,或另列出“要求”、“注意”。審题时,不仅要吃透材料,还必须看清写作的具体要求,按照试题的指令写作。切忌不看要求,或未看清要求,即匆匆下笔。评卷中发现,有些考生的作文若抛开试题的限制评判,确是好作文,但是未按指令写作,不合题目要求,此类试卷只能被评为四类以下。

如1999年高考,一位考生以《生命的延续》为题的一篇作文,可称为“爱”的颂歌,题材、语言均属上乘;但写的是“人的眼球的移植”,与高考作文题要求写“假若人的记忆可以移植”,不符,只能定为五类,得20分。1996年小作文题要求“用说明文字两幅漫画的画内容”,并用“注意”强调“两幅漫画分别说明”,“不要编故事”。但有人却视而不见,只介绍其中的一幅,也有人将两幅连接起来编故事,成了不合要求的记叙文。这一年的大作文题的提示语说:“在一次漫画欣赏上,对这两幅漫画,有人说这幅好,有人说我更喜欢那幅,那你呢?请以‘我更喜欢漫画《 》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看法。”又在“注意”中强调“议论时要有比较,要充分说明自己的感受和理由。”这些要求表明,所写的文章不能是一般的议论文,而必须是欣赏漫画的文艺评论。但仍有不少考生无视这些限制和指令,一看有漫画,就大谈其中一幅的寓意,生发引申,联系现实生活,写成了一般的评论文章。这当然不合题意了。

猜你喜欢
第一人称游记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
汉代铜镜铭文中的第一人称
超市游记
议论文应以“理”服人
“我”最初是古代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