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一体化教学改革探讨

2016-07-05 07:43王洋
考试周刊 2016年49期
关键词:钳工一体化教学改革

王洋

摘 要: 面对现在国家大规模工业升级和人才市场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实际情况,职业学院作为进行高级技能型人才基本培训基地,面临的教学压力相应增加,但是与此不协调的是,职业学院面临学校数量下降、生源质量下降与学校办学声誉下降乃至自己所培养的人才因为缺乏实践能力不被社会与市场所接受等问题,其中的核心是实践能力的缺失,尤其是作为钳工这样一种实践性较强的工种,对于实践能力更是有自己的要求。本文以钳工一体化教学与突破口,对教学一体化改革进行讨论,以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技能。

关键词: 钳工 一体化 教学改革

在中国职业教育背景下,职业学院作为进行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训基地,面对中国基础技术性工人,大量缺乏的现状本应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自己的社会存在与社会基本定位,但是在现实情况下,职业学院并没有发挥出优势,反而出现了与知识型高校同质化的倾向,过于重理论轻实践,再加上学生的生源数量下降,素质参差不齐,很难承担起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基本社会责任和社会定位。钳工一体化教学改革作为进行学生实践技术培养的重要课程,是以现阶段的人才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为目的的,在国家培养标准的基础上,通过践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钳工具体工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改革。

一、钳工一体化教学改革理论解释具体方法及改革背景

(一)钳工一体化教学改革理论解释

钳工一体化教学改革,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通过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钳工的技术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学做”的良性循环,实现教学与社会现实人才需求的相互结合与接轨,并以此为基础提高技术型人才的社会竞争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也是针对现在职业教育不景气与社会需求相差太大而提出的教育改革之一。

(二)改革背景

近几年来,面对社会上高级技术工人缺乏的状态相应的职业教育并没有发挥应有的责任,特别是对于现在一高等技术培养为目的职业学院来说,随着构建大学的目标的出现,很多方面职业学院与大学同质化,一定程度上抛弃了本就不多的职业教育传统。这些在教学方法的体现就是重理论,轻实践。同时,由于大学入学率提高,职业学院不得不与大学进行生源竞争,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里,对于职业教育还是有抵触心理,不到万不得已,并不希望自己或者自家孩子走上职业教育这一条路,现实情况下学生素质下降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现在,在学院教师授课时,已经有很多学生反映对于知识不理解,听不懂,同时教师们也反映学生基础比较差,其基本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方法,在理论方面几乎处于无法传授的状态,更重要的是现实情况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分开进行的,所以很多时候,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状况,钳工作为一种基础的技术型工作,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教师在进行钳工基础教学时,在理论方面很多学生在第一堂课就表现出茫然无所知的状态,之后的学习更无从说起。一方面有学生学习目的的因素,很多学生乃至一些家长,对于自己或者自己孩子在职业学院求学目的仅仅是为了一纸毕业证,或者说一些基础的行业资格证,有些甚至就是未能够平安长大防止社会对于自己孩子的伤害。另一方面,与学生在之前的知识体系与教育背景有关,在进入职业学院学习钳工之前,在义务教育体系的通才教育导致他们动手实践能力弱,文化基础不好导致理论性抽象思维不强。

学院原有的课程安排也是现在要进行改革的原因,在进行钳工一体化改革之前,学校原有的钳工教学课程包括三门课,在教学过程中这两门课分开讲授各有知识特点与教学目标,虽然大方向上都是进行钳工技能培训,但是在进行具体的教学安排时,就会出现理论与实践对于有限教学时间的相互争夺。在这样的情况下导致《钳工工艺学》这一门理论课与《钳工技能训练》这一门实践课没有充分的协调时间与协调过程,自然难以产生对于知识的熟悉与对于设备的熟练使用技能。

现在钳工教育确实出现了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在职业教育内部由于教育方法不当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加剧了这些问题的发生与蔓延,我们必须找出一个能够减轻乃至于解决的问题的方法,进行教学一体化也许是一条出路。

综上所述,在现实情况下,以钳工教学为代表的职业教育,面临学生问题及理论与实践问题,还有课程之间的相互冲突问题,这三大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相应的教学改革,自然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二、钳工一体化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法及优点

钳工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我们就对钳工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具体改革措施进行梳理。

首先是课程调整,钳工基础理论与实践分为两门课,分别是《钳工技能训练》、《钳工工艺学》,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大,而且在进行课时安排上还有冲突,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基本技能及知识体系的构建,在现有条件下进行课程调整,将这三门课充分统一于实践,坚持理论主导、实践应用的方向。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进行实践观摩,使学生们对于钳工有基本的概念,然后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观摩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于钳工基本动作和所用工具的分析,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在实践氛围中实现理论的传授,这样就打破了原来的科目界限,实现了“整体化”教学。在此过程中,由于教师可以在巡回指导时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做到共性问题,集中讲解;个别问题,个别指导,有利于进行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的融合,使双方能够充分了解彼此教学进度,不至于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与此同时,也可以此课程调整为契机进行,相应的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学小组的配合,毕竟在进行钳工教学时很多情况下教师的心理是很重要的,通过与自己意气相投的教师和教师团队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水平。通过教师团队的组建可以帮助教师之间相互提升和教学配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能力的培养。

其次,更新教学设备。在现实情况下,由于钳工的实践课程不多,教学设备的寿命一般比较长,但随着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增多,就需要更新教学设备,并且很多教学设备仍旧停留在九十年代的技术水平,对于学生仅仅有基础理论的参考作用,但是在实际中这些设备早已经被抛弃,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活动效力自然受到人们的怀疑,而且进行钳工一体化教学改革,也需要进行一定量的新教学设备的购进。这有利于教学与实际相接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与整体性。

再次,把理论课堂搬到实习室,创建“一体化”教室,并在此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合作实践探究学习。在“一体化”教室上理论课,学生的思维就由实际操作层面自然延伸到理论知识层面,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很容易在相互讨论中实现教学的分化组合,然后利用已经形成的教师团,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对于理论方面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理论帮扶,对于实践方面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实践引导,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师组与学生组的融合,在不同教师的授课中,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弥补自身的不足,并以此为机会融洽师生关系,教学相长,提高教师素质,帮助教师实现实践能力与理论水平的统一,同时在教学活动中也可以通过不同的专题教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防止出现“审美疲劳”,继而引发学生的厌学现象。在此基础上实现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相结合。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钳工一体化教学改革进行分析,一方面认为,在现在的条件下,钳工教育有缺点,最突出的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不紧密,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差距比较大,同时在现实条件下学生的数量与质量因素都有较大波动,且课程设置不严密,其本身就具有实践与理论分离的概念。只有将理论授课与实践授课协调一致,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促进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睿,张华.技工院校焊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究.职业,2015.

[2]周光源.钳工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祖国:教育版,2013.

猜你喜欢
钳工一体化教学改革
钳工机械操作的质量控制策略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探析钳工锉削面凹凸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对提高钳工教学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