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留学,使领馆能为你做些什么?

2016-07-06 17:47中国驻纽约总领馆教育组
神州学人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育处总领馆领事

2015年11月13日,法国巴黎发生恐怖袭击事件;2016年3月22日,比利时布鲁塞尔发生连环爆炸事件;2016年4月29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警方确认25岁成都留学生冷某某被害身亡;2016年5月11日,留学德国的25岁中国女留学生李某某在夜跑时遇害;2016年6月1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发生枪击案,造成2人死亡;仅仅11天后,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造成50人死亡,多人受伤。

一直以来,中国驻外使领馆都是留学人员在外的家,面对愈加复杂的国际安全形势和留学安全问题,如今的驻外使领馆能为我们的安全做些什么呢?本期我们推出驻纽约总领馆和驻德国使领馆的做法,供您借鉴参考。

驻纽约总领馆:加强预防 健全机制

纽约领区辖美国东北部10个州,虽然面积不大,仅占全美总面积的6%,但优质教育资源丰富,全美四分之一的知名高校坐落于此。领区内留学生数量众多,目前正式注册学习的中国留学生达到10万人,占全美中国留学生总数的32%,主要集中在波士顿、纽约和费城等大城市,以及俄亥俄州立大学、宾州州立大学等综合性高校。

如何帮助留学生实现“平安留学、健康留学、成功留学”的目标?中国驻纽约总领馆教育组(以下简称“教育组”)在准确把握领区内学校及留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加大预防性领事保护工作力度,逐步建立、健全各种工作机制,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动。

安全教育进校园。近年来,媒体报道了不少涉及中国留学人员的重大案件,包括恶意伤害、交通意外、精神失常等各种情况,这也引起了留学生家长的广泛关注和担忧。为了做好留学生安全教育宣传工作,教育组坚持“走出去”战略,积极与各高校合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

2015年1月,在费城天普大学专门为春季入学的中国留学生举办的新生见面会上,教育组第一次直接面向新生进行安全教育,取得较好效果。到秋季入学的时候,教育组将试点学校扩大到领区内5个州的15所高校,通过新生见面会,直接面向3000余名新生开展安全教育。各校对此高度重视,国际办、警察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有的学校校长亲自出席。

事前预防是留学安全工作的重点,对于留学新生而言,在入学之初即从学校和总领馆获得诸多实用的安全留学信息,有效地帮助他们增强了安全意识,提升了风险防范能力。

做客总领馆。针对纽约市高校多、学生多、离总领馆近等特点,教育组在工作中创新思路,将附近高校的留学生请进总领馆,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此举吸引了广大留学生的兴趣,纷纷踊跃报名参与。根据场地等情况,教育组邀请了8所高校150余名学生走进总领馆,教育领事和侨务领事分别宣讲领事保护知识和相关案例,纽约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总裁介绍了他们为广大留学生提供的服务项目,受邀参加活动的一名律师从专业角度讲解和留学生相关的法律法规。

留学生们对讲座纷纷点赞,觉得内容非常实用。活动也通过总领馆的微信公共平台、当地的中英文报纸进行了报道,起到了很好的传播引领效果。

通过媒体进行安全教育。针对90后和95后的留学生群体,教育组进行安全教育的方式也在与时俱进。年轻一代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更多依赖移动互联网渠道获取信息,为此,教育组也更加重视新媒体手段的应用。驻纽约总领馆于2015年初创建了微信公共平台,特设“留学美东”栏目,介绍领区的教情、学情等基本情况。教育组通过微信平台经常推送安全留学提醒、奖学金申请通知、优秀留学生成功故事等留学生比较关注的信息。

同时,对运用传统媒体也没有废弃。教育组在当地影响力最大的中文媒体《侨报》上刊发领事保护小常识等信息;改版教育组网站,使之界面更友好、功能更完善、信息更及时,凸显服务职能,将留学生关心的信息放在显著位置。

发挥留学人员社团力量。纽约领区有各类留学人员团体200多个,包括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华人教授协会、中国高校海外校友会、专业协会等,他们是服务广大留学人员的重要力量,也是教育组开展工作的得力帮手。

教育组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提醒学联为学生提供接机、文娱等服务的同时,重视对新生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二是将教育组发布的安全留学等重要信息通过各社团传递给更多的留学生;三是将教育组多年积累的经验与各社团分享,帮助社团健康发展;四是支持各社团之间互相协助,资源共享,共同服务留学生。

及时稳妥处理领事案件。每一名留学生身后都是远在万里之外的一个家庭,教育组通过各种方式扩大安全教育的范围,加强预防性领事保护工作力度,增加学生安全意识,希望涉及中国留学生的案件尽量少发生。

而一旦涉留学生案件发生,教育组则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及时,不能让国内的家人因为信息不及时、不对等而担心;二是稳妥,尤其是一些涉及到人身伤害和严重疾病的情况,家人和留学生本人情绪往往不稳定,更要稳妥处理;三是落实,有些案件牵扯到多个方面,因此要细致地梳理案件,相关人员及时掌握并分享信息,各方齐协力,坚持以人为本,将每一件事落到实处。

通过各种尝试,教育组在留学生安全教育方面摸索出一些新的工作方式,并将继续做好几项工作。

进一步强化能力建设。安全教育是个敏感话题,因此在宣讲的时候,要根据场合和群体略有不同。教育组负责领事保护的领事制作统一的宣讲文稿和幻灯片,并定期更新内容,每月定期梳理领事保护案件供大家参阅,组内分管学生学者工作的领事之间经常互相交流宣讲体会,通过上述活动,力争让每一位分管领事在进行安全教育时,做到敢讲、能讲、会讲。

进一步加强工作协调。虽然教育组有较丰富的处理案件经验和较完善的工作机制,但是每一个案子都有其特殊性,因此教育组对待每一个领事保护案件,都要坚持迅速反应,及时处理,妥善协调好家长、学校、医院、警察局等多方面关系,遇到特殊情况,同事之间要及时沟通,商讨对策,共同处理好善后事宜。

进一步做好谋划工作。纽约领区高校众多,且各校开学时间比较集中,一般情况下,学校不会专门针对某一个国家的学生开展新生见面会,因此要想和校方合作共同开展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需要平时和学校保持良好关系,提前沟通,做到未雨绸缪。青年学生对于安全教育总是不以为然,感觉这都是低概率的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因此,教育组在组织安全教育活动的时候要提前谋划,在合适的场合,用他们能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开展。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安全教育走进校园活动已顺利开展,下一步教育组的目标是将包括安全教育在内的各方面信息传递给更多的留学生。一要加大走访力度,让安全教育活动贯穿全年,不仅仅局限在开学之初的新生见面会上;二要进一步加大微信等新媒体的传播,对一些边远地区的学生或者比较分散的中学生群体而言,订阅式的微信是更佳的信息来源。

驻德国使馆:以人为本 强化安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德中国留学人员总数已接近4万,是德国最大的外国留学生群体,其中不乏博士生和博士后,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人数、获“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人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在德录取人数均位居世界前列。德国已成为向国内输送优秀青年人才的重要基地。

同时,由于我国赴德留学人数不断增加,留学安全事件也不断发生。因此,做好在德留学人员“平安留学”工作尤显迫切和重要。

中国驻德国使馆高度重视“平安留学”工作。驻德大使史明德多次出席使馆教育处组织的留德学人活动,并提醒广大学人牢固树立“平安留学”意识。在留学安全事件发生后,史明德大使多次做具体部署和指示,在工作上给予大力支持。使馆各相关部门亦通力合作,配合教育处做好工作,为广大在德学子实现“平安留学”保驾护航。

构建“平安留学”协同机制

驻德使馆教育处历来注重发挥所在辖区中国学联、专业学会及校友会这“三驾马车”的联动作用,并视之为教育处工作的重要合作伙伴。与这三类社团合作,驻德使馆教育处基本可以实现对留德学人的全覆盖服务。目前,已经形成了全德中国学生会年会、专业学会年会和校友会年会“三会”工作机制。

通过这一协同工作机制,教育处对各社团骨干进行安全知识和心理疾病干预能力培训,提高他们应对突发事件和干预心理疾病的能力。同时,在留德学子安全事件突发后,能够迅速动员相关社团在事发当地的力量进行处置。

此外,教育处还组织“平安留学进校园”活动,深入各地学生会交流宣讲,结合具体案例,从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等方面向留德学人介绍“平安留学”理念。

善用网络和新媒体强化安全观念

针对新一代留学生群体的特点,教育处还运用网络和新媒体强化“平安留学”教育。驻德使馆教育处以官方网站为核心,依托“中德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全德中国学生会和各地学生会内部微信群等,建立起了覆盖全德留学人员的网络传播生态圈。目前,“中德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已拥有近6000名用户。在突发事件后,教育处在第一时间发布安全提示和官方信息,及时把客观、公正、翔实的权威信息公之于众。鉴于微信推送的高效和主动性,教育处还引导各地学生会建立微信交流群,以拓宽信息传播渠道,提升传播效果。

“平安留学”目前是驻德各使领馆教育处组留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本着“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的原则,才能切实保护在德留学人员的安全和合法权益,提高在德留学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在德留学人员“平安留学、健康留学”,帮助他们实现“成功留学”。

猜你喜欢
教育处总领馆领事
中国公民在南非罹难
域外证据领事认证的合理性质疑
中国—东盟区域突发事件中的领事保护合作机制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