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引导学生有效探究学习的策略

2016-07-07 15:13萧东健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引导高中语文策略

萧东健

【摘 要】分析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探究学习的五点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 引导 学生 有效探究学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B-0041-02

新课改已进行十多年,目前还存在着教师包办课堂的现象,过于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低估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即便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放心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讨论,但却因为忽视学生个性的差异等,让部分学生不知所学,所学不知为何,失去了课堂的有效性。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倾向渐渐明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的差异逐渐增大,统一的语文课堂很难达到让每一位学生学都有所得的效果。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因此,高中语文的课堂应积极主动地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做好合理的点拔、疏导,不断激发学生内在驱动力,使学生获得探究问题的空间,也让学生获得自主解决问题、发展能力的愉悦。而探究学习方式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从而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探究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的整体素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构建宽松的课堂磁场,让学生有自主探究学习的氛围

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是现代课堂教学质量观的要求。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参与的、生动的、活泼的、愉快的课堂教学情景,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尊重他们的意见。《荷塘月色》是一篇很优美的散文,让学生领悟朱自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体会作者笔下优美的荷塘以及淡淡的忧愁,单单依靠老师讲是很难让学生领悟并体会的,我们不妨在课前先投影几幅月下荷塘的图画,让学生先去感悟月下荷塘朦朦胧胧的意境;再展示几幅清晰的荷塘图景,让学生对两种图景进行对比,然后引导学生对两种不同图景进行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宽松的课堂环境,让其自己发散思维,自由地讨论,在学生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即使回答不正确,也不批评、不做过多的回应,而是用赞赏的目光鼓励学生去谈、去说,让学生感觉课堂是自由的、安全的。让学生在自由自主的思考中进行探究学习,在自主的讨论中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只要稍加引导一下,学生就会自觉地对作者在本文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情感进行探讨。也许在学生自主的讨论和探究下,会得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创新。而不是老师在课堂一开始的时候就包办,把文章思想、主题、情感等一并抛出来然后让学生再去看课文去学习。这样的课堂在教师的强烈“引导”下,学生没有了对问题进行探索的热情,自然就没有了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的氛围,更不要说对课文的创新和进一步解读了,从而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构建宽松自主的学习课堂氛围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探究学习的重要方法和策略。

二、建立民主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有“我的课堂我做主”的理念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课堂是学生学习的空间。这个空间的气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让学生有“我的课堂我做主”的理念,尊重他们的智慧、情感和志趣,尊重他们的个性品质和思维方式,尊重他们自我实现的渴望。教师只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才能使课堂上出现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真正将教学的重心“教”转到“学”上来。教授鲁迅的《祝福》一文时,我们可以先从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入手,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去大胆地去对课文进行解读,去读读写写,圈圈点点,说说评评;让学生有“课堂是我自己的课堂,自己的课堂应当自己做主”的理念,自己如何解读这篇小说应根据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自行去查找资料,自行地去学习,再把自己找到的资料与同学们一齐去分享,在分享的同时既获得快乐也获得知识。在分享的同时也使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并产生猜想和假设,教师再适时地引导学生对一些猜想及假设进行探究性学习,并鼓励和支持学生自由地提出问题。教师也要以完全平等姿态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和寻求问题的答案,真正体现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让学生自主去按照学习的目的、重难点去探索去追寻。民主的课堂环境,学生才能自主地进行学习,也只有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学习。

三、遵循协作的课堂原则,让学生有团队协作和分享意识

所有的学习都不应脱离团队,脱离了整体的学习是畸形的学习。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学习,发挥团队作战能力,建立可靠的协作学习形式会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学习能力的提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滕王阁序》是一篇读起来很好、讲起来很难的文章,我们不妨把文章分成若干部分,然后充分发挥团队协作和分享的精神,让每个小组负责一部分利用课外或课堂去阅读与分析,先通一通文意,再积累字词,然后去品读、欣赏其中语言之美,课堂上可先让小组长发言,各小组补充,然后把大家不同的观点或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解决。这样短短的40分钟的课堂中让学生之间协作学习,不但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更有利于思想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也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也使有意的学生聚在一起,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相互促进;还可以使一些平时胆子比较小的同学也得到煅炼的机会,促进每一个学生学习的能力。团队协作学习的形式使班中优生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中层生得到了煅炼,学困生得到了帮助和提高。学生不仅学到了新的知识,而且说的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评价能力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学习、分享学习的意识及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的探究学习更有实效

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靠别人“填鸭式”地灌输的,而是要靠自己在探究实践中逐步生成的。但是,由于学生还处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其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不足会让其遇到很多问题,对所遇到的问题无从下手,如课堂中过分地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而忽略了教师课堂的主导作用,也会导致整个课堂出现一盘散沙的现象。因此,语文课堂既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但也不能忽视教师课堂的主导作用。初唐四杰之首——王勃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后之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时当众挥笔而书的《滕王阁序》,其文以富丽的词藻称道洪州,记述盛宴,描写滕王阁的壮丽以及寥廓壮美的山川秋景,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文章事、景、情融于一体,文如其人,景、情、事相互交融。如何引导学生去理解、去赏析?一般的教学为介绍作者、介绍背景、读懂课文、落实字词然后分析课文。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何操作?是老师讲解还是让学生通过练习去掌握?笔者认为,这样一篇精彩的骈文我们不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主导下去学习、理解、掌握。教师可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提示学生“作者生活在什么年代”、“作者有些什么人生经历”、“作者为何写这篇文章”、“你认为文章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作者是如何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文章中去的” 等,教师通过用主导性的语言来调控学生活动的进程与思维深度,教师多问非常重要,这样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是怎样思考的,便于教师发现其中的亮点和问题,并能引起全体学生的注意,也能使课堂自始至终地围绕着教学目标、重难点展开;也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问题中去筛选富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归整,从中筛选出那些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使学生的探究学习更为有效。

五、巧设练习的层进梯度,让学生有拓展探究的空间

巧妙地设计课堂练习是创造智慧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巧设练习的层进梯度,不但可以起到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作用,也可以让学生探究的空间得到拓展。如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的“翻译句子”,这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如在课堂练习中一开始就让学生去翻句子,可能会使学生“怕”起来;但如果先让学生去解句中的某一个虚词或实词,然后再到翻译句子,这样有梯度地设计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让学生通过梯度的练习,使每一种层次的同学均有练习可做,也使不同层次的同学有思索、探究问题的空间。再如,在诗歌鉴赏训练中,可先由课本的诗词入手,引导学生读懂再引导学生去赏析再到练习题目的解决,这样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去探讨,让学生有学习的热情及探究学习的空间。

总之,高中语文课堂探究学习是否有效要作为主导地位的教师与主体地位的学生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学生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及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仍需多方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董柏树.谈语文教学的探究学习[J].新课程研究,2011(3)

(责编 江月阳)

猜你喜欢
引导高中语文策略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