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报道要有建设性

2016-07-07 08:26王怡然
采写编 2016年2期
关键词:建设性

王怡然

摘要:批评报道是一把“双刃剑”,处理得当,可以引导舆论,推进工作,开创新局面;处理不当,就可能激化风险,引爆隐患,不仅伤及媒体自身,也对政府和民众造成伤害。如何把握批评报道的尺度,使媒体监督富有建设性,是新闻工作者必须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批评报道;建设性;媒体监督

当今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剧烈变化之中,农业社会正在快速向工业化、信息化社会迈进,结构调整的大幕全面拉开,大规模的转型引发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作为一种不可小觑的舆论力量,批评性报道宛如审视险滩暗礁的瞭望塔,在媒体报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身为媒体人,应该清醒地看到,批评报道是一把“双刃剑”,处理得当,可以引导舆论,推进工作,披荆斩棘,开创新局面;处理不当,就可能激化风险,引爆隐患,不仅伤及媒体自身,也对政府和民众造成伤害。如何把握批评报道的尺度,使媒体监督富有建设性,是新闻工作者必须研究的课题。

一、我国批评报道的演变轨迹

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相适应,批评性报道的演进也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在改革开放之前政治意识至上的年代,附庸于政治需要的宣传新闻主义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批评性报道寥若晨星,缺少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空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号角,使新闻报道从宣传本位回归到了新闻本位,也为批评性报道的勃兴开辟了道路。受八十年代反思、探寻文化思潮的影响,此一阶段的媒体监督以深度报道的面貌出现,记者以思想者的角色登上时代舞台,反思“伤痕”,思考改革,探寻现代化发展之路,彰显出知识分子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比如80年代中后期《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对大兴安岭火灾的报道,对不正之风的报道,其目的不在就事论事的曝光,而是着力探究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努力通过深度思辨,揭示改革背景下新旧体制、机制的冲突与矛盾,反思背后存在的社会问题,呈现出强烈的社会政治性和责任感。

九十年代以后,市场化浪潮席卷而来,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从纯事业单位转向“事业性质、企业管理”,从单纯关注宣传效果,转向既要抓社会效益,又要抓经济效益,接受市场的洗礼和考验成为媒体发展的必由之路。报道的影响力如何,能否得到受众的认可、肯定和欢迎,成为衡量媒体是否成功、能否生存壮大的重要标志。在这种背景下,以平民化视角为特点的民生类报道崛起。抓眼球,搏收视,拼收听,成为媒体在生存压力下的天然选择。与八十年代记者崇尚思辨,心系国家发展大计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意识不同,此一时期的批评报道从国计转向了民生,由宏观叙事转向微观叙事,更加关注平民百姓的利益、感受和生活,用民生角度、故事化的手法直指社会转型问题,凸显其贴近性、戏剧性和冲突性。新鲜刺激的暗访曝光成为媒体看点,监督报道的社会政治性弱化,而娱乐消费性增强,受众在解恨、解气、解闷的酣畅中,体会到弱势群体权益受到重视和保护的满足。此一时期,批评报道大受欢迎,成为各媒体扩大影响的有力武器。

在批评报道繁荣的背后,一系列问题也开始显现。尤其在2003年之后。对轰动效应的追求和市场化的逐利动力导致批评性报道呈现泛滥态势,无论是地方媒体还是全国性媒体,都成为批评性报道驰骋的舞台。由于过于侧重弱势群体和民生本位,有时造成对整体公众利益的损害;以曝光解气为主要目的的疾风暴雨式批评,常常缺乏理性透彻的剖析,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使政府工作被动,甚至给当事方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媒体报道过程中与政府间沟通的缺乏和不足造成个别地方的政府部门与媒体紧张对立,以至于有些地方甚至传出了“防火防盗防记者”的说法,最终是损害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给双方都带来损失;个别素质不高、缺乏自律的记者,丧失客观公正立场,滥用批评报道,误导舆论,损害了媒体和记者队伍的形象,陷媒体自身于被动;加上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交往半径的扩大,相关部门种种“灭火策略”以及其他阻挠、打击监督报道的行为,都使得批评报道要想健康发展,就必须做出调整和抉择。

二、坚持建设性的批评报道,是媒体的职责和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 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要承担起这个职责和 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增强看齐意识,充分发挥媒体作为党和政府宣传阵地的应有作用。由此出发,新闻媒体在进行批评监督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一样,要有助于引导舆论,有助于工作大局,有助于凝聚力量,解决问题。要做到这一点,批评性报道就必须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富于建设,而不能简单地当头棒喝,曝光揭丑。也就是说,尽管报道的形态和手段是监督报道,但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建设性。报道既贴近中心工作,又反映民众期盼,既坚决揭露批评,又主动提供良方,探讨破解思路,推动问题解决,体现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决心、能力和作风,促使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舆论支持。只有这样富有建设性的批评报道才不背离媒体的职责,才是媒体应该坚持的方向。

三、如何做好建设性批评报道

做好建设性监督报道,不仅要深刻认识当今时代媒体的职责使命,树立正确的新闻观,还要掌握批评报道的艺术和规律,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牢固树立媒体姓党的政治观念,充分认识到媒体和政府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我国的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主办的,是党的喉舌,是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归根结底是为党和政府服务的,所以全体工新闻作人员都必须有这样一种认识:媒体只能帮忙,不能添乱。批评报道是管窥风险与问题的窗口,是警报器和瞭望塔,是保健医生,目的在于驱邪扶正,强身健体。因此无论搞什么样的监督报道,新闻记者都要坚持“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的报道理念,出于公心,出于善意,强化责任担当,不能以在野党、反对派甚至持不同政见者的身份去选择题目,观察社会,分析问题。一切宣传报道要有利于团结、稳定、鼓劲,不允许渲染个人好恶,滥用媒体权力。

(二)要从大局着眼,所有选题要符合“政府重视、百姓关心、普遍存在、能够解决”的原则。社会转型时期,问题矛盾众多,哪些能作为监督对象,哪些不宜在报道中涉及,记者要做到心中有数。一个合格的监督报道记者,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在一个时期内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上做文章,在群众普遍关注的事情上做文章,只有这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选题,才能体现不同群体的共同利益和价值观,才会受到社会管理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并有望得到解决,从而在全社会引起广泛的反响与共鸣,取得积极正面、富有建设性的监督效果。

当然,报道时机的选择也很重要。时机正确事半功倍,时机不当,事倍功半。有些问题虽然政府和群众都很关心,但因为无法抗拒的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在一段时间内还无法有效解决。如果进行报道,只能给有关部门增添压力,使政府被动,群众不满,这样的结果就会与报道的初衷背道而驰。对此类选题就要暂时搁置。

(三)要切实改进采访作风,将报道的问题和对象吃深吃透。下基层、接地气是习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的一贯要求。他说,新闻记 者要深入调查研究,多掌握一手情况,多采写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好新闻是靠腿跑出来的,批评报道更是如此。记者不能只是打电话,要材料,看模型,不能蜻蜓点水,浮在上面,而要不避艰难,沉下心来,俯下身段,挽起裤腿,深入基层,一头汗、两腿泥,察实情、讲实话、动真情,刨根问底,深思熟虑,只有这样才能知微知彰,弄清原委,淘出有见地、有分量、客观真实的新闻力作。

2013年5月1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播出了一篇调查报告——《头号难题》。节目反映的是浙江嘉善县一起由强拆引发的信访案。几年前县里征地拆迁,熊海峰一家的房子遭强拆。愤怒的熊海峰和强拆中受伤的老伴住进了拆迁办公室,自此与女儿一起开始了漫长的上访和对峙。根据解决重点信访积案的县领导包案制度,嘉善县要求包案领导负责解决熊家的老大难问题。几年来,包案的领导换了几茬,包案组和熊家沟通多达上百次,但都以失败告终。该案由此成为嘉善“第一难”。面对这样的一个难度极大的选题,中央台记者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勇气,历时三年,跟进拍摄,客观公正地记录了来龙去脉,总结反思了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的经验教训。节目播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个报道让人们看到了城镇化道路上的钻心之痛,看到了政府的重重难题,看到了基层官员的责任担当和艰辛努力。如果没有深入细致的调查采访,这个报道可能会局限于对强拆的批评,对没有人情味的照章办事的谴责,而对事件的反思、解剖就可能表现不足。如果那样,节目在沟通政府和群众方面的作用方面就可能大打折扣,节目的影响也将大为降低。

(四)要讲究批评艺术,注意把握平衡,硬焦点软着陆,负面题材正面处理,批评报道用肯定的方式呈现。批评不是“爆破”,不是为了展示阴暗面,发掘幕后新闻,而是为了匡正时弊,解决问题,促进工作。所以必须注意方式方法。《焦点访谈》曾播出了一期反映浙江苍南县非法药品批发猖獗的节目《摧毁黑药市,打掉保护伞》,节目最后,主持人发表了这样一段评述:非法药品批发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对此必须予以坚决打击,这是国家的一项既定政策,也同时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但由于这些非法经营利润丰厚,所以,他们往往要想尽一切办法来逃避执法者的检查,这的确给治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从苍南县整治非法药市的情况来看,只要我们政府态度坚定、工作认真,措施得力,并且持之以恒,非法药品泛滥的局面是完全可以得到控制的。

这段结尾传达的信息非常丰富,虽然是批评报道,但格调积极向上,观众接收的信号是:人民利益是受国家保护的,非法经营者必将受到打击,执法者需要加强监督、政府完全可以信任。尽管节目中许多镜头画面都表现了执法者的失职、失误,但在一锤定音的结尾,媒体却使用了“非法者想尽一切办法来逃避执法者的检查”的说法,将执法者的责任由主动叙述为被动,由决定性的变为局部性的,体制或政策上的漏洞也因此被阐释为暂时的、能力上的问题,从而软化了批评的尖锐性,既对有关责任者敲响了警钟,促进工作的整改,又使被批评者比较容易接受,消减了批评带来的敌对情绪,达到了积极的监督效果。

5、媒体和政府部门要全方位沟通合作,携手开展监督报道。批评报道发展的历程表明,媒体如果得不到政府的支持,监督批评报道将举步维艰,难以开展。不仅造成政府与媒体之间信息渠道不畅,还会遭到行政权力的挤压。媒体应从政府中心工作出发,就其中的难点、问题主动与之沟通,将媒体监督变为政府推动工作的一种方式。

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的《阳光热线》是全国第一个由省级电台开办的“政行风热线”节目,该栏目围绕“增强执政能力,共建和谐社会,优化发展环境,架设沟通桥梁”的节目宗旨,紧密与政府部门合作,开创了媒体与政府部门积极联动、政府与群众良性互动的新模式,参加河北省民主评议的61个省直部门,每次由一名厅级领导带领几名处级干部,轮流到直播间接听群众电话,接收手机短信,受理听众投诉,提供政策咨询。栏目成为连接政府群众的“连心桥”、解决社会矛盾的“减压阀”、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的“监督岗”、提升党和政府形象的“展示台”,扩大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新高地”,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形成影响全国的“《阳光热线》现象”,被誉为“中国新闻改革的一面旗帜”。中央纪委、监察部、国家广电总局几次召开全国性会议,强力推广《阳光热线》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要求全国省级电台都要开办此类节目。

在电视领域,从2010年武汉电视台《电视问政》开始,一些问政类电视节目在全国各地陆续生根发芽,这些带有监督性质的问政节目,都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办的,并且在当地都取得了非凡的影响。应该说这些节目和《阳光热线》一样,是“党委、政府通过媒体施政的典范”,也是媒体、政府联手开展监督报道的成功范例,为批评性报道的健康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此外,要做好批评性报道,还必须守纪律,懂规矩,对容易引起负面影响,不能公开报道的问题坚决不报,或者采取内参的形式向有关部门进行反映;提高记者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使报道不仅反映问题现象,还能进行客观、理性、深入的分析,能从宏观上把握事件或事物的全貌……

习近平同志指出,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 弊。作为负责任的媒体和合格的新闻工作者,要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以敏锐的洞察力、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专业素养,坚持做富有建设性的、积极的舆论监督报道,让这些报道成为民意的“晴雨表”、舆论的“风向标”、发展的“推进器”、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作者简介:华北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13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现在台湾铭传大学交换学习)

猜你喜欢
建设性
如果被无端指责,该咋办
以建设性新闻理念推动广电媒体转型
建设性新闻实践中值得注意的几个关系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对法律的认知和建设性意见
言论
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批判性的双重向度及当代启示
关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的一些建议
对班级管理制度的建设性思考
对厦门市体校跆拳道队务管理的建设性思考
生态批评的建设性、公共性及介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