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区域媒体精准服务度策略分析

2016-07-07 08:26刘冰
采写编 2016年2期
关键词:都市报廊坊红薯

刘冰

一、创意服务创造价值

“新闻集聚用户、服务创造价值”,在这方面,《廊坊都市报》进行了一些尝试。

2013年4月,与廊坊市政府12345市长专线电话办公室合作开办《市长专线》栏目,从每周一期增至每周三、四期,针对性强,倾听民声,为民服务,主要为政策类、服务类及生活类内容。三年来,栏目累计发稿800余篇,不仅为群众解决了实际问题,也有效配合了部门工作,搭建起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成为拓宽市长专线为民服务功能的重要渠道。

采编双方通力合作,良好的新闻服务得到了对方认可。2015年1月,“廊坊市人民政府服务热线”工作平台为《廊坊都市报》开设端口,以便随时筛选线索。同年7月1日,稿件除在报纸和官方微信上发布外,还在“廊坊市人民政府热线服务网”重要位置原文转发,并标注“市长专线办和《廊坊都市报》共同主办”字样,再次扩大了都市报的影响力。

二、讲好故事温暖人心

在市民群众中,会有一些潜在用户,那么如何将他们打造成目标用户?我们认为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彰显媒体的人文情怀,讲好故事。作为媒体,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自娱自乐”,而在浮躁的社会中,特别需要一些温暖人心的东西。

我们的新闻不光有民生政策发布、信息资讯和生活服务,更要弘扬正气,传递良善。恰是久违的感动才会撩拨心弦,令人心头一暖。即便是一件小事,却是满满正能量。

《廊坊都市报》始终遵循“责任媒体 百姓情怀”的办报理念,本着服务读者、感恩读者的思路来打“温情牌”。2015年10月组织发起“心有所薯”义卖活动,帮助薯农打开积压红薯的销路。消息经微信和报纸迅速传播,除了廊坊当地市民,还得到了来自北京、天津和省内兄弟城市的热心人积极响应。

10月15日早晨,《永清县三圣口乡农民700万斤红薯滞销,廊坊都市报发起组织爱心红薯义卖活动,一斤0.5元成本价》的消息在微信上发布,一个小时市民就认购了近3000斤红薯。16日,报纸刊发了《永清三圣口乡700万斤红薯滞销》的消息,官方微信同日发布《读者节感恩读者爱心行动:廊坊都市报“心有所薯”义卖活动引发爱心潮》的消息。随后,报纸和微信同步发出多篇报道,社会反响持续升温。活动中,一些热心市民还通过微信朋友圈转发相关报道,彰显并见证了媒体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日常采访报道中,我们注重从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入手,从搜索人心开始,对三河白血病女研究生赵静、兰州女孩小子萌、早产龙凤胎唐唐果果等开展了媒体救助,采写了《车祸撞出祖孙亲情》《59岁协勤队长捐献遗体了心愿》《大城农民李国成冰窟窿里勇救落水儿童》等一批优秀稿件,挖掘出平凡生活的美好精神,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责任媒体的人文关怀和服务功能。

三、公益行动塑造品牌

《廊坊都市报》作为当地一张民生服务类报纸,注重策划组织新闻公益行动,利用媒体的影响力、公信力、动员能力和放大效应等优势,整合利用各方资源,自觉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媒体的平台做大,同时也在平台中扩大影响,塑造品牌。

自2011年起,策划组织了“都市服务进社区,媒体读者面对面,解决居民大小事,温暖送到百姓家”为主题的服务进社区暨记者挂牌活动。每次集中利用一到两个月的周末时间,深入主城区20个小区,与社区居民“零距离”接触,开展编读互动、现场赠报、有奖报料、法律咨询等便民服务活动,记者联系牌同时被挂在小区公示栏或居委会醒目位置。记者挂牌进社区,建立社区联系点,与社区干部一道“办公”,近距离倾听百姓声音,收集身边的新鲜事、感人事、为难事,受到了广大居民的好评。

连续四年联合爱心组织发起“暖冬行动”,募集爱心衣物,并派记者跟随志愿者一道前往张家口、承德的贫困地区,发放到户,报纸、微博、微信持续跟踪报道,将廊坊人的温暖传递出去。

入户问暖成为每年供暖季常规报道的延伸活动。开通“问暖热线”,第一时间做好服务,并在供暖首日走进学校、社区、养老院、福利院等40余个单位及近百个家庭探冷暖,帮助居民解决供暖问题。

每年10月,以“回报社会、感恩读者”为主题的读者节大型公益活动,编辑记者走上广场和街头,与各界读者互动交流,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编读互动的常态联系,架起了报纸与读者的桥梁。

《廊坊都市报》将民生服务与公益活动相结合,发挥媒体的平台聚合效应,为读者提供便捷服务,解决实际问题,使媒体成为动员、组织、鼓舞人民群众的有力思想武器,这无形中拉近了媒体与读者的距离,提升了媒体的精准服务度和品牌影响力。

(作者单位:廊坊日报社)

猜你喜欢
都市报廊坊红薯
我挖到了大红薯
恒大举牌廊坊发展许家印的如意算盘何在?
今夜我们与廊坊相爱
有趣的挖红薯
红薯的滋味
都市报读者调查与发展对策
Dynamic City, Langfang China
喻华峰:《南方都市报》总经理二审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