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进行企业内部控制

2016-07-07 08:03李丽英
进出口经理人 2016年4期
关键词:企业文化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李丽英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若要在市场上谋求生存及长远发展,除了提高自身品牌的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经济效益外,还须有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时所采用的一种管理手段,是企业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单位,尽管规模大小不一,应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本文根据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多年的基层财务工作经验,对企业如何进行内部控制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企业文化;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养员工内控意识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执行与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密切相关,而企业文化是企业每位员工认同并遵守的一种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要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必须每一位成员受公司企业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具备内控意识。意识的培养必须先从管理层做起,管理层在重视经济效益同时,对经营风险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内控不是经济发展的绊脚石,而相反是公司持续发展的推动剂。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企业每位员工对团队精神的认同感,培养他们的凝聚力,创造一种积极热情的文化氛围。在此基础上加强员工对风险防控意识的宣传、定期开展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活动,培养一批无论是道德修养还是业务能力过硬的人才。至此制定相应的内控行为标准,从上而下的贯彻,有效的提高内控管理水平。

二、设计科学合理、易操作执行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无论规模大小,粗放型还是精细化管理都会有相应的运行流程、管理制度、审批程序...这些都是内部控制的范畴。那么怎么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可执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是企业成立伊始,单凭初创团队绞尽脑汁想出来的;也不是照搬其他企业已有的程序设计,而是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基础,借鉴国内外企业先进内控制度管理办法,结合公司的经营目标和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 。内部控制制度也不是一劳永逸,需要伴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的完善和优化,优化的基础必然是站在公司长远发展的角度,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修订内部控制制度,使得制度清晰明了。制度说起来简单,但制定的人员一定是充分明确公司的战略目标、熟悉公司的每项业务流程、了解流程中涉及的风险点,同时能设计科学的流程和制度让具体的人知道怎么做,且执行顺畅,不脱节,不重叠。

三、实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提升内部控制执行力

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都有预算,但真正落实的很少。企业在实施预算中,须加强绩效考核,并与薪酬挂钩。而不是纯粹为了编预算而预算,根据战略目标,编制年度预算,进而分解到季度预算、月度预算,有必要的情况下实施滚动预算。每月预算执行完毕后,应立即执行预算完成情况分析和考核,避免超预算行为。与绩效挂钩,无论企业哪个阶层都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开展中主动或被动的绷一根弦,会考虑自己的行为对公司和自己带来的影响,每位员工有了主人翁的意识,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公司的运转也就不会脱离总体目标的轨道。通过加强预算管理,企业日常业务均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也就从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生产经营的风险,提升了内部控制执行力。

四、跟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内部控制效率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将生产经营管理流程、风险控制点和处理规则等嵌入程序中,提高内部控制效率。目前,好些企业的签字审批程序还是纸质签核流程;领导若不在单位,业务流程就会滞后,势必影响工作进度;日常生产销售管理与财务管理系统是各自独立的的系统,中间会穿插很多重复性的工作。若加强信息化建设的进度,使得日常生产经营、风险控制、预算控制、签字授权等都可以实现网上作业,提高工作效率。企业从生产、销售、财务结算、人力资源等实现同一个系统(比如ERP管理),相互联系,避免重复,从业务的源头直至业务结束均有留痕和审核,有据可查,防止人为操纵、减少错误的发生率。同时,建立信息沟通制度可以及时将内部控制的相关信息在企业内部各个管理层次、责任单位、业务环节之间,以及与外部投资方、客户、供应商等进行沟通和反馈,加快信息的响应速度。

五、成立内部审计部,促进内部控制的实施

公司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成立内部审计部,但这个部门必须保持其独立性,不能受制与领导或者其他部门,需要高层领导授权,其审计活动不受干扰,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其监督作用。审计部门开展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活动,从最基本的方面着手,比如督促其定期实行财产清查制度,对存货、固定资产盘点进行盘点抽查;对货币资金、各项往来等询证;对各项欠款定期实施清欠避免呆账坏账...然后,针对企业发展战略、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等发生较大变化或调整时,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项审计。审计部门通过一系列的审计活动,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及时提出修正意见;客观、公正的评价企业的风险要素,给企业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

以上关于如何进行内部控制的几点看法,也只是内部控制建设的冰山一角,它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越复杂越好,应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原则,适应公司发展是最关键的要素。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内部控制有控则强、失控则弱、不控则乱!

参考文献:

[1]谭晓薇.企业内控精细化管理全案[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

[2]付琦琦.战略标准成本预算管理问题的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4.

猜你喜欢
企业文化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