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人体质指数与临床结局的关系

2016-07-09 03:09谭捷邢筱华于文宁张葆花杨露梅王志成
饮食与健康·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梗阻性使用率体质

谭捷 邢筱华 于文宁 张葆花 杨露梅 王志成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梗阻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体质指数与治疗效果之间的联系。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62例慢性梗阻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对患者的体质指数进行计算,并根据患者的体制指数进行分组,分为低体质指数组合高体质指数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治疗效果、住院时间。结果:高体质指数组采用机械通气使用率为19.75%,低体质指数组采用机械通气使用率为34.56%,高体质指数组住院时间为(10.75±5.37)天,低体质指数组住院时间为(23.65±5.74)天,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质指数高的慢性梗阻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且机械通气时间短,病死率低等,具有非常高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注意。

【关键词】慢性梗阻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体质指数;治疗效果;临床指标

慢性梗阻性肺病是患者体内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为特点的慢性炎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治疗重点是炎症的治疗[1]。许多临床研究证实,患者如果出现体质指数降低,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则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对所选162例患者的体质指数与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研究,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所收治的162例慢性梗阻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高体质指数组和低体质指数组,每组各81例患者。其中高体质指数组患者中男41例,女40例。年龄25~83岁,平均年龄(68.45±8.61)岁。低体质指数组患者中男39例,女42例。年龄24~84岁,平均年龄(68.48±8.62)岁。所有患者均在我院通过检查确诊和治疗,并在我院接受体质指数计算,所有患者均排除有其他重大器官疾病和结核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所选的116例患者进行体质指数进行计算,由患者入院当天开始进行测量,测量指标为身高和体重,测量身高时时患者需空腹、免冠、脱鞋,患者测量体重时则要穿医院的患者服进行测量。身高精确到0.5cm,体重精确到0.5kg,通过计算公式计算患者的BMI值,通过患者的BMI值进行分组。

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是否采用机械通气进行记录,住院时间、病死率等进行记录并做对比分析。

1.3 疗效判定

对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计算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2(kg/m2)。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率、病死率等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对比:高体质指数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16例,使用率为19.75%,低体质指数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28例,使用率为34.56%,高体质指数组的无死亡患者,低体质指数组死亡患者为6例,死亡率为7.40%,高体质指数组住院时间为(10.75±5.37)天,低体质指数组住院时间为(23.65±5.74)天,其中高体质指数组住院时间<13天为81例,无≥13天患者,低体质指数组患者住院时间<13天为26例,≥13天为55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梗阻性肺病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受限、过度充气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缺氧和炎症反应,这些反应都会造成患者进食量明显减少,但能量消耗过大,造成患者体内的瘦体组织出现下降,从而使患者整体的BMI下降,患者的体制质量出现降低[2]。患者的体制质量出现降低,就会导致患者体重降低、营养不良、呼吸肌的功能减弱,造成患者体内二氧化碳的潴留,造成患者患有高碳酸血症的呼吸衰竭,此时为了保证患者的血氧供应,帮助患者正常生活,需要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而患者一旦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其临床症状则会进一步加重,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的进一步加重,从而造成患者对于感染的控制能力降低,造成患者处于恶性循环当中,最终导致患者死亡。可见患者的体制质量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以及治疗结局[3]。

通过对所选162例慢性梗阻性肺病患者的临床体质指数资料与治疗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高体质指数组采用机械通气使用率为19.75%,低体质指数组采用机械通气使用率为34.56%,高体质指数组住院时间为(10.75±5.37)天,低体质指数组住院时间为(23.65±5.74)天,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高体制质量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低体制质量患者,可见对慢性梗阻性肺病患者提高体制质量,是保障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治疗结局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黄蕾,胡绳,田德兴,张继红,梁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人体质指数与临床结局的关系研究[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2,19

[2]王海峰,李建生,余学庆,王至婉,李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及结局指标的系统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14

[3]黄蕾,何烨颖,田德兴,文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营养风险与临床结局的关系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06

猜你喜欢
梗阻性使用率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与健康人粪菌群的对比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输精管结扎致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显微外科治疗(附28例临床报告)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
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凝聚智慧,着眼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