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蚕需催熟,白茧终结出

2016-07-10 20:13黄盛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沟通家庭

黄盛

【摘 要】大学生个人就业既关系到个人的自我社会生存,又关系到家庭经济问题,甚至关系到学校乃至整个国家社会的就业与发展。而就业不自信现象又常出现在毕业班级中,因此,大学生个人就业问题不容忽视,需要作为教育单位的所有教育管理者积极面对,予以解决。只要应对及时,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学生的就业问题就能得到及时解决。

【关键词】就业恐惧;就业不自信;家庭;沟通;同辈群体

一、案例简介

某大四毕业班同学张某,在日常学习中表现并不是很突出,也未担任任何学生干部角色,在平常态度表现消极散漫。到了大四毕业季,加上自信心和自尊心等原因,更不愿走出校门尝试找工作。在其他同学们积极寻找工作时,张某却刻意回避毕业就业问题。但事实上,张某的家庭条件并不是十分宽裕,父母也期望张某顺利毕业就业,因此毕业就业是张某的当务之急。

张某在毕业期表现的就业态度极为消极,以至于同班同学都为其着急,但又介于张某的自尊心问题,同班同学又不能过分直接劝导。当班主任开始做就业态度摸底调查时发现了张某的就业心态问题,于是班主任就开始着手解决此问题。具体做法是:召开班委会议对张某的情况进行第一次摸底调查,随后分别探询了张某同宿舍同学乃至交往密切的朋友,进行进一步的信息详细收集和确定。掌握信息之后又与家长沟通,建立起互动机制共同辅助引导张某纠正就业心态。

随后,班主任结合学生个人个性特征,在学校就业统计工作展开之前就拟定了引导张某就业的计划。首先,班主任通过同辈群体的主动引导和帮助,逐渐让张某迈出了就业的第一步;随后,班主任在时机成熟时,就直接与张某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和鼓励,使张某的就业态度由消极逐步变为愿意尝试,甚至到最后变成积极。最后的结果是,张某在毕业前成功就业。

二、案例分析

当学生心理问题乃至就业问题的出现的时候,教育管理者就需要认真做好调查,然后分析其中的原因,结合学生个性特征然后对症下药予以解决,并且在解决过程中要有策略、要有步骤、要有层次、要多方式,直至问题得到完满结局。

(一)就业统计工作之前进行摸底调查

此案例中班主任熟悉学校的例行就业指导工作,于是在学生毕业就业大潮来临的前期就开始着手摸底调查,看是否有未就业以及就业态度不够积极的情况出现,以便提前解决。在此次提前的摸排调查中,班主任就发现了张某的就业心态问题。在这次调查中班主任只是通过少部分班委进行大致情况的了解,这种行事低调的方式就是为了避免引起问题学生的心理负面反应,另外这种提前低调的摸底调查为后来能顺利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奠定了第一步基础。

(二)发现问题后进行多方调查并给予措施辅助纠正

1.召开班委会收集初步信息

班主任在班委会上着重进行收集张某同学的日常表现情况、家庭情况以及朋辈群体信息等,并做好记录,然后综合信息做一个初步的比较分析,确定好问题的严重程度,为后面进行信息的详细收集奠定基础。并在会上倡导班委起表率作用,积极动员班委帮助张某改变就业心态。

2.通过同辈群体进行交流并运用同辈优势作辅助

随后,班主任逐期与张某接触较为亲密的朋友进行交谈了解,进一步了解到张某自尊心较强,认为自己在日常学习中成绩表现不突出,获得的奖证较少,对找到工作没有多大信心,再加之张某见班上其他同学找的工作都不甚理想,所以就更加消极对待就业。于是班主任还要求与张某关系较亲密的同学与其多加沟通并予以开导,甚至是带动其就业,帮助张某消除就业心理障碍。

3.与家长沟通并建立互动机制

班主任在之前的班委小会以及与相关亲密朋友的了解基础上,随后与家长联系,进一步沟通和核实张某情况,并与与家长达成共识,提倡“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尽量的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鼓励孩子要敢于跨入社会学会谋生,努力促成张某端正就业心态。班主任通过这一过程,既确认了学生的家庭信息,也与家长建立起了互动机制,这就为处理学生就业态度的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召开班级会议动员就业,集体性指导就业

当张某已经尝试开始找工作后,班主任才瞄准时机召开班级全体会议,对班上所有同学进行集体就业指导。这一次就业指导,班主任就详细分析了当前社会的现实状况、就业形势等,并正式指出让学生首先学会谋生,也即“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班主任的这一次正式会议,就为张某同辈群体所做的引导进行再次巩固,让张某的就业尝试得到肯定,从而调动了张某就业的积极性,进一步纠正了张某的消极就业观念。

这一次全体性班级会议召开的时机是班主任有意选定,也即是在对问题学生的信息收集、与家长取得互动、让家长和同学进行初步引导并取得一定的积极效果后而召开,班主任在对问题学生的提前工作做足的背景下召开就业指导大会,时机恰当,也正好迎合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并对学生的工作尝试做了肯定与鼓励,这也是成功帮助张某顺利就业的重要环节。

(四)展开正式的就业统计

班主任考虑到就业统计的时机在毕业前后较理想,然后再着手全面正式的就业统计。时机选定的原因在于,首先:找到工作的学生已经在岗位上基本熟悉,并且大多都暂时稳定了工作;其次,毕业期,就业心态有问题的同学已经过引导心态发展较为成熟,这位学校就业统计减轻了抵触负担,也避免了因为突兀的敏感性;最后,还能与同学取得联系并进行信息跟踪,这就为统计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可能。

三、案例反思

众所周知,大多数高校每当毕业季来临,学校都会全面系统的对学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这是学校检验教学质量与各种教学指标的重要环节。但是这种科层制下的制度要求在具体施行的过程中会存在只为完成任务而忽视具体该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就业统计的情况,如果片面只为了完成工作指標,而不顾及学生具体的心理问题,反倒不利于减轻学生的就业心理负担。所以这就要求所有教职工在着手学生就业工作时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压力来科学合理的展开,尤其是就业统计工作不能盲目推进,否则会出现得不偿失的结局。

(一)分步骤进行就业指导工作

此案例中,成功的引导问题学生实现就业,班主任发挥着主导作用。并且班主任从发现问题到解决整个问题的这整个过程都有着清晰地步骤安排。例如,第一步,班主任在正式毕业期的就业统计之前提前对学生的就业心态进行摸底调查,以备及早发现问题;第二步,班主任发現就业态度消极的少数现象存在后,就进行针对性的多方全面调查,以备后面为针对性的处理问题奠定信息基础;第三步,调查清楚原因后,结合学生自尊心等原因进行有策略引导,例如发现了学生有就业抵触心理、自信心不足的原因等,利用同辈群体和家长进行共同引导;第四步,在对问题同学的就业引导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再召开正式的班级会议进行正式的集体性就业指导,这样就避免了增加学生就业心理负担的情况;第五步,最后才展开正式的就业统计。

(二)有策略的进行就业指导工作

在此案例中,班主任在初期并没有直接与问题学生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谈,而是利用与他在生活上更为亲密的群体来辅助,例如家长、亲密朋友。因为家长是最值得信赖的主体,学生压力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家庭,因此家庭对孩子的心理疏导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而班主任就准确把握了这一点,就提前对家长进行了一次“就业指导”,然后与家长建立互动机制共同辅助学生纠正就业态度。朋辈群体的恰当利用也是关键之处,因为学生在学校大多时间是和朋友同学相处,他们接触时间较多,相互之间共同话题较多,心理隔阂较小,互相有模仿学习的影响作用等优势,班主任就利用了这些优势来间接的辅助这几位问题学生就业。最终,在多方主体循序渐进的共同努力下使得这位问题学生逐步改变了就业态度,在毕业时还顺利找到工作。

班主任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充分注意了这些细节,避免了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巧妙地运用家长以及同辈群体的优势进行适度引导,最后解决了问题学生的就业问题,因此就业指导策略选择很重要。

(三)细心、认真、负责是致胜法宝

所有的工作在于班主任的全程主导,主要在于班主任的认真、细心与负责。从班主任进行就业摸底调查,到收集问题学生信息,与家长进行沟通,对家长进行“就业指导”这些过程中,都有着班主任的努力付出。所有的就业指导工作,班主任十分熟悉,对于什么时候开始着手摸底调查,什么时候进行集体性就业指导,所有步骤都是有意安排,这都是班主任认真细心的表现。

另外,这些工作环节有步骤的实施实质上是对学生就业负责的表现,如果不顾及学生心理压力,随意召开班级就业指导大会,突兀的进行就业统计,势必不能解决这几位问题学生的就业问题,因此,这些工作的前前后后,需要熟悉所有学生工作的班主任在背后细心负责的安排和处理,而不是草率的只完成学校教学任务。所以说,细心、认真、负责才是班主任实现班上所有同学顺利就业的致胜法宝。

参考文献:

[1]朱永平编著. 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年9月出版.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0年4月出版.

猜你喜欢
沟通家庭
家庭“煮”夫
“家庭癌”到底是怎么回事
恋练有词
高职高专班主任与学生教育沟通问题探讨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